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子以令諸侯”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成語出處】《後漢書·袁紹傳》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禦之?’。[1]《三國志-武帝傳》:“建安(196-220)元年春正月,太祖軍臨武平,袁術所置陳相袁嗣降。太祖將迎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南史·梁紀上·武帝上》:“今

【挾天子以令諸侯成語出處】

《後漢書·袁紹傳》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禦之?’。[1]

《三國志-武帝傳》:“建安(196-220)元年春正月,太祖軍臨武平,袁術所置陳相袁嗣降。太祖將迎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

《南史·梁紀上·武帝上》:“今以南康置人手中,彼挾天子以令諸侯,節下前去為人所使,此豈歲寒之計。”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戰長江孫氏報仇》: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立魏王,篡奪漢室。”

清·袁枚《續子不語·麒麟喊冤》:朕命白虎馱邱生來,原惡其自矜漢學,淩蔑百家,挾天子以令諸侯,故有投畀豺虎之意。

【挾天子以令諸侯成語故事】

戰國中期,秦國因為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而逐漸强大起來,便開始謀求開疆擴土。那麼,先攻打哪裡最好呢?秦惠王九年(西元前318年),大臣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就此問題展開了一場爭論。

張儀說:“我們先跟魏國和楚國搞好關係,然後出兵三川(今河南洛陽一帶,因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三川,而稱為“三川”之地),堵住韓國的要塞,再讓魏、楚兩國配合我們,就可以攻佔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和宜陽(今河南宜陽西),逼近東西二周的城郊,討伐周王。周王自知沒有人能救他,必然會獻出象徵天下王權的九鼎寶器。我們九鼎在手,地圖、戶籍在握,挾持天子然後向天下諸侯發號施令,這就是王業啊!那小小的蜀地,不過是僻遠之土,夷狄居住的地方。俗話說‘爭名於朝,爭利於市’,三川和周室就是天下的‘朝’和‘市’。我們放著這樣的好地方不去,卻偏偏要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去佔領蜀地那個窮鄉僻壤,這不是離大王的霸業越來越遠嗎?”

司馬錯只是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事情不會像你說的那樣簡單。”說著,他把臉轉向惠王,伸出三個手指說:“大王,下臣聽說,要想成就霸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富國,二是强兵,三是要天下人響應。要想富國,就要想辦法開疆擴土;要想强兵,就要使百姓豐衣足食;要想讓天下人響應,就要廣施德政。這三個條件具備了,大王一統天下的霸業也就完成了。現在大王您地少人稀,下臣覺得還是應從容易的地方入手。蜀地地域偏遠,是戎狄之邦,首領暴虐,國內混亂不堪。我們秦兵一到,就如同猛虎進了羊群,不用費什麼力氣就可以佔領蜀地。我們有了那裏的土地,擴大了疆土,從那裡得到的財物可以使我們的百姓生活得更好。我們的軍隊不受損失,蜀地的百姓也不受傷害,而我們還獲得了除暴安良的好名聲,豈不是名利雙收嗎?”

司馬錯說到這裡,轉頭對張儀說:“你說要攻韓、劫持天子。天子力量雖弱,但眾諸侯表面上還得尊崇他,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擔這樣的惡名。其他六國地域相連,他們一旦看清了利害關係,必然會聯兵抗秦。憑我們現在的力量,滅掉蜀國是不會有問題的,但要擊敗六國的聯軍,恐怕還不行,那又何必自找麻煩呢?”

秦惠王最後決定採用司馬錯的主張,立刻興兵伐蜀。蜀地被征服後,秦國更加富强,諸侯國相比之下更加弱小了。

本文標題: “挾天子以令諸侯”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89281014362
相关資料
成語“九牛一毛”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异?”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裡很高與。
標籤: 司馬遷 歷史 漢朝 李陵 武帝 西漢
成語“牝牡驪黃”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宋·陳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獨略其牝牡驪黃而友其人,關其休戚,憫其不自容於世。”《列子/說符》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秦穆公有一比特天下聞名的相馬專家名叫孫陽,人稱伯樂。秦穆公便召見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尋找千里馬。以九方皋相馬的故事
標籤: 千里馬 秦穆公 九方皋
成語“擲果盈車”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比喻女子對美男子的愛慕與追捧。潘安,本名潘嶽,字安仁,西晋文學家,河南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擲果盈車講的就是他在洛陽時的故事。
標籤: 潘安
成語“別無長物”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出自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其家乃是個貧人;房內只有一張大幾;四下一看;別無長物。”《世說新語·德行》:“恭作人無長物。”東晉時期,有個名叫王恭的讀書人。司馬道子之子司馬元顯派人以重利說動北府軍將領、王恭屬下劉牢之倒戈,王恭兵敗,被司
標籤: 歷史 王恭 司馬道子 王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