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蒂·加布裏埃爾·羅塞蒂,英國畫家、詩人、插圖畫家和翻譯家,是前拉斐爾派的創始人之一,外文名英語:Dante GabrielRossetti,生卒時間1828年5月12日-1882年4月10日。
人物簡介
但丁·加百利·羅塞蒂(Dante GabrielRossetti,1828—1882)出生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義大利裔的羅塞蒂家族,是19世紀英國拉斐爾前派重要代表畫家。
但丁·加百利·羅塞蒂是繪畫史上少有的取得獨特成就的畫家兼詩人,他的作品注重裝潢主義。
生平
是義大利裔學者蓋布瑞爾·羅塞蒂(Gabriele Rossetti)之子,生於英國倫敦,他本來的名字是蓋布瑞爾·查理斯·丹蒂·羅塞蒂(GabrielCharles DanteRossetti)。他的朋友和家人稱他為“蓋布瑞爾”,不過在公眾上他都使用丹蒂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名字能讓人與著名的文學家丹蒂產生聯想。他是詩人克莉斯緹娜·羅塞蒂(ChristinaRossetti)和畫家威廉·邁克爾·羅塞蒂(William MichaelRossetti)的哥哥,也是前拉斐爾派的三比特創始人之一。另外兩人是約翰·艾佛雷特·米萊和威廉·霍爾曼·亨特。
羅塞蒂在他年幼的時候,他表現出對於文學上的興趣,如同他的兄弟姊妹一樣,他希望成為一個詩人。不過他也想成為一個畫家,對中世紀的義大利藝術極感興趣。接著他成為福特·馬多克斯·布朗(FordMadox Brown)的學生,在他接下來的生命中一直和布朗保持緊密的關係。
羅塞蒂在看過霍爾曼·亨特所繪的The Eve of St.Agnes展覽後,羅塞蒂和亨特成為了要好的朋友。亨特所插畫的是當時還不知名的詩人約翰·濟慈所作的詩,而羅塞蒂自己曾寫過模仿濟慈的詩,囙此他相信亨特和他在藝術及文學上有著相同的看法。他們一起發展了前拉斐爾派,羅塞蒂總是喜歡中世紀的、而不是現代的藝術。他翻譯並出版了丹蒂和其他中世紀義大利詩人的作品,而他的藝術作品也被人認為是包含了早期義大利的風格。
不過羅塞蒂主要的畫作顯示了前拉斐爾派運動早期中現實主義的代表作。他所繪的《Girlhood of Mary,Virgin》和《Ecce AncillaDomini》將馬利亞描繪成憔悴而受壓抑的少女。他唯一一幅以現代生活為主題的畫作是未完成的《發現》(Found),描繪一名趕集的鄉村青年認出了他昔日的情人,卻發現她已淪為娼妓而氣憤的抓住她。無論如何,羅塞蒂越來越偏向象徵的和神話的畫像,而不是以現實為題材。這也和他稍後在詩詞上的表現一致。
他在藝術和文學上的發展都深受生命中的大事所影響,尤其是他的妻子伊麗莎白·西德爾(ElizabethSiddal)的去世。她在生下一名死嬰後服用過多鴉片酊而死。羅塞蒂變的越來越沮喪,在她的墓地前埋葬了大量未發行的詩稿。他將西德爾想像為丹蒂所單戀的與貝緹麗彩·坡提納裏(BeatricePortinari)畫出許多作品。
這些畫作影響了後來歐洲的象徵主義運動。在這些作品裏,羅塞蒂對女人的描繪幾乎過分的格式化。他的女管家芬妮·康佛絲(FannyCornforth)成為他的新戀人,他在畫作裏將她描繪為肉體性欲的象徵,而威廉·莫里斯的妻子珍·莫裏斯(JaneMorris)則成為他另一比特情婦,則被描繪的如同天上的女神一般。
在這段期間,羅塞蒂開始對異國動物相當著迷,尤其是澳大利亞袋熊(Wombat)。他常約朋友在倫敦動物園的“袋熊窩”會面,並且會自己在那裡觀賞袋熊好幾個小時。到了1869年9月,他終於獲得了一隻袋熊,這只短命的袋熊被昵稱為“Top”,他常常將它帶到餐桌上,讓它在晚餐進行時睡在餐桌中央。據說這段軼事啟發了路易斯·卡羅,創造了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榛睡鼠角色。
在這幾年中,羅塞蒂被朋友們說服,將他當年埋在妻子墳裏的詩稿掘出,並在1871年發表了這些詩。這些詩裏帶有的色情性引起相當爭議,被責備為“肉欲的詩詞”。在描寫於肉體和精神上發展親密關係的十四行詩TheHouse of Life中,其中一段“NuptialSleep”描述一對男女在性交後陷入沉睡,羅塞蒂描述這首十四行詩由“瞬間的紀念”所組成,暗示著那一瞬間的感覺,也就讓人聯想到他所描寫的是什麼了。TheHouse of Life便是一系列描述這“瞬間”的關係—精心設計放置鑲嵌畫在最激烈的描述片段。這成為了羅塞蒂在文學上的主要成就。
羅塞蒂也替他的畫作寫下十四行詩,例如AstarteSyraica。身為一個設計師,他和威廉·莫裏斯一起製作了許多裝潢玻璃和其他東西的圖案。
1872年6月,羅塞蒂因無法接受對自己詩作的辛辣責備而精神崩潰,雖然當年九月他前往凱爾姆斯科特與珍會面,但後者說他仍然需要靠安眠藥和酒度日。次年夏天羅塞蒂精神轉好,因而得以為珍和阿曆克斯·韋爾丁繪製肖像。但後來因為對安眠藥上癮而身體逐漸虛弱。於1882年死於英國的肯特郡。
羅塞蒂的一些作品

