首先明確一點:調查問卷是不會幫你發現需求的。因為所有的調查問卷都是基於當前的科技和當前的市場做的,這對於洗髮乳之類的成熟行業則很合適,而對於大部分有創新業務特別是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創業公司來講並不適用,因為客戶並不熟悉你的科技和想法,他們甚至無法理解你的意圖。在iPod發明之前,絕大部分用戶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要放一個月能聽的歌曲到他的MP3播放機裡面,所以市場調查問卷會告訴你,絕大部份用戶只要攜帶一天上下班路上能聽的音樂就夠了——如果喬大爺真的照這個思路做,他顯然失去了成就今天的Apple的機會。
還要明確一點,客戶的需求是無限的,你的資源是有限的,你要做的不是調查所有目標市場客戶的需求,並從中作出遴選。恰恰相反,你要用你有限的資源儘快找到突破口和賣點,找到一個值得深耕的市場。
第一步要做的是,按照你們創業的想法用最快的方法做出一個非常粗糙的原型,這個原型甚至只是一個沒有功能的空殼(軟件使用者介面,或者紙板搭出來的硬體原型),讓你們的團隊自己用用看,把自己放在非常苛刻的客戶的角度,看看是否會接受(不是介面本身,而是所表達的功能)?並用快速反覆運算來改進設計。比如Kickstarter上的一個基於Android很有名氣的遊戲平臺OUYA,他們的遊戲手柄,就是先用木頭做的快速原型,在內部試用。目的是什麼?在初期用盡可能小的代價,發現產品的不足,錯誤和不足發現的越晚,改正的代價就越昂貴。


第四步,這時可以尋找更廣泛的友好測試用戶群體,通過觀察和傾聽,瞭解更多的需求。這時候大部分需求都是比較細微的,比如(那個顏色的遙控器我不喜歡)等等,若有重大的需求改變,就需要要做出取捨,因為這時候做改進已經非常昂貴了。提問的時候多問開放型的問題,why,what,where,which,how等等,而不要僅僅問:你喜歡嗎?這樣弱智的問題。
第五步,才是真正把產品做穩定,安排市場推廣等等常規的流程。
整個流程的思路就是先針對一群極端用戶,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原型,漸進式地深挖需求,找到產品賣點和新的市場需求,在這過程中儘量把重大改進往早放;而不是針對福斯市場,做一個大家都能想到的產品。這對中國的創業公司更有挑戰,因為中國人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更需要通過觀察和開放型的問題來理解客戶需求。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p.s. OUYA的視頻在這裡有,你可以看看他們僅僅為遊戲手柄,就做了多少原型和改進,才上Kickstarter來融資。
http://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ouya/ouya-a-new-kind-of-video-game-console

p.p.p.s.講到競爭對手,實際上他們是你最好的老師。他們已經做過一輪甚至幾輪市場調查,用他們的產品前赴後繼地趟出了一條血路。你一定要把市面上主要競爭對手的產品都拿來分析一下,把你自己放在用戶的角度,看你能不能說服你自己,你的產品是有競爭力有賣點的。如果你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那還是慎重考慮創業——別告訴我你沒有競爭對手,客戶沒有替代方案!你一定是在自欺欺人,如果創業還處在這個狀態,真的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