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博替尼Cabocare 80mg*30粒
在該試驗中,研究人員將658例透明細胞RCC患者隨機分配至60 mg每日卡博替尼(n=330)或10mg每日依維莫司(n=328)。根據MSK標準,每組中約46%的患者屬於良好的預後風險類別,中度的患者為41%,較差的患者為13%。
兩組患者均在基線和整個研究過程中完成了19個項目的癌症治療功能評估-腎臟症狀指數(FKSI-19)和5級EuroQol(EQ-5D-5L)調查表。研究人員將嚴重程度得分從5個維度轉換為單個人口基指數值(EQ-Index),在該研究的9個國家中對其進行了標準化,這些指數值集可用。
研究人員還分析了FKSI-19的9個項目FKSI疾病相關症狀(FKSI-DRS)。患者還完成了一個20釐米的垂直視覺類比量表(EQ-VAS),,其評分從零(“您可以想像的最糟糕的健康狀況”)到100(“您可以想像的最佳健康狀況”)得分。
研究人員通過描述性分析和重複量測分析總結數據;療效大小≥0.3被認為是臨床相關差异。
卡博替尼組的FKSI-19總得分為3.483,而依維莫司組的總得分為-2.214(影響大小,-0.13)。卡博替尼組的FKSI-DRS為-0.52,而依維莫司組的FKSI-DRS為-0.93(效應量,0.087)。卡博替尼組的EQ-VAS為-1.32,依維莫司組為-1.27(效應量,-0.003)。兩隻手臂的情商指數均為-0.02(效果大小為-0.009)。
每組中的大多數患者接受過1種先前的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71%),約30%的患者接受過≥2種先前的VEGFR TKIs。先前使用的VEGFR TKI包括舒尼替尼(舒坦替尼(舒坦替尼;卡博替尼組的64%vs依維莫司組的62%)),,帕唑帕尼(Votrient;44%vs 41%),阿昔替尼(Inlyta;16%vs 17%)和索拉非尼(Nexavar;6%對9%)。卡博替尼和依維莫司組之間先前的細胞因數,PD-1/PD-L1藥物和貝伐單抗(Avastin)的發生率也相似,分別為12%對16%,5%對4%和2%對3%,在整個研究中,大約33%的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療,而86%的患者接受了腎切除術。
根據FKSI-19 Total,FKSI-DRS或EQ儀器的描述性摘要,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組之間沒有差异。根據FKSI-19 Total或FKSI-DRS從基線分析得出的預先確定的重複量測模型更改,也沒有治療差异。在這19個單獨項目中,觀察到的唯一差异是卡博替尼組的腹瀉評分較低(1.280vs-0.326)和噁心(-0.236 vs0.069),依維莫司組的呼吸急促評分較低(0.029vs。-0.271)。
根據METEOR試驗的總體結果,卡博替尼已於2016年4月獲得FDA的準予,可用於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療的晚期RCC患者。卡博替尼的總生存期中位數為21.4個月,依維莫司為16.5個月(HR,0.66;P=.0003)。以上資訊均由印度全球藥房提供,詳情請諮詢印度全球藥房線上客服。
文章標籤:卡博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