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寫作指導

老資料網寫作技巧欄目特意為即將高考的莘莘學子們準備了一篇《命題作文寫作指導》,希望能夠在考試前幫助學生們將作文寫作能力提高一個等級。所謂“重心”是指命題作文題目中最能體現題旨的關鍵字詞,也就是寫作的重點。

老資料網寫作技巧欄目特意為即將高考的莘莘學子們準備了一篇《命題作文寫作指導》,希望能夠在考試前幫助學生們將作文寫作能力提高一個等級。更多的寫作指導請關注作文網寫作技巧欄目。


要點提示:

一、命題形式

1、單純的命題作文(詞、短語、句子)

2、詮釋關鍵字的義項+命題

3、資料(提示詞或引導語)+命題

二、審題方法

1增補信息法(添枝加葉法/組詞造句法)

2明確重心法(審題眼)

3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徵聯想法)

4追問法

5化意為象法(化虛為實)

6一分為二法

7巧用資料法

三、綜合訓練

(一)導入:

1、介紹近幾年高考作文有關命題作文的情况(資料),強調寫好命題作文對提高寫作水准的重要性。

2、命題作文要過“五關”:(1)審題關(2)立意關(3)選材關(4)結構關(5)文體關

今天我們重點講“過審題關”。

(二)目標闡述

“過審題關”,就是要掌握正確有效的審題的方法,明確審題的目的,儘快地確定寫作的範圍、重點,力爭做到符合題意、切合題意。

學生看資料,總結明確命題作文的形式:

1、單純的命題作文(詞、短語、句子)

2、詮釋關鍵字的義項+命題

3、資料(提示詞或引導語)+命題

(三)高考命題作文審題七法

(一)增補信息法(添枝加葉法)(“組詞造句”)

有一些命題作文題比較寬泛,有時讓人摸不著邊際,可以採用“增補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題作文題的內涵和外延的基礎上,在題目的前或後或中間加上限制詞,增補新的資訊或新的因素,(如果題目中有代詞,則指出具體指代的內容、對象。)從而達到縮小外延、化大為小、化虛為實,明確範圍、方便入題旨的目的。

【例】以《舉手投足之間》為題寫一篇文章。(2008年高考語文湖北卷)

【審題指導】你我他、一個人/“舉手投足之間”/表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格

“舉手投足之間”是一個偏正結構的短語,題目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在審題時,可以先把它當成是半命題作文,運用“增補信息法”,增補新的資訊,將短語補充成一個句子,在補充完善中確定中心論點,然後取其一點入題。

舉手投足:泛指手脚動作。又指做某些事的具體過程或者輕易而舉之間的動作。

①透過“舉手投足之間”進行思考

②體味“舉手投足之間”的感情

③“舉手投足之間”,能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④“舉手投足之間”,反映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⑤“舉手投足之間”,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和學問

⑥“舉手投足之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甚至可以改寫一個民族的歷史等等。

這就要求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觀察到生活的舉手投足之間細微之處;不僅是觀察,更要思考,思考舉手投足之間蘊涵的精神內涵,要朝向生活的深處開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結合,要求同學們不僅會要敘述,更要會議論,進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

補充:作文提示語中的三個“如何對待”給我們以很好的思考方向啟示。(可用“巧用資料法”和“追問法”來審題)

命題作文可以變成半命題作文:(化虛為實,化大為小)

①“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握住你(___)的手”;/”你”指誰/什麼

②“必須跨過這道坎”→“_____必須跨過這(___)道坎”;

③“細微深處”→透過“細微深處”感受/體味人情冷暖/思想品格。

“深處”→即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細微”的意義與價值等

同學們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觀察到生活的細微之處;不僅是觀察,更要思考,要朝向生活的深處開掘和思考。同“我想握住你的手”和“必須跨過這道坎”一樣,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結合,要求同學們不僅會要敘述,更要會議論,進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這一方向不會改變。

【拓展訓練】第二次月考命題作文:把心喚醒

【審題指導】誰/什麼“把(誰的)(怎樣的)心喚醒”

