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統一戰爭的時間-隋朝統一戰爭示意圖

隋朝統一戰爭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在安定內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併吞西梁後,隋開皇八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統一戰爭中,隋文帝楊堅命令晋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時期。戰爭過程隋朝備戰隋文帝加緊滅陳準備。

隋朝統一戰爭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

簡介

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後,權臣楊堅於隔年廢北周靜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內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併吞西梁後,隋開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統一戰爭中,隋文帝楊堅命令晋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並陸續招降三吳、嶺南等地區。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時期。

背景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陳朝三個主要政權並存。北周武帝死後,丞相楊堅掌管朝政。西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楊堅登基建立隋朝,仍建都長安。當時隋朝領域大體包括長江以北,漢代長城以南,東至沿海、西達四川的廣大地區。楊堅在北周和北齊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一系列加强君主集權、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使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日益壯大。

而江南陳朝傳至後主陳叔寶時,保有長江以南、西陵峽以東到東南沿海的400餘縣、200餘萬人口。政治腐朽,上下猜忌,賦稅繁重,府庫空虛,刑法殘暴,人民怨聲載道;後主沉醉於酒色,疏於戒備,憑藉長江阻遏隋軍進攻。

北方突厥為遊牧奴隸社會,自6世紀中期崛起,至沙缽略可汗時,控制著長城以北,貝加爾湖以南,興安嶺以西,黑海以東的遼闊地域,擁有騎兵數十萬。因隋王朝停止對其和親,不斷興兵南犯,威脅隋的統治。但當時突厥有四可汗,各擁重兵,沙缽略與阿波、達頭等可汗不和,為隋制勝突厥提供了有利條件。

文帝曾準備先滅陳朝,後擊突厥。突厥沙缽略可汗因其妻為北周千金公主,便以為北周復仇為藉口,聯合原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於十二月攻佔臨榆鎮(今河北撫寧東,一說今山海關)。並聯絡各部,準備大舉攻隋。文帝根據隋朝新立,邊防不固,實力尚不够充實等情况,决定變更原來計畫,改取南和北戰,先敗突厥,後滅陳朝的戰畧。583年四月隋文帝兵分八路,對突厥發動反擊。並且用長孫晟的離間之計,最後使突厥汗國分裂為東突厥與西突厥兩部,讓四可汗為了汗比特自相殘殺。584年沙缽略可汗因為對隋作戰不利,向隋朝求和。至此北部邊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滅陳的後顧之憂。

戰爭過程

隋朝備戰

隋文帝加緊滅陳準備。繼續推行均田制和租調力役制,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在地方推行州、縣制,改革府兵制等措施,以利於發展社會經濟,加强中央集權,提高軍隊戰鬥力。又經過幾年勵精圖治,國力、軍力顯著增强。開皇五年十月,文帝以清河公楊素為倌州總管,經略長江上游。同時在三年內,動員數十萬人修繕朔方(治岩綠,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靈武(治回樂,今寧夏靈武西南)一帶長城,並於朔方以東緣邊險要,築城數十,以加强北部邊防,保障南進時後方無憂。

隋文帝經過數年準備後,終於營造出南滅陳國的契機。西元587年(開皇七年),廢西梁後主蕭琮,佔領江陵,西梁亡。同年十一月,隋文帝與宰臣謀議伐陳之策。尚書左僕射高熲提出:“在江南收穫季節,以少數兵力,聲言進襲,迫陳集兵守禦,以誤其農時;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如此多次,使陳軍習以為常,麻痹懈怠,然後舉兵渡江,登入攻擊,派人潜入陳境,反復縱火,焚其儲備物資,使其財力俱盡。”

虢州刺史崔仲方提出:“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以東沿江各要地部署精兵,秘密準備渡江,在益(治今成都)、信(治今四川奉節東)、襄(治今湖北襄樊)、荊(治今湖北江陵)等地速造戰船,準備水戰;陳如以精兵赴援上游,下游諸將即可乘虛渡江,如陳擁兵自衛,上游諸軍則可順江東下,直取建康(今南京)。“

