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薩哈簡介-蘇克薩哈為什麼鬥不過鼇拜

順治七年,世祖命追複蘇納世職,以蘇克薩哈並襲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蘇克薩哈隸睿親王多爾袞屬下,王薨,蘇克薩哈與王府護衛詹岱等訐王謀移駐永平諸逆狀,及殯斂服色違制,王坐是追黜。鼇拜日益驕恣,蘇克薩哈居常怏怏。八年,鼇拜敗,詔以蘇克薩哈雖有罪,不至誅滅子孫,此皆鼇拜挾仇所致,命複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蘇常壽襲。

蘇克薩哈(?-1667年),納喇氏,清朝大臣,滿洲正白旗人,曆官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等。

物生平

蘇克薩哈初授牛錄額真。崇德六年,從鄭親王濟爾哈朗圍錦州,明總督洪承疇師赴援,太宗親帥大軍蹙之,蘇克薩哈戰有功,授牛錄章京世職,晋三等甲喇章京。順治七年,世祖命追複蘇納世職,以蘇克薩哈並襲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尋授議政大臣,進一等,加拖沙喇哈番。蘇克薩哈隸睿親王多爾袞屬下,王薨,蘇克薩哈與王府護衛詹岱等訐王謀移駐永平諸逆狀,及殯斂服色違制,王坐是追黜。是年,擢巴牙喇纛章京。

十年,孫可望寇湖廣,命蘇克薩哈偕固山額真陳泰率禁旅出鎮湖南,與經略洪承疇會剿。十二年,劉文秀遣其將盧明臣等分兵犯嶽州、武昌,蘇克薩哈邀擊,大敗之。文秀引兵寇常德,戰艦蔽江,蘇克薩哈六戰皆捷,縱火焚其舟,斬獲甚眾,明臣赴水死,文秀走貴州。敘功,晋二等精奇尼哈番,擢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

聖祖立,受遺詔輔政。時索尼為四朝舊臣,遏必隆、鼇拜皆以公爵先蘇克薩哈為內大臣,鼇拜尤功多,意氣淩轢,人多憚之。蘇克薩哈以額駙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亞索尼;與鼇拜有姻連,而論事輒齟,浸以成隙。鼇拜隸鑲黃旗,與正白旗互易莊地,遂興大獄。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蘇納海,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坐紛更阻撓,下刑部議罪,以律無正條,請鞭責籍沒。上覽奏,召輔臣議,鼇拜請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爭,獨蘇克薩哈不對,上因不允。鼇拜卒矯命,悉弃市。

鼇拜以蘇克薩哈與相抗,憾滋甚。鼇拜日益驕恣,蘇克薩哈居常怏怏。康熙六年,上親政,加恩輔臣。越日,蘇克薩哈奏乞守先帝陵寢,庶得保全餘生。有旨詰問,鼇拜與其黨大學士班布林善等遂誣以怨望,不欲歸政,構罪狀二十四款,以大逆論,與其長子內大臣查克旦皆磔死;餘子六人、孫一人、兄弟子二人皆處斬,籍沒;族人前鋒統領白爾赫圖、侍衛額爾德皆斬:獄上,上不允。鼇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卒坐蘇克薩哈處絞,餘悉如議。八年,鼇拜敗,詔以蘇克薩哈雖有罪,不至誅滅子孫,此皆鼇拜挾仇所致,命複官及世爵,以其幼子蘇常壽襲。

上臺背景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世祖福臨謝世。已經出過痘的八歲皇三子玄燁登基,改元康熙。世祖遺詔命上三旗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為輔臣,佐理政務。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擒拿鼇拜,玄燁正式親政,凡八年零五個月,史稱“四輔政時期”。

清世祖死後,索尼等手奉詔,跪告諸王、貝勒等說:“今主上遺詔,命我四人輔佐沖主。從來國務政務,惟宗室協理,索尼等皆异姓臣子,何能綜理?今宜與諸王、貝勒等共任之。”諸王、貝勒答道:“大行皇帝深知汝四大臣之心,故委以國家政務,詔旨甚明,誰敢干預,四大臣勿讓。”於是,索尼等奏知皇太后(孝莊文皇后),宣誓就職於福臨神位前。誓詞曰:

茲者,先皇帝不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等為庸劣,遺詔寄託,保翊沖主。索尼等誓協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不私親戚,不計怨仇,不聽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無義之富貴,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覺羽,不受賄賂,惟以忠心,仰報先皇帝大恩。若複為身謀,有諱斯誓,上天殛罰,奪算凶誅。

