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任權鬥爭歷史-敘任權鬥爭歷史百科

敘任權鬥爭又叫做敘任權爭奪,是中世紀的歐洲最著名的重大衝突事件,衝突雙方分別是亨利四世與教宗額我略七世,發生時間11世紀。皇權代表英格蘭敘任權鬥爭在亨利四世去世時,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與格裡高利教宗也因敘任而捲入鬥爭,而其解决則為帝國最終解決該問題提供了模範。

敘任權鬥爭又叫做敘任權爭奪,是中世紀的歐洲最著名的重大衝突事件,衝突雙方分別是亨利四世與教宗額我略七世,發生時間11世紀。

起因

在羅馬帝國衰亡後,敘任權鬥爭之前,教會官員的任命儘管理論上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任務,但實際上由世俗權威履行。由於大批財富和土地與主教或隱修院院牧之比特緊密相連,故販賣教會職位成了世俗領袖的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為由於其識文斷字具備管理能力,主教們以及隱修院院牧們自己通常是世俗政府的一部分,故任命忠心之人對世俗統治者有利。此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具備特別的任命教宗權能,而教宗則會任命和加冕下一位皇帝。囙此,這樣一個對教會職位的世俗敘任便成了永不停止的周而復始。

責備開始於教會內部格裡高利七世改革的成員,他們决定將敘任權收歸教會以對付販賣聖事之罪。改革者們知道在皇帝保有任命教宗權能的情况下,改革是不可能的,囙此他們的第一步便是將教宗職位從皇帝的控制下解放出來。1056年機會出現了,當時亨利四世於6歲時成為了德國國王。改革者們抓住此時他還是孩童不能反對這一良機解放教宗職位。1059年,教會在羅馬舉行大公會議,宣佈世俗領袖不再在教宗選擇中扮演角色,並創立了完全由教會官員組成的樞機團作為選舉人團。自此樞機團負責選擇教宗。

當羅馬控制了教宗選舉後,是時候在更廣的戰線上對世俗敘任活動發動攻擊了。

敘任權鬥爭

經過

1075年,教宗格裡高利七世在教宗訓令中聲言,羅馬教會是由天主獨自建立的;教宗權力是唯一的普世權力;特別是,於同年2月24-28日在拉特朗宮召開的大公會議,詔令教宗獨自即可任命或免去教會人員之職,或將其從一個主教座位調到另一個。這個對中世紀早期的權力平衡帶有根本性的背離,在其他格裡高利七世改革之中,消滅了敘任——由神委派的最高統治者以世俗兼精神的權力之象徵任命教長的權利——的活動。此時,亨利四世不再是孩童,他對此種宣稱進行反擊,致信格裡高利七世,在信中他用以下毫不含糊的用語收回了他作為皇帝對額我略當教宗的支持,該信開頭即:亨利,非經篡權而乃由上帝聖授之國王,致希德伯蘭,此刻非教宗而乃偽隱修士。該信要求選舉一比特新的教宗。信尾如下:朕,亨利,上帝恩眷之國王,同朕全體主教,曉諭爾,讓位,永被詛咒。

當亨利四世任其專職司鐸為米蘭主教,而當時已有一比特候選人在羅馬被選中時,形勢變得更緊迫了。1076年,格裡高利七世的反應是絕罰國王,將其開除出教會,並罷免其德國國王之比特。這是自西元4世紀後首次發生的國王被罷免事件。

貫徹這些聲明是一件難事,但優勢逐漸落在格裡高利七世一方。德國貴族很高興聽到國王被罷免。他們利用宗教掩護作為藉口以繼續自1075年朗根薩爾察第一次戰役開始的反叛,並圖奪取皇家保有地。貴族們主張地方對農民和財產的統治地位,建立要塞——這在過去是非法的,以及建立地方采邑制以保衛他們的自治權不受帝國剝奪。

亨利四世向托斯卡尼的馬蒂爾德以及隱修院院牧克呂尼的休請求調停。囙此,由於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亨利四世別無選擇只有後退,需要時間調動其部隊打擊叛亂。1077年,他行至義大利北部的卡諾莎覲見教宗,並以個人名義致歉。出於悔罪並重複他自己在朗根薩爾察第一次戰役之後對薩克遜人的懲罰,他戲劇性地披了件剛毛襯衣並在數九寒冬赤脚立於雪中,這後來被稱為卡諾莎悔罪。格裡高利解除了絕罰,但德國的貴族們——其反叛被稱為大撒克遜起義——並不情願放弃他們的機會。他們選出了一比特對立的國王,萊因費爾頓的魯道夫。

亨利四世此後宣佈克勉三世為教宗。1081年,亨利四世抓住並殺害了魯道夫,並於同年入侵羅馬以圖强行推翻格裡高利七世並安插一比特更友好的教宗。格裡高利七世召來其同盟者們——義大利南部的諾曼人,1085年他們從德國人手中救下了教宗。諾曼人在此過程中洗劫了羅馬,而當羅馬市民們奮起反對格裡高利時,他被迫與諾曼人一同逃往南部。他很快便在那裡去世。

敘任權鬥爭繼續了數十年,因為每位繼位的教宗都力圖通過挑起德國國內的叛亂以减少皇帝的權力。這些叛亂逐步成功。亨利四世1106年去世後,由其子亨利五世繼位,這位新皇曾支持教宗反對其父,並曾使其父在臨終前聲明放弃其對立教宗的合法性。亨利五世也曾選了另一比特對立教宗——對立教宗格裡高利八世,但他根據沃姆斯協約放弃了部分敘任權,並被教會重新接納且囙此被正式承認為合法皇帝。