楊素、賀若弼等也爭獻平陳之策。隋文帝均予以採納。攻陳前,隋令介州刺史李衍在襄州道、楊素於巴東郡(治今四川奉節東)建造“五牙”(裝有拍竿的大型戰艦)、“黃龍”等戰船,加强水師。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廢料,以威懾陳人。賀若弼賣掉老馬,大量購買陳船,藏匿起來,又買破舊船隻五六十艘,泊於小河,使陳軍以為隋軍沒有戰船。多次將換防阿兵哥集於廣陵,大張旗幟,營幕遍野,還使士卒沿江射獵,人馬喧噪,以迷惑陳軍,使之不加戒備。

西元588年(開皇八年)三月,隋文帝下詔,列舉陳後主罪行又送璽書暴其罪惡二十條,並將詔書在江南散發三十萬份,以爭取人心。

十月設定淮南行省於壽春,以晋王楊廣為尚書令統籌各路兵馬,以高熲為元帥長史決斷行軍謀略,率八十總管、五十一萬八千名阿兵哥南犯。楊廣並與秦王楊俊、楊素為行軍元帥,同時由長江上、中、下游分八路南征南朝陳。

這八路分為中上游與下游兩部,行軍元帥楊俊統帥中上游三路,他率水陸軍由襄陽進屯漢口,以阻擋中游陳軍支援下游南朝陳首都建康。行軍元帥楊素率舟師出永安(今四川奉節)東下,在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與楊素會和,最後抵達漢口與楊俊軍會和。楊素與劉仁恩軍負責驅趕長江中游一帶的陳軍到漢口圍殲。

行軍元帥楊廣統帥下游五路,他率領韓擒虎、賀若弼專攻建康,命王世積與燕榮為左右翼協攻江西、三吳。楊廣率軍出六合,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今安徽合肥),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今江蘇揚州),這三路集中圍攻建康。蘄州刺史王世積率舟師出蘄春(今湖北蘄春北)攻九江掩護楊廣主力軍。青州總管燕榮率舟師出東海(今江蘇連雲港)沿海迂回南下入太湖,以奇襲吳縣(今江蘇蘇州),深入三吳以支援楊廣主力軍。隋廷在進軍之前,扣留陳使,斷絕往來,以保守軍事機密。並且派出大批間諜潜入陳境,進行破壞、擾亂活動。

隋朝南征

陳後主荒淫驕侈,政治腐敗,既不懂軍事,又不納部將建議,自恃“長江天塹”,疏於防務。為了元會(即春節)之慶,竟命鎮守緣江重鎮江州(治今江西九江)、南徐州(治今江蘇鎮江)的兩個兒子率戰船回建康,致使江防更為薄弱。十二月,長江上游隋軍首先發起進攻。

西元588年(開皇八年)十二月,楊俊督水陸軍十餘萬出襄陽(今屬湖北),進屯漢口(今湖北漢水入長江之口)。陳命散騎常侍周羅喉都督巴峽緣江軍事,與郢州刺史荀法尚部數萬,據守江夏,同楊俊軍相峙月餘。

同月,隋行軍總管周法尚率舟師三萬,進至樊口(今湖北鄂州西),擊破抗拒的陳軍。楊素率水軍出巴東,沿三峽東進,荊州刺史劉仁恩部由江陵西上,兩軍配合,水陸兼用,襲占狼尾灘(今湖北宜昌西北),擊敗陳守將戚昕;陳南康內史呂忠肅死守歧亭(今湖北宜昌西北西陵峽口),以三條鐵鎖橫江阻斷隋軍東出三峽。楊素、劉仁恩率水陸聯軍强攻,直到西元589年(開皇九年)正月擊破陳軍,佔領西陵峽口。

陳荊州刺史陳慧紀屯警察(今湖北警察西北),見大勢已去,便率軍三萬、樓船千餘艘,順江東走,企圖入援建康,卻與周羅睺被楊俊軍阻於漢口以西,陳軍最後無法救援建康。楊素繼以主力沿江東下,與楊俊軍會師漢口,另派一部南下湘州(治今湖南長沙),擊擒陳嶽陽王陳叔慎,至此長江中游已非陳國所有。

