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光祖簡介-鄭光祖的代表作

鄭光祖(約1264年-?

鄭光祖(約1264年-?),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後人並稱“元曲四大家”。

元代雜劇是我國古代戲曲藝術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較為新穎的戲劇樣式,它在前代戲曲藝術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出現在金末元初,隨著時間遞增,逐漸由不完備發展到完備,融合多種文化要素逐漸成熟,到蒙古人滅金朝建立元朝之後,雜劇體制已經趨於完備和成熟,由於其在元代時期的發展最為典型,達到巔峰,因而經常以元雜劇代稱。在元成宗元貞和大德年間,雜劇的創作和演出發展到頂峰,出現了眾多優秀劇作家,其中以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和馬致遠四人最為出名,被稱為元曲四大家,這四個人代表著元雜劇發展的不同時期與不同流派的經典,對後世戲劇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

一、元代雜劇名人——鄭光祖

鄭光祖

鄭光祖,元代著名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白樸與馬致遠並稱為元曲四大家,在元代當時的社會可謂是名聞天下,聲震閨閣。根據鐘嗣成《錄鬼簿》中的記載可知,鄭光祖早年時期以研究儒家學說為主,後來入仕在杭州本地做官,一直居住在南方,他為人耿直,在官場中與人交往處處受限,由於是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所以經常出紕漏,官場眾人都不大瞧得起他,可以說,鄭光祖早年在官場謀生的生活是十分艱難的。

鄭光祖所居住的杭州,自古以來就是繁華之地,風景美麗,鶯歌燕舞,文人聚集,這些因素不斷觸發他的感情使他開始發揮自己本就出色的文學才情,在機緣巧合之下開始了元雜劇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創作出了眾多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優秀作品,成為元代雜劇創作的最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鄭光祖的雜劇創作,較多地集中在男女情愛方面,他的雜劇文采斐然,語言典雅,受王實甫影響較大,比如他的《梅香》與《倩女離魂》兩部作品在風格上就與王實甫的《西厢記》較為類似,但是幾部作品的成功之處不一而足,可以說各具特色,各有成就。鄭光祖的創作成就並非一蹴而就,他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對前人進行總結、模仿和創新,有成功有失敗,比如《梅香》就是他眾多作品中較為失敗的一部,主要是由於對前人的盲目模仿,缺乏創新,但是《倩女離魂》就比較成功,甚至可以說是鄭光祖最好的作品之一,在這部作品中,他一改《梅香》中從前對他人作品的模仿,融入了眾多創新元素,無論是套數、出沒、賓白等方面均有新的發展和開拓,創造了鄭光祖雜劇創作的輝煌篇章。

《鐘離春智勇定齊》

除了涉及男女情愛之外,鄭光祖還創作了一些優秀的歷史劇,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鐘離春智勇定齊》,這部雜劇以《戰國策》、《烈女傳》所記史實為依據,以戰國時期秦國、燕國和齊國三國之間的衝突糾葛為背景,塑造了智勇雙全的婦女鐘離春,少見地塑造了一個成功的古代婦女形象。

鄭光祖筆下的鐘離春是一比特膽識過人但外貌醜陋的女子,在秦燕兩國合謀征伐齊國之時,她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輔佐齊宣王一舉戰勝敵人,將處於危亡局面的齊國轉危為安,並且奠定了大國地位。這出戲在當時深受歡迎,包括明清時期和現在,都被多次改編演出。據考證,鄭光祖一生所創作雜劇大概有十八種,現存至今的有《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以《倩女離魂》最為著名。除了元雜劇之外,鄭光祖還創作了散曲和六首小令等,後世均有流傳。

