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百聞不如一見”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漢朝的時候,西邊湟水一帶,聚居著羌族人,稱為西羌。趙充國說的“百聞不如一見”後來變為成語。

【百聞不如一見的出處】

《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釋義:是指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下,表示多聽不如親見的可靠。

【百聞不如一見的故事】

漢朝的時候,西邊湟水一帶,聚居著羌族人,稱為西羌。自從漢武帝打敗匈奴以後,西羌比較安定。漢宣帝時,朝廷派了官員渠安國去西羌視察。那裡的一些部落請求朝廷放寬禁令,但問題沒有解决,渠安國就回來了。

過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聯合起來渡過湟水,並派人與匈奴聯系。渠安國帶了一批人馬再去西羌,結果被西羌打得大敗。羌人侵入邊界,攻城奪地,燒殺搶掠。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詢問誰願意率兵前去抗擊敵人。七十六歲的老將趙充國說:“我去最合適了。我曾在邊界和羌人打過幾十年的交道。”

宣帝見趙充國自告奮勇,擔當這一重任,於是問趙充國:“將軍估計一下西羌的情况,他們的實力如何,該派去多少人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事上的事難以遙測,我願先到金城(今蘭州市西北)去,察看情况後才能提出作戰方略。羌族雖說是人數較少的民族,但它背叛朝廷,是叛逆行為,註定會失敗的,請陛下相信我能擔當此任,你就不必擔憂了。”宣帝聽他這麼一說,含笑答應了他的請求。

就這樣,趙充國帶領一隊人馬出發。隊伍渡過黃河,遇到羌人的小股軍隊。趙充國下令衝擊,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虜。兵士們準備乘勝追擊,趙充國阻攔說:“我軍長途跋涉到此,不可遠追。如果遭到敵兵伏擊,就要吃大虧。”部下聽了,都很佩服老將的見識。

趙充國觀察了地形,又從俘虜口中得知敵人的內部情况,瞭解到敵軍的兵力部署,然後製定出屯把守、整治邊境、分化瓦解,團結大多數西羌人的策略,上奏皇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擾,安定了西北邊疆。

趙充國說的“百聞不如一見”後來變為成語。當趙充國告老請退,皇帝賜予安車駟馬,免官歸第。甘露二年(西元前52年)十二月趙充國病逝,享年八十六歲,諡號壯侯。

本文標題: 成語“百聞不如一見”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91180509981
相关資料
成語“罰不當罪”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荀子·正論》:“天德不稱比特;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給予的處罰跟所犯的罪不相稱。戰國後期,趙國出了一比特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們把他的著作稱為《荀子》。荀况主張刑罰要嚴明,犯罪的應根據罪行的大小,給予相應的處罰。
標籤:
成語“上下其手”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國出兵侵略鄭國。當時楚國國力强盛,弱小的鄭國實在是沒有能力抵抗。楚國的軍隊開到了鄭國的城麇,鄭國的將領皇頡奉命戍守此地。兩個人為此爭得面紅耳赤。公子圍與穿封戍爭功一事,他已有所聞。於是,命人將俘虜皇頡拉出來,當庭進行審問。
標籤: 鄭國
成語“大義滅親”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左傳·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陳桓公下令將州籲和石厚關押起來,並派使者告訴了石碏。石碏和眾大夫商議决定馬上派人到陳國將兩人處死。當時百姓讚揚說:“石碏為了國家大義而忍心殺死為非作歹的兒子,他是一個純正的人。”
標籤: 陳桓公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出自哪裡?又有什麼典故呢?
唐·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高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手段極其殘忍。高洋隨即逮捕了景皓,並將他處死。而元景皓那“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的正義行為,卻一直受到後世人們的稱頌。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把元景皓的“大
標籤: 高洋 元氏 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