飛渡長江

當隋軍陸續佔領長江上游的消息傳到建康時,均被朝廷掌管機密的施文慶、沈客卿扣壓,使得建康城毫無防備。隋軍進至長江北岸時,施文慶又以元會(春節)將至,拒絕出兵加强京口(今江蘇鎮江)、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等地軍備。

西元589年(開皇九年)正月初一,長江下游隋軍乘陳歡度元會之際,分路渡江。賀若弼軍出廣陵南渡,韓擒虎軍出廬江由橫江口(今安徽和縣東南)夜渡,襲占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晋王楊廣軍出六合(今屬江蘇)進屯桃葉山(今六合東南)。初四,陳叔寶察覺事態不利,下詔親帥陳軍拒敵。命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並為都督;又派南豫州刺史樊猛率水軍堅守白下(今南京城北金川門外),抵禦六合方面隋軍;以散騎常侍皋文奏率部鎮守南豫州(治姑熟,今安徽當塗)。隋軍突破長江防線後積極推進,初六,賀若弼軍攻佔京口(今江蘇鎮江),俘南徐州刺史黃恪。所俘六千餘人,均優待釋放。隨後賀若弼以一部進屯曲阿(今江蘇丹陽),以防三吳(今江蘇太湖以東、以南和浙江紹興等)陳軍增援,自率主力西進;韓擒虎軍於初七攻佔姑熟,沿江東進,皋文奏軍敗退建康。

隋軍渡長江後積極推進,賀若弼於京口派一部隋軍於曲阿(今江蘇丹陽)阻擋三吳地區(今江蘇太湖以東、以南和浙江紹興等)的陳軍北援,主力持續向建康前進;韓擒虎擊敗陳軍,佔領姑孰(今安徽當塗)後,沿江直下,皋文奏敗退建康。正月初七日,賀若弼進屯鐘山(今南京紫金山)以南的白土崗;韓擒虎和由南陵(今安徽銅陵附近)渡江的杜彥軍在新林(今南京西南)會合;宇文述軍於白下擊敗陳軍後,進佔石頭城(在今南京城西清凉山)。隋軍佔領建康週邊都市,完整包圍南朝陳的首都。為配合隋軍主力進攻,王世積軍也成功由蘄春攻佔蘄口(今蘄春西南),大敗陳將紀填,逼近江西鄱陽湖。燕榮水師也由山東沿海南下,佔領三吳地區。

攻破建康

建康地勢虎踞龍盤,向稱險要,在建康附近的陳軍仍然有十萬。然而陳後主不採納部將建議,乘隋軍包圍之際切割敵軍。他放弃鐘山、石頭等險地,將主力固守建康城內外,白白的讓隋軍包圍建康城[16]。賀若弼至京口時,蕭摩訶請求出戰,陳後主不准。而後蕭摩訶得知陳後主竟和他的妻子私通,就也擁兵不前,唯獨讓魯廣達、田瑞奮勇作戰。15日,陳鎮東大將軍任忠率軍自吳興(今浙江湖州南)入援建康,陳後主也只讓他駐守朱雀門(建康城南門宣陽門南2.5裏)。

589年1月20日,陳後主在「兵久不决,令人腹煩」的情况下,對賀若弼軍發動白土岡之戰。他倉促的派魯廣達、任忠、樊毅、孔範與蕭摩訶率軍出戰,於白土岡南北列長蛇陣20裏,首尾進退互不相知。賀若弼軍初戰不利,然後集中攻破薄弱的孔範軍。陳軍全線潰退,賀若弼從北掖門攻入台城(建康宮城)。韓擒虎軍佔領秦淮河南岸石子岡(今江蘇南京雨花臺)後,陳將任忠請降,開北岸朱雀門迎韓擒虎入城。當時陳後主身邊大臣只有尚書左僕射袁憲一人。袁憲建議如同梁武帝見侯景故事,莊嚴的向隋軍投降。但是陳後主畏懼而不從,與愛妃張麗華、孔貴人躲到井裡面。最後被韓擒虎俘虜,陳滅亡。當夜,賀若弼軍也從北掖門入城。

