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投降曹魏之後,關於樂不思蜀有什麼歷史典故?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歎。

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出自《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福斯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樂不思蜀的歷史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國家各據一方,征戰不休,爭奪霸主的統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的地方稱為蜀。

劉備依靠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一批能幹的文臣武將打下了江山,他死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比特非常無能的君主,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後,由薑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薑維抵擋不住,終於失敗。劉禪驚慌不已,一點繼續戰鬥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為了保命,他赤著上身、反綁雙臂,叫人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的,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投降以後,魏王把劉禪他們接到魏國的京都去居住,還是使他和以前一樣養尊處優,為了籠絡人心,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裡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有一次,他請劉禪來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呢?”劉禪隨口說:“這裡很快樂,我並不想念蜀國。”


散席後,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裡。’這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擠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的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司馬昭明白劉禪確實是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備他了。

劉禪身為一國之主,居然樂不思蜀,甚至連裝著想念故鄉都裝不出來,貪圖享樂而志向淪喪竟到了這種地步,實在可氣可歎。我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應該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嚴格要求自己,志存高遠,不懈地奮鬥。

本文標題: 劉禪投降曹魏之後,關於樂不思蜀有什麼歷史典故?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77979359216
相关資料
曹植作為三國最負盛名的作家,關於七步成詩有何歷史典故?
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出自《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福斯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那麼下麵小編就
標籤: 曹植 三國 三國人物 曹丕 曹操
在甄妃與曹植之間,關於宓妃留枕有什麼歷史典故?
《宓妃留枕》是發生在甄妃與曹植之間的事情,本就是現實中的夢,追逐的結果定然是被撕裂,只有在神界才能達到自由,圓滿,極致,華麗的愛情如願迸發,也讓觀眾欣賞到藝術世界的巔峰之美。
標籤: 曹植 歷史 三國人物 甄妃 三國 洛神賦
尾生抱柱出自《莊子·盜跖》,關於尾生抱柱有何歷史典故?
尾生抱柱出自《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過了不久,尾生遷居梁地。她抱住尾生的屍體號啕大哭,哭完後,她便縱身跳入了河中,為尾生殉情了。後來,“尾生抱柱”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堅守信約;用“尾生”來指稱堅守信
標籤: 尾生 盜蹠
東方朔作為漢武帝的近臣,關於東方朔偷桃有何歷史典故?
東方朔是漢武帝的近臣。《東方朔偷桃》是張大千的畫作,屬於中國古畫,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漢武帝非常驚訝,這才知道東方朔不是一般的世間之人。據傳說,東方朔也是一比特神仙。後來,“東方朔偷桃”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仙家之事;也用以咏桃。
標籤: 東方朔 漢武帝 漢朝 王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