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德率大軍救援王世充,結果如何?

大唐武德三年十一月,李世民率軍圍困王世充於洛陽,竇建德率大軍南下救援王世充,以擊退李世民的唐軍。畢竟唐軍圍攻洛陽日久,將士的確疲憊,竇建德此時率領一支生力軍加入戰局,配合上洛陽王世充,來一次內外夾擊,李世民敗亡的可能性很大。竇建德和王世充的軍隊大擺陣勢,决意和李唐死戰,

大唐武德三年十一月,李世民率軍圍困王世充於洛陽,竇建德率大軍南下救援王世充,以擊退李世民的唐軍。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可以說王世充割據的洛陽一帶,無論是李唐還是竇建德的大夏,誰可以獲得此地,誰就有爭奪天下的資本,竇建德是不會坐視王世充敗亡的。

首先說一下,當時竇建德並未通過太行八陘,威脅李唐發家的根基晉陽,或者說兵臨河東,威脅關中,而是直接奔著洛陽去的,這個是正確抉擇,因為竇建德這麼做,可以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當時的竇建德的中書舍人劉斌就建言了,集中優勢兵力,拿下救援洛陽,可以保證北方處於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時竇建德還有更多的潜在利益可以獲得。

畢竟唐軍圍攻洛陽日久,將士的確疲憊,竇建德此時率領一支生力軍加入戰局,配合上洛陽王世充,來一次內外夾擊,李世民敗亡的可能性很大。

那樣的話,竇建德的選擇就多了,他可以擇機直接滅了王世充,購並王世充的實力,短期內竇建德就是實力最為强大的一方諸侯了,同時竇建德也可以選擇,趁擊敗唐軍之際,和王世充聯手,一起攻入關中,徹底消滅李唐,這些局面對竇建德都是有利的。

如果說他只是奇襲晉陽的話,可能只是迫使李世民退兵,對自己而言,沒有太多益處,只是幫助王世充解决了被圍困的局面而已。

《舊唐書.竇建德傳》時世充弟世辨為徐州行臺,遣其將郭士衡領兵數千人從之,合眾十餘萬,號為三十萬,軍次成皋,築宮於板渚,以示必戰。

話說回來,竇建德率領大軍抵達成皋一線,也就是當初劉邦項羽對峙的滎陽成皋一帶,統軍10餘萬,號稱30萬,做好了和前來遲滯自己馳援的李世民相對峙,而這裡也成為了竇建德大業破滅的地方。

竇建德早期也是有勇有謀之人,但是最終他還是敗在了李世民手上。

在竇建德和李世民的前期交手中,竇建德占不到便宜,軍中將士的心中不安,戰線一直不能推進,劉世民在虎牢關阻擋住了竇建德大軍的前進,囙此將士們產生了撤軍的想法。

竇建德當然知道不能撤,不然的話,王世充一旦敗亡,那麼局勢就太有利於李唐了,自己雖然有河北作為根基,但是未必可以和李唐相抗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竇建德的屬下淩敬,提出了一個應對之策。

《舊唐書.竇建德傳》淩敬進說曰:「宜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使重將居守。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先聲後實,傳檄而定。漸趨壺口,稍駭蒲津,收河東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則入無人之境,師有萬全;二則拓土得兵;三則鄭圍自解。」

簡單來說,就是不再和李世民在虎牢對峙,而是留下部隊牽制李世民,之後集中精銳部隊渡過黃河,分兵而進,奪取河東,那樣的話,竇建德的確有盤活全域的可能。

畢竟竇建德只要拿下河東之地,進可以威懾關中,退可以攻取晉陽,又可以迫使李世民撤軍回防,王世充只要得到喘息之機,必然配合竇建德的大軍夾擊唐軍,局面也就向著有利於自己的一方發展了。

可是因為竇建德的大部分將領被王世充的使者收買,都不支持突襲河東的策略,眾人聲稱淩敬的謀劃是書生之見,不可以採用,結果竇建德就改變主意了。

其實竇建德在崛起後,就有些飄了,失去了對他人意見的正確判定能力。

《舊唐書.竇建德傳》其納言宋正本好直諫,建德又聽讒言殺之。是後人以為誡,無複進言者,由此政教益衰。

當初他殺了宋正本,但是竇建德就是聽信讒言,將其誅殺,自此之後,就沒有多少人敢於給竇建德提出逆耳的忠言了。

這恰恰能够體現出一點,那就是竇建德對於下屬的人品能力並不能做出公正的評估,很多時候還是偏感性的,也就是看你順眼,你說的就是對的,看你不順眼,你說得再對也是錯的。

結果竇建德並未採取淩敬的致勝策略,最終被李世民擊敗,並且被活捉。

不過個人認為,即便竇建德採取了淩敬的策略,其獲勝的可能性也不是特別大。

畢竟淩敬說竇建德率軍攻取河東,是猶如進入無人之境,這個說法並不是太正確,河東之地事關李唐安危。

雖然李世民率主力在圍攻洛陽,但是不代表河東之地,唐軍就沒有駐軍啊,竇建德大軍攻打河東,未必可以一戰而下,而李淵又不會坐視河東遺失,就算砸鍋賣鐵,也會從關中抽調部隊馳援河東的,囙此淩敬認為可以輕易拿下河東,未必太過理想了。