【原題重播】擔當,在詞典裏的意思是“接受並負起責任”。擔當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行動。擔當可以為自己、他人,也可以為國家、民族……你對“擔當”有著怎樣的體驗或感悟,請以“擔當”為題,寫一篇文章。

【審題指導】運用“增補信息法”補充成分,一是可以補充賓語,回答出“擔當”的對象,如“擔當責任”“擔當義務”“擔當道義”等;二是可以補充主語,回答誰“擔當”,如“我擔當責任”“每個人擔當義務”“教師擔當道義”等。這樣選擇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去寫即可。

【拓展訓練】2009年高考語文四川卷(60分)

請以“熟悉”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

【審題指導】《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是這樣解釋“熟悉”的:知道得很清楚。

以詞為題的,可用“組詞造句”(添枝加葉)法,化虛為實,化大為小。

○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事、熟悉的人)、熟悉的風景……/留念回憶

○熟能生巧/

○熟悉使人有親切感和安全感/對熟悉的人和事容易輕信

○熟悉不等於瞭解/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最不瞭解的

○自以為熟悉的人和事,其實很陌生

○陌生可以變為熟悉/熟悉可以變為陌生

○對熟悉的不想改變/有時需要我們放弃熟悉的東西

○熟視無睹/熟悉的往往被漠視/熟悉的容易被忽略/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熟悉與忽略/“我們熟悉藝員的一切,卻忽略了身邊的人(親情)”

○熟悉與消失/“熟悉的東西(傳統文化、技藝等)正在離我們遠去”、熟悉的面孔離我們而去——反思:珍惜、保護與傳承等。

運用逆向思維法:對這個作文題目內涵的發掘和深化,學生甚至可運用逆向思維,倒彈琵琶出新意,可以形成“熟悉有時是一種可怕的習慣”“熟悉形成的思維定勢束縛人”“不要覺得一切都熟悉,要走出生活的慣性,以求新的發現”的深刻立意,進而闡述“人們所熟悉的東西,有時又在束縛著人們”的道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求异思維和創新思維。(老資料網為您提供)

(二)明確重心法(審題眼)

所謂“重心”是指命題作文題目中最能體現題旨的關鍵字詞,也就是寫作的重點。偏正結構的題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審題時要重點對錶修飾或限制的“偏”的部分進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原題重播】2007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請聯系自己的生活與感受,以“詩意地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注意:(1)注意題目中的“地”字。(2)不得抄襲。

【審題指導】“詩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詩意”上,所以審題時就要緊扣“詩意”二字,“詩意”是什麼?“詩意”不僅是詩情畫意,更是一種心靈的和諧,是一種超越物質的心態,是一種樂觀豁達的精神等。那麼,“詩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種超越物質的心態或樂觀豁達的精神去面對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著中心詞“生活”,而沒有仔細思考修飾語(重心)“詩意”的含義,立意就會走偏。

○什麼叫“詩意”/優美、美好/有格調有情調/浪漫/令人陶醉)/

1、詩思;詩情。2、詩的內容和意境。3、像詩裏表達的那樣給人以美感的意境。

○為什麼要詩意地生活?

○如何詩意地生活?

【拓展訓練】題目:以“世界因你而精彩”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本題是一句完整的句子,有三個因素“世界”“精彩”“你”,那麼哪個是審題立意的重心呢?句子主幹是“世界精彩”,狀語是“因你”,我們說題目的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也就是說審題立意的重心在“因你”上,認真審題後發現,這裡的“你”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既可以指某個人,也可以指一個群體。行文的重點應是“你”,如我的人生(世界)因母親(你)而精彩,社會(世界)因你(助人為樂者、富有愛心者、默默耕耘者等)而精彩,我的世界因你(李白、蘇軾、李清照等)而精彩等。從以上幾個立意看,出彩點在於“你”這個“偏”的部分。