白日夢(The Day Dream),1880年

Monna Vanna,1866

The Bower Meadow,1872

Beata Beatrix,1863

Astarte Syriaca,1877,現存曼徹斯特市立藝術畫廊

The Roseleaf,1865

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裏的插畫(1862),羅塞蒂的妹妹克莉斯緹娜·羅塞蒂出版的第一本書
繪畫風格
但丁·加百利·羅塞蒂油畫英國畫家。1828年5月12日他生於倫敦,1882年4月9日其卒於肯特郡的伯青頓。羅塞蒂早年從師J.S.科特曼,後入皇家學院。他曾和W.H.亨特、J.E.米萊斯一起創立拉斐爾前派。他的繪畫題材多取自但丁和中世紀傳奇文學,具有浪漫主義幻想特點。羅塞蒂代表作為《瑪利亞的少年時代》《受胎告知》《我的愛人》《但丁的夢》等。晚年他因患狂躁症而隱居。
羅塞蒂是義大利的愛國政治家之子,在他父親亡命英國時,生於倫敦。還在美術學校作學生時,他就和亨特與米萊斯親近。既有詩人的才華,又擅長文章的羅賽蒂,從拉斐爾前派運動開始以後,可以說就成為這一派的指導者。例如把拉斐爾前派的主張寫稿給報紙雜誌,著述旅行法國的遊記,攻擊勒布倫和魯本斯的藝術等等。
當然,他也畫畫。1849年第一届展覽會展出的《瑪利亞的少年時代》,直到今天都被認為是出色地體現了拉斐爾前派主張的作品,極為有名。據說處女瑪利亞的糢特就是羅賽蒂的妹妹克裏斯季娜,聖安娜的糢特是他們的母親。難道這不是和以真實為宗旨的拉斐爾前派相稱嗎?連畫面的細部的描寫,都是精密正確的,在羅賽蒂的作品中,也許是最寫實的作品。
然而第二年,即第二次展出作品以後,羅賽蒂突然改變繪畫的傾向,這時創作的《受胎告知》,誰看了都會認為作品中裝潢主義比真實主義更為顯著。
處女瑪利亞的糢特仍然是妹妹克裏斯季娜,但不能忽視,那少女般的瞑想,賦予作品以夢幻的浪漫的美麗的情調。
在那以後,羅賽蒂暫時停止繪畫,專門從事詩歌的創作活動。但是他三十五歲時,愛妻艾勒阿羅爾死時,羅賽蒂悲痛欲絕,為追憶她,取材於所羅門的雅歌,畫了《我的愛人》。
在羅賽蒂的畫中,多半以妹妹克裏斯季娜、愛妻艾勒阿羅爾為糢特,不過,晚年卻以後面要介紹的威廉·莫裏斯的夫人為糢特。例如有名的《白日夢》就是以有著夢幻般的美麗的眼睛的她為糢特的作品。
在羅賽蒂的作品中,《但丁的夢》大概也是世界著名的。畫的是詩聖但丁的《新生》中夢的一個場面:躺在床上的白衣少女是剛剛死去的比雅特麗斯,引導穿黑衣的但丁來的是愛之天使,但丁見此痛苦不堪。兩個夢之少女,正用永恒的布把比雅特麗斯永遠覆蓋上。
羅賽蒂所畫的全部女性,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使糢特變了,也都具有一張理智的,同時也是夢幻的、熱情的官能的臉。這種面相一時成為英國人的理想典型,而羅賽蒂風的女性被當時認為“現代式的美人”。
羅塞蒂兄妹
儘管一個善畫,一個寫詩,但丁·加布裏埃爾·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與妹妹克裏斯蒂娜·喬金娜·羅塞蒂(ChristinaGeorgina Rossetti)的藝術作品仍有著極其相近的氣質。
有著一頭淺棕色的長髮,深褐色的眼睛,神情憂鬱的喬金娜·羅塞蒂常常出現在哥哥早期的繪畫作品中,最著名的是那幅《聖母領報》(也稱《受胎告知》,作於1849-1850年)。天使加百利奉神的差遣,來到聖母瑪利亞的面前:“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路加福音》第一章,第29節)畫面中天使和瑪利亞身著白衣,天使手持百合花,開啟的窗子飛來白鴿……這本是最多見的宗教繪畫題材,但其白色為主調的樸素純淨的畫面一反以往類似題材的風格,讓我們鮮明地感覺到畫家多想引我們用新眼光去重視這個古老的故事。畫家選擇他的妹妹為畫中瑪利亞的形象,可見他鍾情的女性氣質從一開始就定下了基調。
也許是受到共同家庭氛圍的影響,來自宗教的、文學的薰陶,讓他們兄妹倆的藝術有內在的相通之處。讀一下妹妹喬金娜·羅塞蒂的詩,發現她最擅長的就是平靜地述說思念的憂傷,將所有愛的痛楚和磨難化解在一片純淨柔和之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