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曹魏的戰畧和政治經濟情况,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曹魏,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也是三國中最强大的國家。下麵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黃初元年魏國建立後,曆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元帝曹奐,享國45年。

曹魏,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也是三國中最强大的國家。下麵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黃初元年魏國建立後,曆文帝曹丕、明帝曹睿、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元帝曹奐,享國45年。曹操在世時,其集團內很多世家大族官僚對其抑制豪强政策不滿,看不起曹操的宦官家庭出身,寧願留在漢王朝內,不願支持這位“贅闈遺醜''做皇帝。

這種擁漢傾向,在挾天子策略的環境下更容易滋長。嚴重阻礙曹操代漢的企圖,客觀上還成了諸葛亮等敵萬勢的借助力量。曹操死後,從曹至昇始,各魏帝改善同豪强大族的關係,推行優待大族的方針。政治上,曹丕準予九品官人法,規定在各州郡設定中正評論本地人物的品次,作為選拔官吏的依據。

在評議人物品次時,本應以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但是中正幾乎被世家大族把持,實際評論時家世無形中成了唯一標準,囙此這個法實際上幫助魏國統治集團重要成員取得了世代作官的合法特權。魏文帝還頒令禁止後妃、宦官、外戚干預政事,並把該令藏之石室,傳之後世。

這是政治上又一項有利於世家大族的政策,標誌著東漢以來官僚及所代表的世家大族對於宦官、外戚的鬥爭,取得最後勝利。由於推行該令,終魏之世沒有出現宦官幹政。經濟上,大約在魏國後期,給予公卿經濟特權,把國家的編戶民合法地收入私門,使他們不再向國家服役納稅,變為受自己支配的田客。

曹魏統治者通過優待大族,完成代漢並鞏固了政權。大族陸續獲得政治、經濟特權後,原來對代漢持猶豫、觀望甚至反對態度的,都擁戴曹丕登上皇帝寶座,支持魏廷,擁漢派也就消失了。

魏國在同吳、蜀鬥爭中,特別是在同打著擁漢旂號的蜀國的鬥爭中,逐漸擺脫政治被動地位。優待大族的措施,還逐步改變了大族的性質。大族由於享有政治特權,為家族謀取到即使在東漢也不曾謀取到的政治、經濟利益,實力迅速膨脹,在魏晋之際終於發展成一個新的特殊階層——士族。

士族崛起司馬氏贏得政權

士族的特點,是享看政韜籍權。它的成員,既有來自老的兩漢以來世家大族,又有來自在魏國生長起來的新貴,而以新貴數量最多,構成士族的主體。士族既支持魏國政權,又擴張自己的利益。景初三年,魏明帝臨終時立8歲幼子曹芳,令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馬懿輔政。曹爽專權,排擠司馬懿。於是以司馬氏為代表的士族勢力,圍繞對政權的控制,同曹氏集團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司馬懿詐稱有疾,不問政事,卻在暗中策劃,於嘉平元年正月,發動政變,除掉曹爽集團,控制朝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專權。正元元年,司馬師廢齊王曹芳,立曹髦為帝。景元元年,司馬昭又殺曹髦,立曹奐為帝。

在司馬氏攫取朝廷大權時,淮南擁曹的反對派將領不斷以其邊防大軍起兵抵制。司馬氏與政敵展開殊死的軍事鬥爭,歷時十餘年,才最後戰勝曹氏集團。泰始元年,司馬昭子司馬炎強迫魏帝曹奐禪讓,建立晋朝。

司馬氏集團與曹氏集團的鬥爭,是士族擴張公權力的鬥爭,是統治集團內部派別之爭司馬懿家世二千石,是河內溫縣世家大族。而曹操出自自以歌舞為業的家庭,曹丕妻郭後岀自家奴,曹睿妻毛後出自車工。兩者相比,門第貴賤,相去甚遠。

司馬懿受遺二主,佐命三朝,富有從政經驗,老謀深算,在屈諸葛亮之兵和統一遼東鬥爭中,建立起威信,成為三國後期的佼佼者,所親信的高柔、劉放、孫資、傅嘏等人,是曹魏元老,富有軍政鬥爭經驗,代表士族事功派。曹爽是曹真之子,沒有建立大功,僅憑宗室及與明帝關係親密,驟得大位,代表士族中失去民心的腐朽浮華派。

兩派鬥爭延緩了魏廷的腐朽。魏廷在明帝後期開始奢侈腐化。

首先是明帝役使百姓,大興宮室,奪取民間美色,造成農時延誤、國庫空虛。此後掌權者曹爽也追求享樂,飲食、車馬、服飾擬於天子,皇家的珍玩充斥其家。

魏國後期也才沒有像蜀、吳那樣迅速走上腐敗道路。同時,在兩派鬥爭中,魏國內亂迭興,司馬氏忙於營立家門,樹立勢力,在相當長時間內也無暇同吳、蜀進行軍事較量。

大約赤壁之戰後,雖然屯田使北方經濟避免了崩潰,但由於自耕農經濟沒有大的起色,情况仍然是天下郡縣皆殘破。魏國承喪亂之後,積極扶持自耕農,興修水利灌溉工程並繼續屯田,使情况得到好轉。魏文帝時,更多的自耕農回到土地上,戰亂中失去土地的地主,也加入自耕農隊伍,自耕農生產條件得到改善。