從上述史事中可窺知,在宗室諸王、貝勒健在的情况下,四异姓臣榮膺輔政使命,索尼等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備。考察清初的歷史就會發覺,四异姓臣出任輔政决非偶然。這是清廷經過一場蕭牆皇嗣之爭後,孝莊文皇后汲取叔王攝政權力過大,對皇帝構成威脅,為了强化皇權,所採取的決斷措施。

世祖福臨青年病故,玄燁亦是幼齡即位,皇權又面臨如何行使的同樣問題。兩者不同之處,此時開國功高諸王貶死殆盡,餘下承襲各王政績平庸,而孝莊文皇后“殷大啟聖”,操持國柄,可以從容左右局勢。時人對此已有洞察,順治十八年三月,江南桐城縣生員周南“詣闕條奏”十款,未款呈請孝莊太后“垂簾以盛治之隆”。她以與祖制相左,拒絕垂簾聽政。同時,孝莊又親身經歷了太宗謝世皇位承襲的激烈之爭,深感皇權不穩定的因素主要來自宗室內部功高蓋世而大權在握的諸王。親王攝政體制不終止,玄燁的帝位也難穩固,不若用异姓大臣輔政,報效朝廷,也便於控制。於是,异姓臣子輔政的決策應運而生。她以福臨“遺詔”的名義,宣佈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輔佐幼主。正月初六日,福臨病逝前一日,召原任學士麻勒吉、學士王熙至養心殿,降旨自責,立皇太子。定四大臣輔政,草擬遺詔。命麻勒吉和侍衛賈蔔嘉“拜詔奏知太后”,宣示王貝勒大臣。這份“遺詔”顯系在孝莊文皇后的授意下,四輔大臣精心炮製的。

孝莊文皇后為何會相中索尼等四人呢?這同滿洲八旗旗籍制度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努爾哈赤死後,八旗的旗制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皇太極做了一次重要的改旗,將自己領的兩白旗同多爾袞三兄弟所屬的兩黃旗對換,親領兩黃旗。從此埋下八旗之間的衝突根源。天聰九年(1635年)十二月,皇太極治罪了莽古爾泰,購並了正藍旗,從此自領三旗。八旗的分治是鞏固皇權的重要舉措。多爾袞攝政,强化自將的正白旗,成為滿洲八旗的精銳之師。福臨治其罪後,又收繳正白旗,連同兩黃旗構成了八旗的覈心、體制最高貴的“上三旗”,成為國家軍事力量的柱石。而“下五旗”則漸成諸王、貝勒的宗藩封地,逐步脫離了國家的軍政和行政。上三旗與下五旗的分治,是清朝加强中央集權的產物。上三旗臣屬自然成為皇帝治理國家的中堅力量,輔臣人選也必然出自上三旗,索尼為正黃旗,蘇克薩哈系正白旗,遏必隆、鼇拜皆鑲黃旗,並且,他們又都是典掌侍衛親軍的內大臣,“有軍國重事,在禁中與滿洲學士,尚書等雜議”。所以,他們四人中選,是預料之中的事。

其次,索尼等四人在擁戴福臨及同多爾袞的抗爭中,旗幟鮮明、態度堅定地站在孝莊文皇后那邊,深得她的賞識。這亦是他們能出任輔臣的重要因素。在皇位繼承上,立豪格有礙,索尼主張皇子“必立其一”,這使多爾袞預謀大位的企圖受阻。多爾袞擅政,在與索尼“誓輔幼主”的六人中,譚泰、鞏阿岱、錫翰均違背盟約,心歸攝政王,遂逼鼇拜等悔弃前誓。“公(索尼)終不附睿親王(多爾袞),於政事多以理爭,王由是惡之”。以致索尼、鼇拜俱被問罪降革,又遠發索尼於盛京。蘇克薩哈原為多爾袞近侍,正白旗骨幹之臣。多爾袞死後,未出三個月,他與詹岱、穆濟倫首訐多爾袞私備“八補黃袍、大東珠、素珠、黑狐褂”,“陰謀篡逆”。蘇克薩哈投靠了孝莊,立即被提拔為巴牙喇纛章京(漢名護軍統領)。遏必隆、鼇拜屢建殊勳,鼇拜攻訐譚泰附睿親王營私攬政諸狀。此時對多爾袞的態度則成為孝莊考察官僚的試金石。福臨親政後,將索尼等官複其職,委以重任。索尼等更加感恩德德,仰報皇上。在孝莊圈定的四輔臣就職誓詞上有“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黨羽”等語,對四大臣加以種種限制。這樣,在中央就形成一個以孝莊文皇后為主,四比特异姓大臣為輔的統治覈心。《朝鮮王朝實錄》記載:“四輔臣擔當國事,裁决庶務,入白太后(孝莊)。”任用异姓大臣掌權,迫使愛新覺羅宗室子孫不得干預朝政,保障皇權的穩定與持久。