【原題重播】2008年高考語文安徽卷

請以“帶著感動出發”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帶著感動出發”句意明確,且考生人人有話可說。但審題中仍然“暗藏殺機”,“帶著感動出發”是個偏正性的短語,“出發”是中心詞,寫作中需注意“出發”時“帶著感動”,即“感動”在前,“出發”在後。從內容上看,“感動”可以是文章內容的主要部分,但中心必須落實到“出發”上來,如果光有感動的內容,或簡單地記敘一次讓自己感動的事,而將“出發”拋在一邊,那文章就有偏題的嫌疑了。

在作文時,我們可以將其分解成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思考。1、帶著什麼出發?感動。2、帶著感動去幹嗎?出發。既然有出發,那就有,出發到哪裡去,去幹什麼。所以具體的作文落腳點應當在“感動”,什麼人、什麼事讓你感動了;寫作的重心在於“出發去幹什麼”,可就此展開。

就題目——“帶著感動出發”本身來看,顯然是契合了傳統的“文以傳道”的創作觀。在時下,眾志成城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是舉國上下的頭等大事,其中所表現的“道”是需要及時傳承的。囙此,考生不妨結合近期的這兩件大事立意作文。

【遣詞造句法】圍繞覈心詞素進行遣詞造句。即以該詞或標題中的覈心語素為中心詞,組合成短語或造出表意明確的語句,這短語和句子本身有可能構成這篇文章的命意判斷。

重慶卷“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主要對象(覈心詞素)是“自然”“生活”,有兩對象就存在主要關係,主要意向很明確,是傾向於贊同或認可的,即在生活中要學會欣賞自然、尊重自然、彰顯自由個性或提倡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等。具體操作時,需界定“自然”的內涵,可具體化為“自然界”,也可抽象為一種生活觀,前者是在“自然”層面上的立意,後者是在“人生、精神”等方面的立意。如:在自然中生活,我們會發現內心深處無比嚮往的時光;自然地生活,可營造一顆詩意善感的心;自然地生活,讓人詩意地棲居;自然地生活,是人生的精神突圍;自然地生活,收穫那一份淡定與從容。

(三)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徵聯想法)

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對象的比喻義或象徵義,有些作文題目,除了直白說法以外,還有一種比喻說法或者象徵說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義或象徵義的方法。對於寓意性的命題作文審題立意要注意兩點:(1)寓意性的命題作文,當然可以寫它的本義,但一般不是“就事論事”地寫它的本義,而是重點寫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從其本義入手,但最終還得要寫出它的寓意,這樣才會使主題得到開掘。(2)寓意性的命題作文題往往是一種具體事物,囙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種開放性的特點。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點去寫作文。否則,就難以把作文寫得情文並茂。

這一類作文,命意的關鍵在於抓住命題中的覈心詞素,把抽象命題具體還原,再把具體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話題從小處著手,小話題從大處引申。

如2007年上海卷作文“必須跨過這道坎”:關鍵字“坎”可視之為喻體詞,那麼需對它進行具體化,其寓意(比喻義)為成長、發展、前進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困難、衝突,如家庭變故、升學受挫、心理失衡等;當然,我們也可以對它進行抽象化,如誠信之坎、誘惑之坎、困境之坎等。又如2007年高考作文安徽卷的《提籃春光看媽媽》中“春光”比喻(象徵)“希望”“真誠的心”“濃濃的愛”等。

【原題重播】2006年高考語文遼寧卷

以《肩膀》為題,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審題指導】探究寓意法。有些命題比較具體實在,且具有比喻義、象徵義,就需要化實為虛,抽象概括,引申聯想。

“肩膀”既可以實指,也可以虛指,屬於虛實兼備的形式。

實指時,我們可以通過“添加語素”的辦法來確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語,如“父親的肩膀”,寫一曲親情的頌歌。

“肩膀”是一道寓意(比喻義)性的命題作文題,實體的肩膀誰都知道,但要寫成作文就一定得找到實體意義之外的意義,即“肩膀”的深層次含義——比喻義、象徵義。肩膀是用來幹什麼的呢?①依靠;——②擔當、承受(負、挑);是用來承擔什麼的?——責任、勇氣等。只有這樣立意,才算讀懂了“肩膀”的比喻義或內涵。

