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歷史-宗教改革歷史百科

宗教改革外文名Reformation,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標誌《九十五條論綱》,其中代表人物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約翰·衛斯理。改革簡介宗教改革,開始於歐洲16世紀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運動。狹義上指新教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更嚴謹的說,即便是宗教制度改革,也是奠基於教義改革基礎上的制度改革。

宗教改革外文名Reformation,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標誌《九十五條論綱》,其中代表人物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約翰·衛斯理。

改革簡介

宗教改革(英語:Reformation),開始於歐洲16世紀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運動。狹義上指新教宗教改革運動(ProtestantReformation),該運動奠定了新教基礎,同時也瓦解了從羅馬帝國頒佈基督教為國家宗教以後西歐由天主教會所主導的政教體系。

社會背景

文化背景

政治上,歐洲民族主義觀念勃然興起,要求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經濟上,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成長起來,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學的精神束縛,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障礙。

文化上,文藝復興宣導個人自由、平等、欲望、人性至上,提倡競爭進取和科學求知,為人們挑戰天主教會提供了理論和思想依據。

宗教上,天主教會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土地上勢力極大,不僅精神上統治著德意志,還從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財富。

社會上,當時整個歐洲黑死病蔓延。

社會根源

14至16世紀,西歐社會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當時西歐所發生的社會變動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第一、經濟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新興的資本主義萌芽破土成長,封建生產方式開始瓦解;

第二、政治上,資產階級與新貴族開始形成,反對封建貴族的特權與分裂割據。英、法兩國的封建君主在與資產階級、新貴族聯盟的基礎上建立了政治集權的“新君主制”。他們加强政治集權,推行重商主義,獎勵文化創造,有力促進了民族國家的發展。但在義大利、德意志還存在著分裂割據,迫切需要政治統一;

第三、思想文化領域出現了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權的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者批判中世紀教會的蒙昧、禁欲說教與封建的等級權制度,鼓吹個人的自由、平等與欲望,提倡競爭進取精神與科學求知的理論,極大地推動了人們的思想解放與觀念更新,構成了對天主教神權的巨大衝擊。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都把矛頭對準羅馬教會對歐洲的大一統神權統治,要求通過改革,建立適應於民族國家發展的“民族教會”或適應於資產階級興起需要的“廉價教會”。

思想淵源

宗教改革固然是社會現實變革的產物,但其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

中世紀的城市在11、12世紀興起後,為了抵制封建貴族與教會的掠奪與控制,都市從經濟、政治上支持王權,王權則賜給都市以自由貿易乃至自治的特權。

隨著都市的發展,市民階層也逐漸興起,對教會的大一統神權與正統神學的統治極其不滿,於是醞釀出反教會的市民“异端”思想。市民的“异端”思想,有力地衝擊了教會神權的合法權威,反映了市民階級建立“民族教會”或“廉價教會”的願望,為16世紀西歐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歷史遺產。(其中异端思想具體指教會首先提出的“雙劍說”、“太陽月亮說”)。

宗教信仰是精神解脫和心理需求的產物,具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宗教只有理性,才能使宗教不斷在常新和現代法制與科學相協調,雙方界限分明,在尊重多元化存在的同時,使宗教不斷朝著開明、文明的方向變化,不斷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改革過程

改革的發起者

簡單的說,基督教教會歷史上重要的改革,都是宗教教義的改革,而非宗教制度的改革。更嚴謹的說,即便是宗教制度改革,也是奠基於教義改革基礎上的制度改革。

基督教教會自使徒時代末期就逐漸墮落俗化,後來也出現過護教人士,如猶大,還有“獨一神觀”者,在西元3世紀-4世紀對“三位一體觀”的對抗,這些改革最後雖然都失敗了,但他們保存《聖經》真理的精神依然存在。

如馬昂留斯與央登·約翰等人合著的《和平的保衛者》一書,主張恢復平民信徒參與教會事工;孟他努宣導聖靈與靈恩,勉勵信徒遠離奢靡生活,其本身言論雖偏激,但异端影響極大。

聚集力量

西元7-8世紀,又有忠於《聖經》的教士反對教會如同异教的跪拜神像及抬舉瑪利亞為聖母的謬誤。

九世紀中葉,為證明當時教宗所宣佈的主權。早在數世紀前就實行的文獻“偽伊西多爾教令集”(IsidorianDecretals)出現時,許多有良知的主教群起反對這個騙局,但終被壓制。

12世紀,又有法國瓦勒度派(Waldensians)主張,教會應恢復以《聖經》為唯一真理,反對煉獄邪說,強調平信徒可上臺講道,教士的言論並非完全無誤等,聲勢相當浩大。雖遭教宗視為异端,予以除名,但他們仍然存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成為十二世紀以前改革教會的碩果。

威克裏夫

1376年,英國的勒得倭得教區長兼英王皇家神學顧問約翰·威克裏夫(JohnWycliff,1320-1384)眼見教宗生活奢靡,教會因爭競逐財而腐化,便在牛津公開指責教會的主决者。

世俗事務由神派政府管理,教宗不應干涉。他獲得英國朝野的擁護,未被教宗捉辦,繼續推動改革,1377年又宣稱《聖經》是信仰唯一根據,教會唯一律法。接著,他將《聖經》譯成白話英文(1384年完成,1388年修訂),結果銷路意外廣大。他又主張“平民主權”即教會應以平民信徒為中心,而非教宗;但可有一人遵照聖經總攬相關事務,否則便是敵基督者。並要二人一組出外傳道,但非終身職。英國黑死病流行時,他被保守派歸咎拿辦。他的追隨者被稱為羅拉德派(Lollards),後受英王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摧毀殆盡,幸因理查二世娶波希米亞公主而傳入波希米亞。

