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代表人物生平簡介:張籍,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

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後回和州。貞元十四年,張籍北遊,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張籍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南唐末年張洎收集張籍詩400多首,錢公輔名為《木鐸集》12卷。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資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張籍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貞元初,與王建同在魏州學詩,後回和州。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訪張籍。貞元十四年,張籍北遊,經孟郊介紹,在汴州認識韓愈。韓愈為汴州進士考官,薦張籍,貞元15年在長安進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互相切磋,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張籍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幾乎失明,明人稱為“窮瞎張太祝”。元和十一年,轉國子監助教,目疾初愈。15年後,遷秘書郎。長慶元年(821年),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又遷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遷國子司業。

南唐末年張洎收集張籍詩400多首,錢公輔名為《木鐸集》12卷。南宋末年湯中以家藏元豐八年寫本為主,兼以各本校定,編為《張司業集》8卷,附錄1卷,魏峻刊刻於平江。今傳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張文昌文集》4卷,共收詩317首。明嘉靖萬曆間刻本《唐張司業詩集》8卷,共收詩450多首,《四部叢刊》曾據以影印。

張籍詩歌創作大致有3個時期。40歲前為早期。40-50歲為中期,其優秀樂府歌行作品多作於此期。50歲後為晚期。這時生活逐漸安定,除仍寫樂府歌行外,多作近體詩。他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和推動者。其樂府詩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之作,表現了對人民的同情。其詩作的特點是語言凝練而平易自然。和當時的王建齊名,世稱“張王”。詩中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種社會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婦怨》,另一類描繪農村風俗和生活畫面,如《采蓮曲》、《江南曲》。

張籍樂府詩藝術成就很高,善於概括事物對立面,在數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對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細緻真實地刻畫各種人物的形象。其體裁多為“即事名篇”的新樂府,有時沿用舊題也能創出新意。語言通俗淺近而又峭煉含蓄,常以口語入詩。他還著意提煉結語,達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諷刺效果。張籍的五律,不事藻飾,不假雕琢,於平易流暢之中見委婉深摯之致,對晚唐五律影響較大。

資料標籤: 王建 張籍 唐詩
本文標題: 唐詩代表人物生平簡介:張籍,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750675315498
相关資料
成語“甘拜下風”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如何解釋成語“甘拜下風”?結果兩國發生戰爭,晉國被打敗,晋惠公也成秦國的俘虜。晉國的大夫們紛紛下拜叩頭:群臣在下風,聽到了您在上風頭說的話,希望您說話算數。甘拜下風由此演化而來。
標籤: 晉國 秦國
唐詩代表人物生平簡介:張九齡,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譽為“嶺南第一人”。張九齡出生於官宦世家。後因與主政者不合,一度辭官返回家鄉。唐開元六年返回京城,宰相張
標籤: 張九齡 安祿山 唐朝 開元盛世 唐詩 歷史
成語“改弦更張”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如何解釋成語“改弦更張”?又見南朝·宋·何承天《上邪篇》:“琴瑟時未調,改弦當更張。”政策制度也是如此。“改弦更張”這句成語,常用來比喻變更方針、計畫或辦法。
標籤: 漢朝 讀書
成語“改過自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如何解釋成語“改過自新”?淳於意從小就喜愛醫藥,但因沒有名醫指導,醫術不高明。淳於意向陽慶學習了三年之後,醫術十分高明,替人治病,藥到病除。淳於意四十歲那年,有人向朝廷控告淳於意。淳於意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改過自新”指人改正錯誤,重新
標籤: 淳於意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