二、故事作品中的影響

鄭光祖作為我國歷史上享有盛名的一比特元雜劇創作家,其作品帶有鮮明的反封建色彩與强烈的時代意識,擁有較高的思想價值和研究價值,而且還帶有極為動人的藝術文化魅力,可以說是我國戲劇藝術發展史上的瑰寶,他的眾多作品,語言獨特出眾、人物形象個性鮮明、戲劇結構巧妙合理,可以說對元代雜劇創作和後世戲劇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鄭光祖雜劇作品的語言獨具特色,他在語言應用上的成就是他人難以比擬的,他筆下的眾多人物,無論喜怒哀樂愛憎別離都帶有極為動人的感染力,主人公命運的變化往往讓觀者內心動容,無法抑制地沉浸其中,這些都是戲劇創作者終其一生想要達到的目標。在鄭光祖的創作中,他的語言不僅文采出眾,典雅出眾,而且大量使用了當時膾炙人口的民間語言,將這些文化要素雜糅在一起,使之融為一體,得以雅俗共賞,從而積累了高超的人氣,收穫了眾多觀眾,上至官員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底層群眾,可以說是全民通吃。鄭光祖的這種語言風格使得元雜劇不僅文采豐富,且生活氣息濃厚,將生活“本色”與“文采”巧妙雜糅,成為元雜劇創作中的一個獨特亮點。

眾多個性鮮明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鄭光祖雜劇創作的另一個亮點,比如膽識過人、聰慧穩重的奇女子鐘離春,真摯熱烈追求愛情的倩女,一生坎坷堅貞不屈的王粲,情深意重的裴小蠻等,這些人物都憑藉自身各具特色的性格特點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通過對這些各具特色人物的愛恨情仇的刻畫,鄭光祖巧妙地展現了這些人物性格中的閃光點,打動了眾多觀眾,無論地位如何,都能從其中感受到別具特色的韻味。鄭光祖通過設定巧妙合理又別具一格的戲劇化的衝突將他的這些人物放置其中,多角度地展現著他們的魅力,在不斷陞級的衝突鬥爭和百轉千回的劇情中,讓他的觀眾感受著一個個或悲或喜或仇或怨的故事。

從鄭光祖傳流於世的眾多劇碼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創作主題主要以青年男女間的愛情故事和歷史題材改編故事為主,與關漢卿喜歡直面現實、批判現實、諷刺時政的風格相比,鄭光祖的元雜劇創作更多是以藝術化的主題為主,距離現實生活較遠,能够給人們創造出一個留足想像力的空間。比如他最經典的代表作《倩女離魂》,在這個以青年男女愛情為主題的劇碼中,他以唐朝陳玄佑的《離魂記》小說為素材創作了一個內容更加豐富、人物性格更加豐滿、曲折離奇的愛情故事。

故事中的男主人公王文舉與女主人公倩女指腹為婚,但是由於王文舉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倩女的父母便想毀婚約將倩女另嫁他人,於是他們以王文舉只有進京趕考取得功名才能迎娶倩女為由拒絕履行婚約。王文舉無奈之下,準備上京趕考,倩女深知父母的打算,决意非王文舉不嫁,便悉心支持王文舉,誰知二人柳亭相別之後,倩女的魂魄就離了身,追隨王文舉一起進京趕考,而王文舉以為倩女得到父母同意和他一起,卻不知乃是倩女魂魄。在王文舉狀元及第三年之後,準備從京城回家鄉赴任,於是傳書信給倩女父母想要探望。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後,王文舉帶著倩女魂魄回到故鄉,倩女魂魄與肉身又合二為一,一家人得以團圓美滿。

在《倩女離魂》這部戲中,鄭光祖著力刻畫了倩女對愛情的忠貞,對自主婚姻的追求,她不滿父母嫌貧愛富,對王文舉忠貞不渝,在父母的百般阻撓中,仍然堅持與王文舉一起捍衛愛情與婚姻的自由,一直到她用魂魄離身的行為追隨情郎抗議父母,彰顯了這個女子的熱烈多情與獨立自主。尤其是劇中倩女魂魄離身追隨情郎,王文舉勸阻她歸家,倩女一身果敢,揚言不懼父母威逼,王文舉用封建禮教來勸誡她,倩女一句“你振色怒新增,我凝睇不歸家。我本真情,非為相謔,已注定心猿意馬”深刻展現了這個小女子的果敢、對愛情的堅定和對封建禮教的反抗與嗤之以鼻。《倩女離魂》這部戲鄭光祖成功塑造出了倩女這個對愛情堅貞、對封建禮教勇敢反抗的熱烈真摯少女形象,可以說與他一直推崇的王實甫的《西厢記》相比也毫不遜色,也囙此使他名傳天下,在眾多閨閣少女心中有了一番地位。