降伏南嶺

建康被隋軍攻下後,南朝陳尚領有長江中游、三吳與嶺南地區。589年1月22日,楊廣進入建康,命令陳後主發令招降各地陳軍投降。堅守江夏的周羅睺、陳慧紀與守備長江中游諸城的守將陸續投降,三吳地區的吳州(今江蘇吳縣)、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二城堅守拒降,嶺南守將徐璒阻擋隋使韋洸於南康前,不願意歸附隋朝。於是楊廣率軍南下三吳、嶺南等地,各地陳軍或受陳後主號令投降、或抵抗隋軍而被消滅。

嶺南地區早在南朝梁侯景之亂時,就受冼夫人控制。冼夫人率兵擊破梁高州刺史李遷仕後掌控嶺南,並與都督陳霸先合作。陳霸先後來創建陳朝,即南朝陳。冼夫人平定多次叛亂,保境安民,被當地俚漢人尊為“聖母”。楊廣得知此事後,命令陳後主致書冼夫人,使其歸隋。為了證明是真的,還將冼夫人曾經獻給陳帝的扶南犀杖及陳後主的兵符給她確認。冼夫人見到信及物件後,確定陳朝已亡,便派孫子馮魂迎隋使韋洸到嶺南。各地至此才聞風歸附,從此全部歸隋朝管轄。

至此,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統,成功結束紛亂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時期。

後續

賀若弼和韓擒虎在隋文帝面前爭論誰的功大,賀若弼說:“我在蔣山拚死鏖戰,打垮了陳朝的精銳部隊,俘虜了陳朝驍將蕭摩訶、魯宗達等人,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於是才平定了陳國。而韓擒虎和陳朝軍隊幾乎沒有交鋒過,怎麼能與我相比!”韓擒虎說:“本來接到明確訓示,令我和賀若弼同時合兵攻打陳朝都城,可是賀若弼竟敢獨自提前進軍,遭逢敵軍便投入決戰,以致於所部將士傷亡很大。而我率領輕裝騎兵五百人,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服了任忠,抓獲了陳叔寶,佔領了陳朝的府庫,搗毀了陳後主盤據的老窩。賀若弼直到傍晚才進至北掖門,是我打開城門讓他入的,賀若弼贖罪還來不及,怎麼能與我相比!“隋文帝說:”兩位將軍都立了上等功勳。“於是進級授予韓擒虎上柱國,賞賜布帛八千段。有關官吏彈劾說韓擒虎放縱士卒,姦淫陳朝宮女,囙此不昆加封爵邑。

後來突厥的使節來長安朝見,隋文帝對他說:“你聽說過江南的陳國天子嗎?”突厥使節回答說:“聽說過。”隋文帝傳令左右侍從帶領突厥使節到韓擒虎跟前,對他說:“這位就是抓獲陳國天子的將軍。”韓擒虎威嚴地看著突厥使節,突厥使節十分驚恐,不敢抬頭看他。

意義

隋滅陳的作戰,僅經2月之餘,便將立國30多年的陳國一舉滅亡,接收陳國土地共三十州、一百郡與四百縣,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財富。至此,結束了古代中國自東晉十六國以來270多年分裂割據、戰亂不止的局面,使中華大地重新統一於中央政權之下,這是隋王朝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此外,隋朝把陳後主和文武官員、衣冠世族、百工雜技以及乘服、圖藉與法物等,運送到隋朝首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市),運送的行列,前後達五百里。自晋室南渡後在江南保存兩百多年的中國正統文物,至此重返北方。

點評

偏居江左的陳王朝的滅亡固然有其諸多方面的原因,但最基本的不外三個方面:

陳統治集團的腐朽沒落,爭權奪利,抵消了抗禦外敵進襲的能力。陳後主沉迷酒色,放縱淫蕩至幾乎不理朝政的程度,朝中的大權,皆操於江總、施文慶、沈客卿、孔範等人之手,這些人專以諂媚營私、爭權奪利、排斥忠良為己任。這樣,以陳後主為首的統治集團已處於醉生夢死、坐以待斃的昏昏然之中。當隋大軍壓境之時,陳後主還與滿朝文武共慶初一元會。當京口守軍受到隋軍的進攻,緊急向陳後主告急時,陳後主竟置之不顧,繼續飲酒作樂。將軍蕭摩訶請求率軍出戰,後主亦不答應,其昏庸愚笨至此,自然難逃滅頂之災。