皇權代表

英格蘭敘任權鬥爭

在亨利四世去世時,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與格裡高利教宗也因敘任而捲入鬥爭,而其解决則為帝國最終解決該問題提供了模範。

征服者威廉在入侵時已經接受了來自教皇曆山二世的教宗的旗幟和遙遠的祝福,但在取得圓滿成功後卻成功回絕了教宗的主張,即他必須按照君士坦丁御賜文的一般規定來羅馬並為其采邑宣誓效忠。

教宗訓令中對世俗敘任權的禁止並沒有動搖威廉的主教們和隱修院院牧們的忠誠。在亨利一世統治下,威斯敏斯特與羅馬間激烈的爭吵導致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倫放弃了調停並退隱至一隱修院。一比特諾曼人伯爵——亨利的主要謀士——被絕罰,但絕罰國王之威脅仍未兌現。在德國的亨利沒有被幹掉之前,教宗需要英格蘭的亨利。一個計畫中的十字軍也需要英格蘭的支持。

亨利一世委託約克總主教收集並呈交所有有關受膏者之王權的傳統。由此產生的約克的無名氏條約是中世紀早期政治理論研究者們的研究樂趣之所在,但它們絕不是盎格魯諾曼君主制的典型觀點,它代替了為過時的宗教意識形態服務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官僚制的牢固基礎。

結果

倫敦協約(1107年)提示了一個後被沃姆斯協約採納的妥協。在英格蘭,如同在德國,國王對教長之世俗和宗教權力的衡平之區別被創造出來。利用這一區別,亨利放弃了其對其主教們和隱修院院牧們的敘任之權,而保留了要求他們來並為教會財產宣誓效忠的傳統,主教在如世俗封臣一般於典禮即讚譽典禮上已宣誓效忠並其封臣身分後,即可直接從國王手中獲得教會財產。這一封臣系統並未如在法國一般被在英格蘭大的地方領主間進行劃分,因為由於諾曼征服國王執掌權力。

亨利認識到依賴經院學者作衡平法官之危險,並迅速轉而依靠世俗學者且酬予這些人以國王自己提供的主教轄區和隱修院。亨利擴張了兵役免除稅系統以降低君主制對仰賴教會土地之軍需供應的騎士的依賴。英格蘭短暫的敘任權鬥爭之結果是國王的世俗權力獲得加强。

意義

在大陸,50年戰鬥之後,一個類似的妥協於1122年達成,於9月23日簽字,即沃姆斯協約。雙方同意敘任權要被排除,而為世俗領袖對任命程式的非正式但卻重要的影響提供了餘地。

君主在被捲入與教會的爭端前,已經權力衰落並解體。領主對農民的地方權利增長,增强了農奴制並導致福斯權利减少。地方稅費新增,而皇家金庫資金减少。正義之法權地方化,法院不必向皇家當局彙報。長期的帝國權力衰落將使德國四分五裂,直至19世紀。

教宗則變得更強了。在敘任權鬥爭中,雙方都力圖引領公共輿論;結果是世俗人士開始從事宗教事務,而平信徒新增,為十字軍以及12世紀巨大的宗教活力做了準備。

這次爭論並沒有因為沃姆斯協約而結束。將來還會有教宗們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們的爭論,直到北義大利完全落入帝國之手為止。在腓特烈二世任內,教會將調轉十字軍的槍頭直指神聖羅馬帝國。根據諾曼·康托的記述:敘任權鬥爭顛覆了中世紀早期教會與世俗的平衡,並結束了二者的相互滲透。中世紀王權——過去主要是教會理想和人員的創造物——被迫發展新的制度和支持。在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其結果是首例世俗官僚制國家——其基本組成要素出現於盎格魯-諾曼君主制中。

本文標題: 敘任權鬥爭歷史-敘任權鬥爭歷史百科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08630317538
相关資料
沃爾姆斯宗教協定歷史-沃爾姆斯宗教協定歷史百科
沃爾姆斯宗教協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五世同羅馬教皇卡利克斯圖斯二世為解决主教敘任權之爭,定制時間1122年,意義是關於主教敘任權之爭,至此中止。沃爾姆斯宗教協定(ConcordatofWorms,有時被宗座歷史學家稱為Pactum.教宗卡
標籤: 教宗 歷史 羅馬皇帝 宗教 亨利五世 亨利四世
德意志人和日爾曼人-德意志人分佈
德意志人,德國主體民族,其他多數分佈在奧地利、瑞士、比利時、美國等國。名稱德國術語德意志來自發源於古高地的德語單詞diutisc,指的是日爾曼“人民的語言”。歷史德國人屬於日爾曼人,是在中世紀出現的種族。在羅馬人擁有日爾曼人口的地區,日爾曼
標籤: 日爾曼人 印歐語系
康拉德三世拜占庭-康拉德三世進攻巴伐利亞
III,生卒時間1093年~1152年2月15日,在位時間1138年~1152年。人物簡介康拉德三世(Konrad
標籤: 康拉德
柏林大學-柏林之聲
1810年,柏林洪堡大學成立。同年4月27日,柏林同其周圍的8個城鎮、59個村莊合併為“大柏林”,柏林的人口一夜之間增長一倍,達到400萬。1958年11月10日,赫魯雪夫宣稱四大國對柏林的佔領已經過時,要求美英法從西柏林撤軍,並稱6個月之
標籤: 柏林空運事件 軍事歷史 柏林國會大廈 柏林大學 德國都市 歐洲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