【拓展訓練】請以“虛掩著的門”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審題指導】命題作文題“虛掩著的門”是一個偏正式短語,“門”是中心詞,它的本義是指房屋、車輛等的出入口,它的比喻義(寓意)是指人生、事業等的出入口。“虛掩著”是修飾語,點明了“門”的特點——只要去推,便可打開。如果你的寫作選擇了本義實指的“門”,那麼這扇“虛掩著的門”在文中就可以作為一個意象、一個道具、一個細節等,由此來生發出為文、為事、為人之道,最後文章的中心可能還要昇華到“門”的比喻義、象徵義、雙關義上。如果你的寫作選擇了比喻義的“門”,那麼這扇“虛掩著的門”在文中就可以作為主旨的凝結點——知識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人去推開;生活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能體味愛心,而又能付出愛心”的人去推開;事業的大門是虛掩著的,只等“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人去推開等等。

【拓展訓練】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為題,寫一篇作文。(200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

【審題指導】化虛為實。題目中的“隱形”和“翅膀”的理解和闡釋,是文章立意的關鍵。“翅膀”是比喻,是象徵,它要受“隱形”的限制,也就是說“翅膀”並不是真正的翅膀,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要把“翅膀”的一般比喻義、象徵義考慮進來,這就意味著這裡的“一雙隱形的翅膀”,可以是一種永不放弃的信念,一種執著不移的理想(夢想),一種指導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一種支撐自己戰勝困難的情感力量,把這樣的內涵結合實例闡釋好了,就應該是一篇不錯的作文。注意感情的真摯,道理的深刻。

化實為虛/聯想引申法

【拓展訓練】2009年高考語文湖南卷

請以“踮起脚尖”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60分)

【審題指導】“踮起脚尖”是一個動詞短語,勾勒出一個富於彈性和張力的喻義性動態意象,意蘊豐厚,耐人尋味。/化實為虛,由實到虛,聯想引申。

文題以“踮起”為標誌性詞語和思維覈心。

踮(diǎn)起:動詞。即提起脚跟,用脚尖著地。/聯想引申法

踮起脚尖,即是一個引體向上提升的動作。大凡踮起脚尖,都是有目的性的動作,比如扒牆頭看熱鬧,比如樹下摘果子,比如學習跳舞種種。這些都是一個引體向上努力的動作,是為了提升自身的高度,而做出的費工費力的動作。是啊,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願意天天“踮起脚尖”來呢?

我們必須踮起脚尖。——/化實為虛/聯想引申法/可引發思想、文化、學習、實踐等方面的多極聯想和思考,從不同角度提煉中心和觀點。

踮起脚尖,才能心想事成。

踮起脚尖——可引申提煉“不滿現狀,爭取更高”、“努力進取,追求卓越”、“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等觀點;客觀上,可引申提煉“升高而致遠”、“更高才能更闊”、“挖掘潜力得發展”、“目標要有可行性”等觀點。

(四)追問法

“追問法”就是通過對題目進行不同角度的提問來打開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針對題目提“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等問題,並自問自答。“追問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審視題目,發散思維,最終使中心論點周密而深入。

【原題重播】2008年高考作文(重慶卷)

《現代漢語詞典》對“自然”的釋義有:(1)自然界。(2)自由發展;不經人力干預。(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請以“在自然中生活”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審題指導】對於這個題目,可以運用“追問法”:

①“自然”指什麼?自問自答:“在自然中生活”是指“在自由發展、不勉强、不呆板”中生活,選擇的是釋義(2)(3)。如果從這個角度立意,可以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按照自己的個性來發展,成長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順其自然。/

②在自然中生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活,選擇的是釋義(1)。我們為什麼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為我們離不開自然,我們要關心自然,回歸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僅是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是我們的精神依託。/

③我們還可接著自問自答: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須不雕飾,不矯揉,不虛偽,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須始終保持一顆閒適淡泊的自然的心。這樣立意就明顯了。

【拓展訓練】

題目:請以“走出這個圈子”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此題可通過“追問法”來打開思維的閘門。