而且竇建德大部隊渡河,這麼大的動靜,李世民不會一點動靜都察覺不到。

當時李世民和竇建德對峙,也是希望消磨竇建德大軍的銳氣,擇機再戰。

《舊唐書.竇建德傳》秦王遣將軍王君廓領輕騎千餘抄其糧運,獲其大將張青特,虜獲甚眾。

李世民派遣騎兵部隊,不停地騷擾竇建德的糧道,就是為了到達這個目的,也就是說,李世民不是不可以和竇建德正面決戰,只不過是在等待時機而已。

所以說只要李世民察覺到竇建德大軍渡河,必然會咬上去,不會讓竇建德輕易渡河的。

還有一點就是王世充能否等到竇建德在河東之地站穩腳跟,改變整體戰局的態勢,如果等不到,即便竇建德佔據了河東,而李世民拿下了洛陽,竇建德的大軍在河東之地也未必可以停留太久。

更主要的是,竇建德此次戰敗,戰畧上雖有失策之處,但是整體上來看,也是可以和李世民一較高下的。

而竇建德所部將士的戰力是堪憂的,起碼不足以和李唐軍隊相抗。

《舊唐書.竇建德傳》藝兵頻勝而驕,進襲其營,建德列陣於營中,填塹而出,擊藝敗之。建德薄其城,不克,遂歸洺州。

別忘了,在竇建德救援洛陽之前,竇建德連幽州的羅藝都吃不掉,可見其軍隊打惡仗還是差點意思。

所以有意思的局面發生了。

《舊唐書.太宗本紀》詰朝,建德果悉眾而至,陳兵氾水,世充將郭士衡陣於其南,綿互數裏,鼓噪,諸將大懼。

竇建德和王世充的軍隊大擺陣勢,决意和李唐死戰,而李世民並未直接應戰,等到了竇建德所部將士士氣不在高昂,產生倦怠之際,大舉進攻,竇建德所部士卒因為爭搶水源,陣型大亂,被唐軍追殺,大敗虧輸。

關於此戰,這段記載很有意思。

《舊唐書.太宗本紀》追奔三十裏,斬首三千餘級,虜其眾五萬,生擒建德於陣。

唐軍追擊了三十裏,可結果呢?這麼大陣仗的追擊,僅僅斬殺了3000人,俘虜了5萬餘眾,竇建德也在其中,餘部逃回了洺州。

當初竇建德不是號稱30萬大軍嗎?實際兵力也有10萬餘種,而且此次前來必然是帶來精銳,可是從李世民取得的戰果來看,當時竇建德軍中拼力死戰的將士並不多,基本上大多數見戰局不利,就直接投降了。

囙此,無論淩敬的策略是否是高明的,竇建德所部不能打惡仗,這是一個不利因素,再好的策略,沒有擁有足够戰力的將士去實施,也是難以成功的。

參考資料《舊唐書.太宗本紀》《舊唐書.竇建德傳》

本文標題: 竇建德率大軍救援王世充,結果如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544780605700
相关資料
太史慈為什麼沒有位列江東十二虎臣?
太史慈可是孫策崛起早期所降服的悍將,也為孫氏的江東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為何沒能成為十二虎臣呢?太史慈是幫助孫策早期就實現地盤擴大的人,他的影響力,不是十二虎臣可以相提並論的。總的來說,太史慈不是說沒有資格位列江東十二虎臣,而是說江東十二
標籤: 太史慈 孫策 三國 劉繇 孫姓
李密不採用奇襲關中的上策的原因是什麼?
同時李氏父子攻勢順利,也離不開關中士人百姓的支持。首先,李密放不開手脚,不敢孤注一擲,因為瓦崗軍的地盤處於四戰之地,如果分兵攻取關中的話,有後方根基被人家端了的風險。同時李密也說出了自己無法實施攻取關中策略的關鍵原因,恰恰是因為瓦崗軍成分複
標籤: 李密 洛陽 關中
揭秘:歷史上劉秀集團和赤眉軍爭奪了多久?
西元25年,光武帝劉秀稱帝,同年十月,劉秀定都洛陽,開始了統一天下的戰爭。而劉秀稱帝之初,定下的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西和東攻,先行平定關東各方勢力,畢竟劉秀的地盤處於四戰之地,而鄧禹先行進入關中,他也是並未急於和赤眉軍交手的。至此曾經聲勢浩大
標籤:
董卓的一個舉動,就影響禍亂了整個天下
而董卓的亂政行為,可不僅僅是廢了漢帝劉辯,之後連帶著何皇后,一併殺害,而且還有為了躲避關東聯軍,他强行遷都,脅迫洛陽附近的百姓入關,路途之中死傷無數。而這些都是董卓斂財的卑劣舉措而已。但是不要認為,經過曹魏三代人的努力,就徹底消除了董卓鑄小
標籤: 董卓 五銖錢 三國 漢朝 歷史 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