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恭必敬的故事

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必恭敬止”後來演化為“畢恭畢敬”,也有寫作“必恭必敬”的。

解釋:

非常的恭敬,也形容十分端莊和有禮貌。

這個成語來源於《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於毛,不罹於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宮涅是西周的最後一個國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敗。

網絡配圖

西元前779年,褒國進獻了一個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寵愛她。褒姒一向不愛笑,幽王用音樂歌舞、美味佳餚都不能讓她笑。有人獻計點燃報警的烽火臺,召來各路諸侯兵馬,使他們上當,讓褒姒笑一笑,幽王欣然同意。他帶褒姒到行宮遊玩,晚上傳令點燃烽烟,各地諸侯見到烽烟,以為有盜寇侵擾京城,紛紛率領兵馬趕來相救。到了一看,只見幽王在喝酒取樂。幽王派人對他們說:“沒有什麼盜寇,讓你們辛苦了!”

諸侯受騙,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開心。褒姒生了個兒子叫伯服,幽王廢掉申後,立褒姒為王后;廢掉申後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為太子。

宜臼遭到廢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裡。他對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滿懷憂愁,心中十分痛苦,寫了一首題目叫作《小弁》的詩,抒發自已的心情。詩的第三節說:“看見屋邊的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親,我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誰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誰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處找尋?”

由於幽王無道,諸侯紛紛叛離。西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聯合犬戎的軍隊進攻鎬京。幽王下令點燃烽烟,但是諸侯受過騙,都不派救兵。犬戎的軍隊攻下鎬京,殺了幽王,擄走了褒姒。“必恭敬止”後來演化為“畢恭畢敬”,也有寫作“必恭必敬”的。

資料標籤: 褒姒 歷史 史記
本文標題: 必恭必敬的故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92871403471
相关資料
背水一戰的故事
網絡配圖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韓信瞭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阿兵哥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
標籤: 歷史 韓信 井陘
半途而廢的故事
網絡配圖一天,樂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回家後把它交給妻子。樂羊子聽了妻子的話,非常慚愧,就把那塊金子扔到野外,然後到遠方去尋師求學。一年後,樂羊子歸來。妻子跪著問他為何回家,樂羊子說:“出門時間長了想家,沒有其他緣故。”樂羊子被妻子說的話
標籤:
班門弄斧的故事
採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他認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簡直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太不自量。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科技?)看來,“班門弄斧”這句成語不僅脫胎於明朝梅之渙的上述詩句,而遠在唐代就已
標籤: 文化 讀書 李白
百折不撓的故事
網絡配圖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夥壞人嗎?”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讚橋玄“百折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