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生申請簡歷基本包括個人資訊,教育背景,工作或科研經歷,課外活動,所獲獎勵,出版品,個人技能和語言能力及興趣愛好這幾部分。跟著老資料網來看看2020美國研究生留學簡歷書寫指南,希望能幫到你。
基本內容
1、個人資訊
即Personal Information。包括姓名,出生日期,性別,地址,聯繫電話和電子郵箱等。
西方人經常混淆姓與名,導致錄取後發的I20表格上姓名顛倒。然後還得聯系學校修改後再郵遞過來,很麻煩。所以建議在簡歷或者填各種申請表格中採用姓的中文拼音都大寫,名的中文拼音僅首字母大寫,姓與名的先後次序倒不重要。當然,還可以把自己的姓名及性別作為簡歷的標題如Mr. Ming ZHANG。
在美國,出生日期的格式是月日年。如1987年5月28日出生,那麼應填05/28/1987。
地址一定填準確,否則可能延誤收到錄取包裹。如果家庭住址不方便收包裹,可以在簡歷裏分開寫上mailing address(郵寄地址)和permanent address(家庭地址),這樣學校一般會把包裹寄至mailing address。如果你住的是小巷小街,建議不要翻譯地址,直接使用拼音。
電子郵箱非常重要,一定留一個有效的,因為申請過程中郵件會成為你和學校間的主要溝通管道。
2、教育背景
即Educational background。倒著時間來寫,即最近的教育經歷放前面。內容包括畢業/在讀學校名,起止時間,所謂學位,所學專業,如果綜合GPA或者專業GPA較高或者班級排名比較好,可以重點突出。還可以把核心課程,與申請相關的部分課程羅列出來。
3、工作或科研經歷
即Working & Research Experience。也是倒時間把重要的經歷寫出來,和申請專業相關的經歷可以稍微詳細點。
包括公司名稱,工作崗位,主要職責與成就等。申請研究生學歷,這部分比較重要,尤其是MBA專業,一定好好寫。
4、課外活動
即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主要展現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及個人對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本科申請者很多都是無工作實習和科研經歷,所以這部分儘量能寫多些。但重點突出,平淡無奇或者對申請專業無多大關聯的就不用寫了。
5、所獲榮譽
即Honors。學術的和社會活動方面的榮譽都要寫上去。包括獲獎名稱,獲獎時間,發獎組織,獎勵原因,可以簡要說明獲獎比例。
如果中學時有與申請專業相關性强的突出獎項,應該也寫進去。或者所獲獎項總數量不多時,中學時有的特殊的獎項也可以添上去。
6、個人發表著作
即publisions。包括題目,作者,時間,雜誌(包括頁碼)(中英文,以原發表為准)。
7、個人技能
即skills。最好按照與申請專業相關程度决定先後,聯系越緊或越重要的技能一般放最前面。
8、其他
即others。包括標準化考試成績,電腦水准,主要的實驗技能,興趣愛好等。如果留學語言分數不錯的話,應重點強調,分列各單項成績。興趣愛好中如果有極限運動,登山賽車等體現冒險和創新精神的,可以重點介紹。
創作要點
1、頁面要簡潔,不宜做得過於花哨。
2、詳略得當,重要資訊要全面到位。
3、注意語法的時態問題。請各位儘量使用動詞過去式,保持各部分的形式基本一致。
4、簡歷保持在一頁。
書寫個人簡歷要避免哪些誤區
1、生活經歷很多,想統統寫上去並且將其細化,讓CV更為豐富,內容更為飽滿。這種觀點之所以成為誤區是因為這種思路本身會讓我們的簡歷很長。大家一定要記住,簡歷,顧名思義,就是簡單的履歷。所謂簡單,就是要控制我們的篇幅和字數,用最短的語言將我們的經歷及事件說明白。以申請北美高校為例,大部分學校要求本科申請者的簡歷要控制在A4兩頁紙以內,一頁紙為上上選。
囙此,大家在製作自己簡歷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有代表性的來寫。寫得少並不代表不豐富。對方看中的更多的是簡歷篇幅背後的東西。
2、簡歷要求短,但經歷實在是太多了,沒辦法,只能靠縮小字體,並且把行間距以及段間距縮小,用word本身的自帶功能來將其控制在一頁紙以內。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我們進行留學文書的寫作,目的就是給讀者去閱讀。而我們的讀者是對方錄取委員會的教授,教授可不一定都是年輕的。
如果我們把字體調的很小,有些上點歲數的教授,他們看起來會非常彆扭,第一印象就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