○自問:①這個圈子是一個怎樣的圈子?自答:題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個現實的環境、一種生活的狀態。

○自問:②為什麼要走出這個圈子?自答: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個圈子於人們而言,更多時候是一種困擾,一種束縛,制約、阻礙著人們的發展。

○自問:③怎樣走出這個圈子?自答:看清這個圈子,認識自己,須要理智的抉擇。

○自問:④走出這個圈子以後將會怎樣?自答:走出這個圈子,是絕境後的柳暗花明;走出這個圈子,是迷惘時的茅塞頓開;走出這個圈子,將有另一片豔陽天空。

“以問領想”不僅解决了審題立意問題,有時也解决了行文的結構問題。

【拓展訓練】2010年高考語文江西卷

閱讀下麵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國著名歌手邁克爾•傑克遜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見過我的童年麼?我在尋找我來自的世界。”童年,本應天真爛漫;童年,本應百無禁忌;童年,本應無憂無慮……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卻漸行漸遠,正從我們身邊消失。

請以“找回童年”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寫議論文或記敘文。(2)立意自定。(3)不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審題指導】為什麼/如何(誰)找回(誰的)童年(的什麼),意義與價值

追問法(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找回童年的什麼(純真、好奇心、天真爛漫、百無禁忌、無憂無慮……)

(要充分利用資料中的資訊,包括“……”給我們的啟發。)

為什麼要“找回童年”?

找回童年有什麼意義與價值(重要性)?

如何找回童年?

命題者命制題目時,總要考慮到答題對象,以及這個題目所處的現實,它應該是有針對性的,寫作時如果能抓住這點加以挖掘,定會寫出更有深意的文章來。囙此,追問“為什麼”時一定要“追問背景”!

背景(情境)追問法/“可是今天”,這一轉折,實際上暗示了這一命題的背景。/現在在人為什麼要去找回童年呢?懷念、失去、不再擁有

【拓展訓練】“把心喚醒”中“喚醒”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要把心喚醒?如何把心喚醒?

【例】2008年高考語文上海卷(70分)

請以“他們”為題,寫一篇文章。

【審題指導】追問法:他們是誰?他們都做了什麼?他們是怎樣的人?人們、社會、我為什麼會關注他們,又是如何評估的?

寫這篇作文,首先要給“他們”定位。“他們”是誰?“他們”應該是某一個群體,是某一類人,“他們”或者有某種共同的遭遇,或者有某種共同的鮮明特徵。考生本人一定要把“他們”具體化,要非常明確,這一點是寫好本文的前提。

具體寫什麼內容,這道作文題給考生的空間是很大的,屬於開放型的作文題。考生可以根據平時的積累,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平時比較關注的、有過一定思考的“他們”來寫,比如可以寫西部落後地區同齡人的生存狀況、精神面貌,表現他們的勤奮、堅強、同命運抗爭的可貴精神,從而告誡自己,要珍惜我們的優越條件,要熱愛生活,要努力為社會、為國家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也可以寫農民工、寫殘疾人這些群體,都可以。儘管高考作文題一般不提倡直接表現社會熱點,但是這道作文題,也可以寫熱點,比如年初南方罕見暴風雪、四川地震等重大事件中的特殊群體,可以寫灾民、可以寫人民子弟兵、可以寫志願者,只要恰切,都是符合作文要求的。

該作文題,應該說也是有現實針對性的,建設和諧社會,需要關注“我們”,也更需要關注我們之外的值得關注的“他們”。現在的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强,但是關注他人,關注社會的意識也需要培育,命題者之所以出這樣的作文題,或許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五)化意為象法(化虛為實)

有些命題作文題目或題目中的某個詞語僅僅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這時,我們如果僅從抽象的概念出發來審題立意的話,就很難找到突破口。只要我們化抽象的概念為具體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稱為“化意為象法”。

【例】2006年高考作文(湖南卷)