鄭光祖的歷史雜劇創作不及愛情劇引人入勝,但是他善於塑造形象立體、性格突出的人物這一個優點還是很典型,《王榮登樓》在劇情結構方面雖然不出彩,但是在語言方面詞曲工整迤邐,對人物心境的刻畫十分出色,獨具匠心。後人評估鄭光祖時,也認為他的雜劇創作在關漢卿、白樸和馬致遠之上,認為他對王榮心境的刻畫可謂是獨樹一幟,詞曲文采令人過耳難忘,尤其對於王榮此人內心一番豪情壯志、壯懷激烈的描寫慷慨爽烈,實為佳句。劉大傑也稱讚鄭光祖在人物心境刻畫方面感情真摯、意向高遠、言語俊朗,與環境相映襯,有事半功倍之效。

鄭光祖一生都致力於元雜劇的創作,可以說他將一輩子的精力都灌注於雜劇這種民間藝術的創作之上,囙此,不僅創作出了眾多經典的膾炙人口的作品,也在雜劇界贏得了較高的聲譽,眾多伶人都尊稱他為鄭老先生,他的作品也經過這些藝人的表演得到廣泛傳播,在民間乃至後世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鄭光祖與這些伶人關係密切,乃至他死後,他的身後事都是由這些伶人操辦,他們將鄭光祖葬於杭州的靈隱寺。雜劇之外,鄭光祖還創作了一些曲詞,雖然名聲不顯,但是也別具韻味,無論是對江南荷塘月色的描繪、對田園生活的嚮往還是單純的描景抒情,都顯得清新流暢,婉轉嫵媚,在藝術研究史上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鄭光祖同歷史上眾多聲名顯赫的偉大藝術家一樣,雖然個人自身鮮為人知,但是其創作的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卻穿越百年時光流傳後世。鄭光祖在元雜劇創作方面的貢獻,值得後世銘記。

本文標題: 鄭光祖簡介-鄭光祖的代表作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299375833718
相关資料
宋度宗簡介-宋度宗之後的皇帝
趙禥,即宋度宗,宋朝南渡後第六比特皇帝,系宋理宗之侄,理宗弟榮王趙與芮之子。人物介紹因宋理宗無子,趙禥被收為養子,先後被封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鹹淳三年正月,度宗行幸辟雍同時授予賈似道太師,葉夢鼎右丞相,留夢炎樞密。去世鹹淳十年七月癸未日
標籤: 賈似道 中國古代史 宋朝 歷史 南宋
薩迦政權簡介-薩迦政權存在時間
薩迦政權,亦稱薩迦王朝,是元朝時期在西藏地區由薩迦派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駐地在後藏薩迦。薩迦政權的首領是元帝師,來自款氏家族,行政事務由本欽掌管。1244年,60餘歲的藏傳佛教薩迦派高僧薩迦班智達受闊端的邀請,起程前往凉州。1253年
標籤: 八思巴 忽必烈 薩迦法王 藏傳佛教 萬戶 薩班
孛兒只斤·阿裡不哥簡介-孛兒只斤·阿裡不哥和忽必烈
生平汗比特之爭蒙哥在位時,阿裡不哥駐守於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素來反對忽必烈的漢化政策。阿裏不哥西徙之後,忽必烈所部果然不戰而收復和林。阿裡不哥計出無奈,被迫向忽必烈輸誠。孛兒只斤·阿裡不哥兵敗去世阿裡不哥兵敗後,被忽必烈幽禁。1266年,
標籤: 忽必烈 孛兒只斤 阿裡
元大都遺址-元大都平面圖
元大都,簡稱大都,是元朝的首都。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土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元大都的營建工作至此基本完畢。至明朝末年,元大都南城垣已經被剝蝕為數座土丘,並被稱以“炒魷魚”、“上崗”之名。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遺跡已完全
標籤: 元大都 忽必烈 馬可·波羅遊記 元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北京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