當時一些郡守為了豐財、安民,從當地情况出發,幫助自耕農解决農業生產的突出問題,為群眾興利。在地勢低下的沛郡,太守鄭渾帶頭排除水澇,開闢稻田,使百姓仰賴其利。在缺少木材的魏郡,他又部署群眾栽植榆樹為籬笆,在籬笆內種植果樹,著壬年後榆樹長成藩籬。

在不懂耕種科技的敦煌,太守皇甫隆推廣愁犁、灌溉和下種科技,耕種省力過半,增收穀物五成,西方開始豐裕。一些地區的郡守鑒於灌溉,主持興修水利灌溉工程。這些水利工程,提高了農業產量。此外,由於建安以來的屯田保留了下來,而且還開闢新的屯田區,屯田已經遍及司、豫、冀、並、荊等地,其規模不僅超過了吳、蜀,在歷史上也是空前的。

魏明帝時,經濟繼續復蘇。在西方,凉州刺史徐邈為了解决雨水少、缺穀物,在武威、酒泉一帶修建鹽池,用鹽交換胡人穀物,又廣開水田,招募貧民租種,作到家家豐收富足,國家糧庫盈滿,支出本州軍費之外還有節餘。在關西,太和四年發生饑荒後,司馬懿從冀州遷移農夫5000人,到上邦屯田,青龍元年開成國渠,築臨晋陂,灌溉0.3萬餘頃。

但是上述成就,仍然不能使“海內虛耗,事役眾多”、“百姓積弊“的狀況有根本的改觀。明帝以後,正始四年,鄧艾建議在兩淮大規模軍屯,認為現在三方邊境已經安定,戰事岀在淮南。每次大軍出征,運輸兵過半,消耗巨億。可裁撤許昌左右諸屯田,並水東下,令淮北屯2萬人,淮南屯3萬人,以十分之二輪休,常有4萬人,邊屯田邊守衛。雨水充沛時收穫3倍於許下。

計除去眾多費用,每年交納500萬斛作為軍資。六七年間,可以在淮水一帶積蓄3000萬斛,這是10萬葷從5牟南養甬。用長個實力去攻吳國,無往不克。這一建議得到當政的司馬懿的支持。從這年開始,魏國在兩淮展開屯田。

手工業和商業也有相當的恢復。冶鐵業由於生產農具和兵器等戰略物資,頗受重視,並進行了技術革新。過去用馬排作冶鐵動力,冶煉爐鐵需百匹馬力。韓暨任監冶謁者後,改用水排,獲利是以前的3倍。

司馬懿抵禦諸葛亮期間,在秦川就地“興京兆、天水、南安監冶”。鹽業則實行官賣政策。家庭紡織業以生產麻葛織物為主,比較普及,連一些官吏妻子都勤於紡織。原織綾機費時費力,馬鈞把機上60根經線和60個踏板,一律簡化為12個,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率。

結語

商業較前活躍,曹丕繼位為魏王後,把關隘津渡稅率降為十分之一。同周邊渉裙、焉耆、西域加强了貿易往來,三國間的貿易,也沒有間斷。駐軍還開辦軍市,為軍人和縣民提供交易場所。為了方便交換,黃初二年恢復五銖錢,引起糧價大漲。半年後廢錢,以穀帛易物,到明帝時重新使用錢幣,實際上是錢物並行。這說明,文、明二帝時,經濟還處在恢復期,商業不如吳國繁榮。

本文標題: 探索曹魏的戰畧和政治經濟情况,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545478407261
相关資料
李永芳:第一個投降後金的明將,迎娶格格得善終
努爾哈赤的侵明戰爭中,李永芳幾乎每一戰都在,他還策反了很多明朝官民投降後金,努爾哈赤對李永芳格外優待和重視,賜了他三次免死特權。1634年,李永芳病逝,年齡不詳。
標籤: 李永芳 明朝 努爾哈赤 中國古代史 清朝 後金
東晉王朝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建立的?為何那麼快就滅亡了?
西晋滅亡後,西晋皇族司馬睿在江東建立政權,史稱東晉。東晉王朝正是在南北世家大族的擁戴下建立起來的。晋元帝憂憤而死,其子司馬紹即位,是為晋明帝。明帝盡誅王敦一黨,王敦之亂宣告結束。但這時離東晉滅亡,已經為時不遠了。縱觀東晉一朝,執政者大多滿足
標籤: 桓溫 歷史 東晉 中國古代史 刺史制度 司馬睿
西晋末年流民起義是怎麼回事?其過程是怎樣的?
西晋末年時期,各族流民發起了浩浩蕩蕩的反抗西晋王朝的起義戰爭,沉重地打擊了西晋的腐朽統治,加速了其滅亡過程。各族流民大起義的序幕,是由略陽鬢人李特、李流兄弟拉開的。在西晋流民大遷徙時,王如與關中的一部分流民遷徙至宛縣。另一義軍將領嚴嶷投降石
標籤: 李特 歷史 王如 羅尚 荊州
劉裕滅後秦之戰是怎麼回事?劉裕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劉裕滅後秦之戰發生於東晉義熙十二年八月至次年八月,劉裕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呢?劉裕滅掉南燕後,本欲乘勝平定後秦,因當時正值盧循義軍進逼建康,劉裕只好回軍救援京師。劉裕在晋廷的權勢,更加鞏固,為平定後秦,更具備了有利的條件。劉裕親率大軍進駐彭城,
標籤: 劉裕 檀道濟 潼關 洛陽 潼關之戰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