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膠柱鼓瑟”歷史出處是哪裡?該如何解釋呢?

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科技,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鄉。成語膠柱鼓瑟原意就是用膠把柱粘住,使音調不能調整,後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成語】:膠柱鼓瑟

【拼音】:jiāo zhùgǔsè

【解釋】:用膠把柱粘住以後奏琴,柱不能移動,就無法調弦。比喻固執拘泥,不知變通。

【成語故事】:

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科技,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鄉。齊人回家後,擺弄了多年,總是彈不出一支曲子。他還覺得奇怪呢!後來,有人從趙國來,瞭解到是怎麼回事,覺得這個齊人的舉動是多麼愚蠢啊!

成語膠柱鼓瑟原意就是用膠把柱粘住,使音調不能調整,後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資料標籤: 膠柱鼓瑟
本文標題: 成語“膠柱鼓瑟”歷史出處是哪裡?該如何解釋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83144734096
相关資料
成語“狡兔三窟”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
標籤: 馮諼 梁朝
成語“腳踏實地”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全書上起戰國,下至五代,共寫了1360年的歷史。他這種認真踏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人們的讚揚。一次司馬光問他的朋友:你看我是怎樣一個人?這個成語形容做事認真、踏實。
標籤: 歷史 歷史故事 宋朝
成語“及瓜而代”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指任職期滿由他人繼任。及瓜而代的故事是這樣的:齊襄公為了防備周兵,派連稱和管至父帶兵去守衛葵丘這個地方。這時候,襄公正在吃瓜,就隨口說:“現在是瓜熟的季節,等明年這個時候,就派人去代替你們兩位好了。”
標籤:
成語“疾風勁草”該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一次他率人馬在經過永川時,有一個叫王霸的人和他的朋友一起投靠劉秀,他們跟隨劉秀打了許多勝仗。後來劉秀的軍隊進入河北,由於戰事不順利,很多人都逃離了隊伍,只有王霸依然忠心耿耿地跟隨著劉秀。
標籤: 光武帝劉秀 歷史 歷史故事 漢朝 東漢 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