請聯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以“談意氣”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審題指導】“意氣”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雖然題目中的提示已經給出了三個義項,但考生依然較難把握其立意。是肯定還是否定“意氣”呢?我們可採用“化意為象法”進行審題立意,將“意氣”這個抽象的概念轉化成許多具體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等。例如:為朋友兩肋插刀是意氣,勇鬥歹徒是意氣;蘇武牧羊是意氣,張騫出使西域是意氣,項羽烏江自刎是意氣;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意氣,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意氣,毛澤東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是意氣等。如此,我們下筆就有方向,同時,也便於行文。“化意為象法”其實是一種聯想發散思維法。

【拓展訓練】題目:請以“考驗”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考驗”是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可運用“化意為象法”,將“考驗”轉化成許多具體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蘇武牧羊是考驗;司馬遷受宮刑是考驗;屈原終不屈於渾濁的現實,自身選擇高潔,是考驗;鄧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驗,我們高考是考驗等。從這些形象的事例中,我們得出中心:“人要經受得起各種考驗,考驗是對人的毅力、人格、精神的檢驗,是我們成功的通行證。”“化意為象法”採用的是一種先發散後聚合的思維過程。

(提示:化意為象與以象取義可進行互為逆向思維,化意為象要避免“象”之堆疊,在開展發散思維之時,還應該進行分類、分角度,避免重複。寫作時可以“象”證“意”,透過分析,讓“意”與“象”建立密切聯繫。)

(六)一分為二法

“一分為二法”是辯證法的一種,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對立的兩個方面,分析研究問題,既要看到它的這一個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個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才能正確地認識問題,避免認識上的片面性。這就是“一分為二法”。(遇到“中性題目”時,要注意正反思維、辯證思維)

【例】2008年高考作文(江蘇卷)

請以“好奇心”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對“好奇心”這個題目,我們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進行分析:既要看到“好奇心”的正面,又要看到“好奇心”的反面。例如:是好奇心,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是好奇心,讓愛迪生不懈探索點亮世界的燈芯;是好奇心,讓“嫦娥一號”遨遊太空等。這是“好奇心”的正面: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是好奇心,讓魯迅筆下的那些“竭力伸長脖子”的看客喪失人格,甚至喪失了民族意識;是好奇心,讓哥倫布打開了歐洲通往美洲的航路,人類的殺戮從此更瘋狂等。這是“好奇心”的反面:讓人平庸,甚至釀成人類悲劇。綜合立意:好奇心是把雙刃劍,它在推動人類世界或個人進步的同時,也給人類世界或個人蒙上一層陰影,我們要學會使用這把雙刃劍,趨利避害。

【拓展訓練1】題目:請以“彎曲”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或以“壓力”為題)

【審題指導】對“彎曲”這個題目,我們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進行分析:既要看到“彎曲”的正面,又要看到“彎曲”的反面。一方面,人生道路是彎曲的,人的處世態度也要“能屈能伸”,典型的例子有勾踐臥薪嚐膽、韓信忍胯下之辱等;另一方面,有的“彎曲”不可取,如卑躬屈膝、奴顏婢膝、溜鬚拍馬等,這時,我們要像方孝孺、李白、屈原等一樣正直。這樣我們的思維才具有思辨性,深刻性。

【拓展訓練2】(2008年高考語文天津卷)請以“人之常情”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確定文體(詩歌、戲劇除外)。②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本題目如果只從通常的親情、友情、戀情、師生情等方面立意恐難脫穎而出拿到高分。可以嘗試反面立意,對“人之常情”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進步的做法進行剖析、批判。例如,對人對已不同標準,庇護親人不守法律,中庸調和不講原則,黨同伐異不講公平,畏强欺弱不講道義,自私自利不願犧牲……均可作為立意的角度,構思出不錯的主題來。

(七)巧用資料法

有的資料(提示語),蘊含著跟題目有關的豐富的資訊。審題時就是充分探究資料,分清層次與角度,結合追問法、添枝加葉法等,明確寫作的內容和範圍。

【例】2008年高考語文江蘇卷

①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過好奇心,②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③質疑、發現、智慧、高尚、驚喜、快樂、煩惱、平庸……這中間的每個詞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樣跟在好奇心的後面。

請以“好奇心”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審題指導】結合“提示語(或稱導入語)”來審清題意,迅速找到寫作的切入口。可以避免因審題失誤而造成的作文低分。

①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過好奇心(後來為什麼沒有了?是什麼原因失去了好奇心)“有些人”指誰?/具體有哪些人只在童年有過好奇心?具體有哪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化意為象法”

②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為什麼?一生保持好奇心有什麼意義與價值?)

