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安如泰山”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也說安如磐石、穩如泰山。西漢景帝時,吳王劉濞府中的一個郎中叫枚乘。吳國是當時諸侯國中的大國,吳王劉濞野心很大,對中央政權心懷怨恨,暗中圖謀叛亂。漢景帝任用頗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錯為御史大夫,晁錯主張削减各諸侯國的領地,加强中央的權力和威信,鞏固國家的統一。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晁錯,並向諸侯王們表示歉意。

【安如泰山的意思】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釋義:形容安穩牢固,不可動搖。也說安如磐石、穩如泰山。

【安如泰山成語故事】

西漢景帝時,吳王劉濞府中的一個郎中叫枚乘。枚乘,字叔,西漢淮陰(今屬江蘇)人,是漢代著名的文學家。

吳國是當時諸侯國中的大國,吳王劉濞野心很大,對中央政權心懷怨恨,暗中圖謀叛亂。漢景帝任用頗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錯為御史大夫,晁錯主張削减各諸侯國的領地,加强中央的權力和威信,鞏固國家的統一。劉濞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减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於是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國的諸侯王陰謀策劃叛亂。

枚乘清醒地認識到了劉濞陰謀反叛的禍害,寫了《上書諫吳王》對劉濞進行勸諫。在諫書中,他說:

“您要是能够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那是比疊雞蛋還要危險,比上天還要艱難的;不過,如果能儘快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比翻一下手掌還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還穩固。”

但劉濞執迷不悟,加緊進行陰謀活動。於是,枚乘只得離開吳國,到梁孝王劉武府中做了賓客。

西元前154年,劉濞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諸侯王,以“清君側、殺晁錯”為名,起兵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晁錯,並向諸侯王們表示歉意。這時,枚乘又寫了《上書重諫吳王》,勸劉濞罷兵。劉濞還是不回頭。不久,漢朝大將周亞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吳楚叛軍。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逃到東越被殺,其餘五個諸侯王也落得自殺和被殺。這個叛亂只有三個月就徹底失敗了。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枚乘因寫了《上書諫吳王》,具有遠見卓識而名聲大振。

後來,皇帝派人徵召枚乘進京做官,可惜他還沒到京城,就死在了途中。

本文標題: 成語“安如泰山”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89236410169
相关資料
成語“斬草除根”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斬草除根的出處:1、《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斬草除根的故事:春秋時期,有一次衛國與陳國合兵一處,進攻鄭國。鄭莊公吃了敗仗,就向陳桓公提出兩國講和。於是命令本國軍隊繼
標籤: 鄭國 歷史
成語“洗耳恭聽”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元·關漢卿《單刀會》:“請君侯試說一遍;下官洗耳恭聽。”傳說上古時代有個十分英明的帝王叫堯。有一次,堯帝聽說有個叫許由的世外高人品行高尚,就很想把自己的帝位讓給他,以便他治理天下。於是,堯帝就派人去邀請許由出來治理天下。使者來到許由隱居的地
標籤: 歷史 許由
成語“簞食壺漿”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戰國時期,七國爭雄,各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事。西元前313年,燕王把燕國的政權交給了相國子之,然而,將軍子被、太子平等均不服氣,想殺掉子之。於是,子之率軍反攻,殺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國大亂,給百姓帶來深
標籤: 歷史 燕國 戰國時期
成語“樑上君子”出處是哪裡?其中有哪些歷史典故呢?
樑上君子出處樑上君子出自《後漢書·陳寔自傳》,比喻小偷,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的人。躲在梁上的君子。樑上君子典故版本一: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
標籤: 陳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