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騎虎難下”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由於叛軍力量强,聯軍不能一時取勝,主帥陶侃的情緒有些消沉。陶侃聽了溫嶠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振作精神,最後終於打敗了叛軍。

【成語】:騎虎難下

【拼音】:qíhǔnán xià

【解釋】: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况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成語故事】:

西元328年,東晉大將蘇峻起兵反叛朝廷,逼攻京師建康(今南京),大臣溫嶠組織聯軍討伐叛軍。由於叛軍力量强,聯軍不能一時取勝,主帥陶侃的情緒有些消沉。溫嶠對陶侃說:“在當前的形勢下,不能回轉方向,正像騎在猛虎身上難以下來一樣,只有把它打死才是惟一出路。”陶侃聽了溫嶠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就振作精神,最後終於打敗了叛軍。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成語“騎虎難下”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82225597041
相关資料
成語“杞人憂天”歷史出處是哪裡?該如何解釋呢?
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成語杞人憂天據此而來。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標籤:
成語“氣壯山河”有哪些故事?又該怎樣理解呢?
不少大臣主張割讓土地求和,可趙鼎極力反對。不久,趙鼎生了重病,臨死前親手寫了氣作山河壯本朝的詩句。後人把氣作山河壯本朝簡化成氣壯山河,形容氣勢或氣概雄壯,足以使山河更加美麗。
標籤: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歷史 趙鼎 南宋
成語“千變萬化”該如何理解呢?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一天,周穆王從昆山返回合山,途中聽說有個叫偃師的人,手藝精巧,製作的動物能叫會跑。第二天,偃師帶上木頭雕成的假人拜見穆王。他非常生氣,認為是行為不端,有意調戲,便下令將擠眉弄眼的木頭人斬首。偃師知道引起了誤解,急忙將木頭人拆散。
標籤: 穆王
成語“千金市骨”歷史出處是哪裡?該如何解釋呢?
燕昭王繼位後,决心收拾殘局,招賢納士,以便重振國威,向齊國報仇。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消息傳開,果然不少有勇有謀的人物紛紛來到燕國的都城。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引伸出“千金買骨”這
標籤: 千里馬 歷史 郭隗 燕昭王 燕國 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