約翰·胡斯(JohnHuss,1369-1415年)是波希米亞布拉格大學教區長,因閱讀威克裏夫的著作後深受感動,也開始作類似的言論,起初大受波希米亞朝野讚賞,後因嚴詞指責出售贖罪券是違反聖經的可憎行為,在1409年比薩會議被教宗定罪,1414年赴君士坦丁堡會議後被拘留,次年七月六日被處以火刑,引起波希米亞反教宗的革命戰爭,迄今改革火苗仍未熄滅。

荷蘭革命

約翰胡斯

尼德蘭宗教改革不同於歐洲的其他改革,它的宗教改革更具有民族性和革命性。原因是尼德蘭政治上受到西班牙的控制,經濟上出現了較早的資本主義萌芽。

尼德蘭宗教改革是具有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獨立性質的宗教改革,是歐洲歷史上上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1566),尼德蘭獨立後建立了荷蘭共和國,在17世紀的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

改革內容

歐洲各國的宗教改革,使羅馬天主教會在歐洲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受到嚴重的威脅。面對這種情況,天主教會內部的一些有識之士嚴厲抨擊教會內部的腐敗,稱各種邪惡和弊端就像從特洛伊木馬中湧出的阿兵哥一樣從教會中湧出,他們紛紛倡議實行改革。就在歐洲各國宗教改革轟轟烈烈地展開的同時,天主教會內部也開始了改革。

一,清除內部積弊,重新審定教規、教義。教會清除了一批無知、腐敗、貪婪的神職人員,規定教士必須穿僧衣,執行教士獨身制;在每個教區設立學校,提高神職人員的知識水准。教會在肯定贖罪券功效的同時,禁止非宗教目的的出售行為,並取消了銷售機构。

二,繼續强化异端裁判所。宗教改革中後期,异端裁判所的活動更為猖獗,大批“异端分子”被捕入獄,甚至被處死;同時,天主教會加强了思想控制,不斷頒佈違禁書目,查封文宣新思想的書籍,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赫然出現在第一批被禁書目中。

三,網羅各種狂熱的信徒,組建反對新教改革的團體,千方百計的破壞宗教改革,提升教宗聲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團體就是耶穌會。通過內部改革,羅馬天主教會暫時擺脫了困境。

改革影響

政治上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為資產階級勾畫了政治藍圖,如加爾文在日內瓦建立的共和國性質的神權國家。

經濟上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文化上使得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改革的主要對象是天主教會和羅馬教皇。

其作用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社會評估

概況

時間:16世紀

地點:從德意志國家發展到整個歐洲

領域:宗教和政治

形式:宗教改革和政治革命

性質: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運動

主體:資產階級和接受資產階級思想意識的基督教徒,封建主(國王)和農民羣衆

原因

①教會腐敗

②資產階級的興起

③教權與王權鬥爭

④平民怨恨

⑤印刷術推廣

⑥“新君主”的興起、君主專制的加强以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⑦民族意識的覺醒和獨立民族國家的形成

影響

①政治上: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剝奪了教會在各國的政治、經濟特權,各國王權得到加强,有利於民族國家的發展。

②經濟上:確立了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倫理規範和生活方式,奪取了大量原屬教會的財產和土地,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③文化上:打破了天主教會精神壟斷,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發展本民族文化,各國普遍重視教育,興辦學校,新增包括自然科學在內的學習科目,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傳播了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旗幟。

實質

早期資產階級反對封建統治和宗教神權的思想解放和社會運動,實行了世界性政教分離原則,科學革命促進了科學教育體系蓬勃發展。

本文標題: 宗教改革歷史-宗教改革歷史百科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12372737078
相关資料
列奧納多·達·芬奇手稿-列奧納多·達·芬奇作品
Vinci;義大利博學家,文藝復興後三傑之一,1452年4月23日出生於托斯卡納-芬奇鎮,1519年5月2日病逝。生平童年已知最早的達·芬奇畫作——《阿莫穀》,現藏於烏菲茲美術館達·芬奇出生於1452年的4月15日(儒略曆)“在夜幕降臨三個
標籤: 達文西 博物館 藝術 美術 文化 盧浮宮
胡格諾派教徒-胡格諾派十字架
胡格諾派別名雨格諾派、休京諾派,外文名Huguenot,興起於法國而長期慘遭迫害的新教教派。17世紀以來,胡格諾派普遍被認定為“法國新教”。1555年至1561年期間,大批貴族和市民皈依胡格諾派。1559年,全國總共有72個胡格諾派教會,這
標籤:
火焰法庭歷史-火焰法庭電影
火焰法庭,外文名LaChambreardente),成立時間16世紀到17世紀,成立地點法國,成立用途,審訊异端分子和放毒犯。該法庭最早在1535年弗朗索瓦一世治下由洛林的紅衣主教創建。弗朗索瓦一世首創將該法庭异端裁判所協同運作,大力迫害异
標籤: 法律
加爾文主義五要點-加爾文主義運動
以所謂的加爾文主義五要點作為加爾文主義的內容歸納,是非常不準確的說法。加爾文主義五要點所謂的加爾文主義五要點,嚴格來說,應該稱為“加爾文主義救贖論五要點”,或稱為加爾文主義對亞米念主義五要點之回應。後世的加爾文主義者為了便捷記憶、瞭解多特信
標籤: 加爾文 加爾文主義 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