輔政大臣與攝政王執政相比,更有利於幼主皇位的穩定。其一,兩者政治地位差別大。攝政叔王皆為宗室近親,皇帝叔伯長輩,又為一旗之主,軍政地位極其特殊。例如,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是皇叔,正白旗主;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侄兒,鑲藍旗主,皆為“四小貝勒”之一。而輔政大臣,皆為异姓臣子,與皇上除君臣關係之外,八旗中尚有嚴格的主僕名分。由於叔王和輔臣同皇帝的關係不一樣,叔王權勢大,容易攬政,而輔政大臣會受到太皇太后和諸王的雙層制約,不敢輕視太皇太后和幼主。

其二,兩者許可權各异。攝政即替君執政,代行皇權。攝政王能獨自處理軍國大政,並以皇帝的名義頒發諭旨,體現自己的意願。輔政大臣職能僅為佐理政務,受皇太后的制約。四大臣不得擅自决定朝政,必須共同協商,呈請皇太后恩准,以皇帝諭旨或太后懿旨發佈,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太后和皇帝的旨意。總之,攝政諸王位高權重,極易排斥皇太后和幼主,而輔政大臣則可以維護皇權,有效地防止叔王幹政。可見,四大臣輔政體制取代親王攝政,這是孝莊文皇后的殫精畢智之舉。

內部鬥爭

四輔政大臣皆為勳舊,可謂功銘鐘鼎。索尼,赫舍裡氏,滿洲“著姓”,正黃旗人。其父碩色巴克什,叔父為大學士希福。他兼通“滿漢蒙古文字”,在文館辦事,歷任頭等侍衛、吏部啟心郎,因屢建戰功,累進一等伯,任內大臣,兼議政大臣、內務府總管。

蘇克薩哈,其父為額駙蘇納。他初授牛錄額真,世祖時擢為議政大臣,訐告多爾袞有功,又晋內大臣。

遏必隆,紐佑祿氏,鑲黃旗人。其父為清開國功勳五大臣之一額亦都,母為和碩公主。初授牛錄章京世職,襲一等公,擢為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鼇拜,瓜爾佳氏,滿洲“著姓”,鑲黃旗人。為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初授巴牙喇壯達,因驍勇善戰,授三等梅勒章京,賜號“巴圖魯”,晋三等昂邦章京,又昇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四輔臣之間相互關係如何?《清史稿·蘇克薩哈傳》作了概括:“時索尼為四朝舊臣,遏必隆、鼇拜皆以公爵先蘇克薩哈為內大臣,鼇拜尤功多,意氣淩轢,人多憚之。蘇克薩哈以額駙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亞索尼,與鼇拜有姻連,而論事輒齟齬,寖以成隙。”這段記載為分析四大臣在輔政中糾紛及鼇拜的擅政專權提供了線索。1662與鼇拜多有不和北京鼇拜隸鑲黃旗,想與正白旗互易莊地,因為蘇克薩哈反對,其餘二人也不做表態,皇帝就沒允許。二人私人恩怨不多,並結為親家。但因鼇拜與蘇克薩哈二人旗籍不同,衝突甚大,政見不合。蘇克薩哈常常處於劣勢。

八年中,四輔臣間的爭鬥日益激化,主要是鼇拜與蘇克薩哈為壘相抗,問題集中在鑲黃旗與正白旗圈換土地上。康熙五年正月,鼇拜執意更換旗地,在社會上激起了軒然大波。蘇克薩哈力阻,大學士、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疏言不可為。鼇拜惱羞成怒,利用職權將蘇納海、朱昌祚、王登聯下獄議罪。玄燁特召輔臣詢問。鼇拜請將蘇納海等置重典,索尼、遏必隆不能爭,獨蘇克薩哈緘默不語。玄燁故不允其請。而鼇拜卻矯昭,將三人誅殺弃市。