③這些詞語跟好奇心有什麼關係?好奇心給我帶來了什麼?/意義與價值(重要性)/為什麼

(因好奇心而)質疑、發現//(因為擁有好奇心是一種)智慧

(因好奇心而發現生活中處處有)驚喜、快樂、煩惱

(如果沒有好奇心,那麼我們的生活、人生就會)平庸……

①好奇心→質疑→發現→探索→需要智慧和能力等→發現→驚喜、快樂→

→未發現→煩惱

②沒有好奇心→平庸

●什麼叫好奇心?為什麼要有好奇心?如何培養好奇心?

【例】2009年高考語文江蘇卷(70分)

①時尚表現為服飾、語言、艺文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時期內的/模仿和流傳。/②各種時尚層出不窮,其間美與醜、雅與俗、好與壞,交錯雜陳。/③創新與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動。/④有些時尚如過眼雲煙,有些時尚會沉澱為經典。

請以“品味時尚”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審題指導】借用資料(分析、追問有技巧)法:重視並認真解讀資料所提供的資訊:資料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分別從哪些方面(角度)與題目產生關係?

可結合“提示語”審清詞語的含義:不管是“命題作文”還是“話題作文”,不管文題前面有沒有“提示語”,考生最要緊的是吃透“題目”本身。

1、什麼叫時尚?——①“時尚表現為服飾、語言、艺文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時期內/的模仿和流傳。”/必須符合“新奇事物”“在一定時期內”“模仿和流傳”等要素才能叫做時尚。

2、什麼叫品味?——從詞性上判斷,品味是動詞。“品味”①嘗試滋味;品嘗②仔細體會;玩味

3、品味時尚——就是要品味(仔細體會、玩味)出時尚的本質,如②“美與醜、雅與俗、好與壞”等;

4、品味時尚——就是要品味出時尚與“創新與模仿”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創新引領時尚。模仿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時尚。/③創新與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動。

5、品味時尚、反思時尚——④有些時尚如過眼雲煙,有些時尚會沉澱為經典。

6、“有些時尚”具體指(現在的、歷史上的)哪些時尚?為什麼會如過眼雲煙?為什麼會沉澱為經典?(添枝加葉/追問法/化意為象法)


更多寫作指導作文推薦
2016年高考作文指導(三) 國中寫作指導
材料作文的命題解析與指導 滿分作文開頭寫作指導
資料標籤: 命題作文
本文標題: 命題作文寫作指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851043741242
相关資料
作文寫作技巧100例
作文其實並不難,但是為什麼有些學生會為了寫作文絞盡腦汁,而有的學生卻輕輕鬆松的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得高分。只因為他們掌握了作文寫作技巧。老資料網寫作技巧欄目特意為您準備了一篇《作文寫作技巧100例》,如果你喜歡我們寫作技巧欄目,歡迎點擊老資
標籤: 文學 寫作技巧
一定要知道的寫作技巧,怎麼寫好作文
作文如何寫外貌?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將讓寫作水准切實得到提升,要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地寫“某某說”。
標籤: 文學 寫作技巧
怎樣學習寫作文,如何寫作文
怎樣寫作文提綱?如何你好作文題目呢?
標籤: 作文提綱 文學 素質教育 升學考試
如何寫好記敘文|記敘文寫作技巧,寫作技巧
寫作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都是一個難題,特別是對數位比較敏感的男孩,他們完全不擅長文字的拼凑。今天,就以記敘文為例,告訴大家一些寫作的技巧。
標籤: 文學 父親 讀書 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