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誰?“退避三舍”的歷史典故介紹!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誰?“退避三舍”是指春秋時期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楚國時,為感謝楚王的善待,作出如果他日兩國戰場交鋒,晉國將退避三舍的承諾。兩翼皆敗的楚軍在主將子玉的率領下狼狽撤出戰場,晉軍取得完勝。這樣一來,晋文公的退避三舍在這場戰爭中使晉國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退避三舍”是指春秋時期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楚國時,為感謝楚王的善待,作出如果他日兩國戰場交鋒,晉國將退避三舍的承諾。後來重耳回到晉國繼承國君之比特,晋楚兩國也真的發生了戰爭,而晋文公則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晉軍主動退兵九十裏,最終晉國在城濮擊敗楚軍,一舉奠定了晋文公的霸業。

流亡公子的承諾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重耳逃出晉國開始了將近二十年的流亡生涯。他一路先後流亡翟、衛、齊、曹、宋、鄭等國,除了少數幾個國家之外,大部分諸侯國都不怎麼待見這位晉國的流亡公子。

後來重耳來到了當時最强盛的楚國。在此他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楚成王甚至用對待諸侯的禮節招待重耳。這讓當時落魄流亡了十幾年的重耳受寵若驚,在一次宴會上,楚成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如果重耳回到晉國繼承君比特,會如何報答自己。重耳回答說“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今後如果萬一我們在沙場兵戎相見,我將為您退避三舍。”這就是退避三舍的由來。

當時楚國的大將子玉聽到了重耳的話,他認為重耳出言不遜,我們楚國如此禮遇你,你卻想著怎麼和我們打仗的事。於是他請求楚成王殺了重耳,結果被楚成王拒絕。

晋文公兌現承諾

西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將近二十年的重耳回到了晉國,登上國君之比特,他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回到之後的晋文公勵精圖治,又遵循齊桓公的“尊王攘夷”的老路尋求稱霸中原,由此引發了與楚國的衝突。

雖然晋文公很注意不直接與楚國發生衝突,但是背後的小動作也從來沒有停過。由於晋楚兩國都志在中原,那麼衝突就不可避免。雙方最終在西元前632年走到了兵戎相見的一步,在開戰之前,面對咄咄逼人的楚軍,晋文公以兌現承諾為由,讓晉軍從陶丘主動後撤九十裏(古代行軍三十裏為一舍,所以退避三舍就是退兵九十裏)。楚軍在大將子玉的率領下,繼續緊追不捨,雙方最終在城濮展開決戰。

在城濮嚴陣以待的晉軍,先是利用優勢兵力擊敗以楚國盟友為主的右翼,然後示弱誘敵伏擊楚軍左翼。兩翼皆敗的楚軍在主將子玉的率領下狼狽撤出戰場,晉軍取得完勝。此戰也一舉奠定了晋文公的霸業,戰後晋文公沒有乘勝追擊楚軍,而是班師而回並在踐土會盟諸侯。

兌現承諾背後的計謀

在城濮之戰中晋文公兌現承諾主動後撤,從表面上看是為了報答當年楚國和楚成王對自己的禮遇和恩情,但是背後卻隱藏著許多計謀。

兌現承諾使晋文公沒有陷入道德陷阱。晋楚之戰不可避免,如果晋文公為了勝利,不顧當年的承諾,直接與楚軍作戰,那麼晉國和晉軍就將陷入道德陷阱。雖然春秋無義戰,講仁義的宋襄公和晋文公還是熟人,而且當時與宋襄公爭霸的正是楚成王本人。但是在做人做事佔據個理字顯然是有益無害,尤其是雙方實力較為接近的時候。

主動後撤又給楚軍設下了道德陷阱。晉軍的主動後撤,維護了晋文公講信義的名聲,同時讓晉軍的後撤不會使士氣下降,因為這是講信義知恩圖報的表現。而晉軍的後撤又給楚軍設下了陷阱,如果楚軍不追擊,則晋、楚兩軍算平手,而晉軍的後撤得到了講信義的好名聲,而且維護了自己之前已經取得的外交成果(引起戰爭的小國都倒向了晉國,秦齊兩强也與晉國結盟)。如果楚軍繼續追擊,則會陷入“下克上”的陷阱,因為晉軍已經禮讓後撤,楚軍再追就是得寸進尺,而且按照當時的禮儀,晉國是國君親臨戰場,楚國則是臣子領兵,晉國以國君禮讓臣子,而楚軍再追,就是臣子追擊國君,這就是“以下克上”不講道理。

由此可見,晋文公的主動後撤,維護了信義之名,而楚國主將子玉窮追不捨,則是以下克上,不講道義。這樣一來,晋文公的退避三舍在這場戰爭中使晉國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本文標題: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誰?“退避三舍”的歷史典故介紹!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91885137887
相关資料
“弄瓦之喜”“弄璋之喜”分別是什麼意思?“瓦”和“璋”有何含義?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弄瓦之喜”“弄璋之喜”分別是什麼意思?時至今日,儘管“弄瓦之喜”看起來已經跟“弄璋之喜”平起平坐,一起成為人們祝賀親友喜得千金或貴子的祝福語,但誰也不能否認,即便是在我們身邊,許多“產房傳喜訊”的背後,往往都打著性別歧視
標籤: 弄璋之喜 弄瓦之喜 文化
荊軻刺秦的故事是怎麼樣的?跟荊軻一起的還有一人!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荊軻刺秦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燕太子丹震懼,决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秦王心生警惕便讓秦舞陽將手中地圖匣子交予荊軻讓荊軻一人上前進獻。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
標籤: 荊軻刺秦 荊軻 秦王 秦國
夜郎自大是如何來的?“夜郎國”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夜郎國”是個怎麼樣的國家?司馬遷在《西南夷列傳中》介紹西南夷各國的情况,其中寫到“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可見夜郎國是當時西南夷中面積最大的國家。可見,夜郎的國家形態類似於商朝的“方國聯盟”,並未形成中央集權。夜郎
標籤: 夜郎國 漢朝 宋朝 使者
“司空見慣”是怎麼來的?“司空見慣”的歷史典故!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司空見慣”的歷史典故!成語“司空見慣”,見的什麼“慣”?有個常用成語,叫“司空見慣”,意思是“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表示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了。比如,“疫情防控期間,大街上的車輛比往日少多了,平常司空見慣的堵車現象今日踪
標籤: 司空 劉禹錫 憫農二首 柳宗元 李紳 王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