蘇克薩哈

死局已定

鼇拜也時常講述蘇克薩哈壞話,在資格最老的大臣索尼旁挑撥離間,囙此很多人不想相信大臣蘇克薩哈,囙此鼇拜也日益驕恣,漸漸日增排擠蘇克薩哈,又老臣索尼在康熙六年(1667)6月多病死亡,囙此鼇拜的行徑更加狂妄和肆無忌憚。遏必隆囙此也凡事附和鼇拜。蘇克薩哈威望尚淺“心非鼇拜所為而不能力爭”。在四輔臣的訌鬥中,鮮明地形成兩黃旗對一白旗,三比一的局面。這亦是鼇拜敢於背叛“誓詞”,獨攬朝政的重要緣由。蘇克薩哈勢孤力單,怏怏不快,康熙六年,乞請駐守先帝福臨的孝陵。鼇拜借機羅織蘇克薩哈二十四大罪狀,擬將蘇克薩哈與長子查克旦磔死,餘下子孫處斬,籍沒家產。玄燁洞見鼇拜等素怨蘇克薩哈,積以成仇,而不准奏。鼇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再次矯旨,剪除蘇克薩哈,為他全面擅權掃清道路。應當指出,鼇拜與蘇克薩哈為兒女姻親,他們之間這場殊死的較量,决非個人之間恩怨,而是長期以來滿洲八旗之間的抗爭在新的形勢下的暴露。多爾袞在位時,扶植兩白旗,壓制兩黃旗。“於駐防滄州兩白旗兵丁,則給餉不絕,於駐河間兩黃旗兵丁,則屢請不發餉”。順治五年,遏必隆兄子侍衛科普索“訐其與白旗諸王有隙”,設兵護門。同年三月,貝子屯齊等訐告兩黃旗大臣謀立豪格,濟爾哈朗“知爾不舉”。諸種衝突與衝突促使鼇拜當權後執意圈換旗地,壓抑蘇克薩哈,打擊正白旗,抬高兩黃旗的地位。這就是鼇拜與蘇克薩哈長期爭鬥不已的實質。

歷史評估

《清史稿》:蘇克薩哈見忌同列,遂致覆宗。

家族成員

父親:蘇納,葉赫貝勒金臺石的同族

兒子:蘇常壽

影視形象

電視劇陳小春版(鹿鼎記)陳中堅飾蘇克薩哈

電視劇(康熙王朝)張光正飾蘇克薩哈

電視劇(康熙秘史)王旭峰飾演蘇克薩哈

電視劇(多情江山)楊洪武飾蘇克薩哈

電視劇(一代皇后大玉兒)薛漢飾蘇克薩哈

本文標題: 蘇克薩哈簡介-蘇克薩哈為什麼鬥不過鼇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301032344250
相关資料
鼇拜簡介-鼇拜是怎麼死的
由上可見,鼇拜早年無論是在關外與明軍的反復交鋒中,還是在入關定鼎中原後鞏固統治的大小戰鬥中,出生入死,轉戰南北,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是當之無愧的清初開國功臣。鼇拜不僅是戰場上的一員驍將,也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心腹。當時鼇拜手握重兵,成為這場皇位
標籤: 鼇拜 康熙 小皇帝 清軍入關 清朝 中國古代史
遏必隆腰刀-遏必隆的女兒
人物生平遏必隆天聰八年,遏必隆以父蔭襲一等昂邦章京,授侍衛之職。遏必隆母親愛新覺羅·穆庫什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女。貝勒尼堪福晋,遏必隆兄圖爾格女也,無子,詐取僕婦女為己生。事發,遏必隆坐徇庇,奪世職。科普索旋獲罪,以所襲圖爾格二等公爵令遏
標籤: 康熙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明朝 歷史 鼇拜
楊起隆起義時間-楊起隆起義過程
楊起隆起義,康熙十二年,楊起隆組織北京漢族人和一些八旗家奴,計畫12月13日五更舉火起事。出“反清複明”的口號,組織“中興軍”,自稱“朱三太子”,當中興軍八旗家奴黃吉、陳益以及其他30多人在鼓樓開會時,被家主告密,清廷派兵包圍,楊起隆應急提
標籤: 楊起隆
三藩之亂簡介-三藩之亂是指哪三藩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清廷當然對此極為不滿,康熙曾把三藩、黃河、漕運作為國家最重要的問題,所謂“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結束。
標籤: 三藩之亂 吳三桂 康熙 清軍入關 中國古代史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