陳王朝面對隋軍的進攻,雖戰畧上處於被動守勢地位,但隋軍渡江總兵力至雙方最後決戰時仍不足6萬人,而陳軍此時尚有10萬之眾,若陳能部署得當,調度有方,拼力死戰,勝敗屬誰,則定當別論。但陳王朝在戰畧指導上卻一錯再錯,坐失戰機。當隋將賀若弼僅率8000士卒進擊京口,勢孤力單之時,陳後主如採納將軍蕭摩訶的建議,令其率軍猛擊,賀若弼部必然凶多吉少;當隋軍初步形成對建康的包圍態勢之時,陳後主又拒絕了將軍任忠、司馬消難等人斷敵退路,持重待機,堅守拒戰的建議;當决定與隋軍最後決戰時,陳後主竟將10多萬大軍排成一字陣勢,綿亙20多裏,不指定將帥,各軍互不相屬,進退攻守各不相知。終於被隋軍各個擊破,使自己的優勢之軍,眼睜睜地化做了敗兵之旅。

文帝早在决心滅陳之前,便秘密徵詢一些親信大臣的意見,多方進行謀劃,使陳每每中計,形同隋軍手中的“玩偶”。大臣高顧提出的破壞陳國農業生產和派間諜潜入江南燒毀陳軍的儲糧以及多次乘陳國收割莊稼之際,擺出調集兵馬佯示大舉渡江以麻弊懈怠陳軍的種種謀略,均在滅陳戰爭中起了無可估量的作用。大臣崔仲方所獻滅陳分為上中游和下游兩個戰畧方向作戰的計畫,使陳國從戰爭開始即陷於大江上中游不利救援京師,京師也不利派兵增援上中游的極為被動的境地。將軍賀若弼以演習和沿江狩獵成功地造成了陳軍的錯覺,更是令人稱奇。而陳軍竟不懂“兵不厭詐”的基本常識,一而再、再而三地中計受騙,其兵敗國亡自然也就屬順理成章之事了。

此戰是繼晉滅吳之後,中國戰爭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渡江作戰。隋朝水軍雖然不象西晉滅吳時“王浚樓船下益州”那樣聲勢浩大,直搗石頭城,但也在戰畧上起了牽制和配合作用。在8路大軍中,3路是水軍,1路是水陸聯軍。楊素率領的水軍出水安沿長江東下,在楊俊率領的水陸軍配合下,斬關奪隘,攻城掠地,佔領了長江上游的廣闊地域,牽制了上游的3萬陳軍,戰船千艘,使其無法東援建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王世積統率的水軍居中策應,控制了江西地區,從建康的西南側翼直接配合主力攻佔建康。燕榮一路水軍則進行遠程戰畧迂回,掩護主力的東南側翼,並造成對陳都的合圍之勢。左僕射高穎也率一部水軍迫降了護衛京城的陳朝水軍。總之,幾路水軍都以自己的出色行動為最後決戰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本文標題: 隋朝統一戰爭的時間-隋朝統一戰爭示意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296444699775
相关資料
隋滅陳之戰楊廣作用-隋滅陳之戰的過程簡介
隋滅陳之戰是南北朝末期的統一戰爭,隋文帝楊堅命令晋王楊廣統率水陸大軍50餘萬,攻滅江南陳朝的大規模渡江作戰,此役逼降陳後主陳叔寶,陳亡。一切都表明,隋文帝可能會立即發動統一之戰。隋文帝依法施行。滅陳戰爭的總評估也已出爐。週末隋初陳朝喪失了江
標籤: 楊廣 陳軍 隋朝歷史 韓擒虎 陳叔寶 賀若弼
王頒簡介-王頒是誰
王頒,男,字景彥,生卒年不詳。王頒祖父王神念,為梁左衛將軍,為梁太尉王僧辯次子。王僧辯平侯景之亂時,將王頒留在荊州。王僧辯被陳武帝陳霸先設計殺死時,王頒號慟而絕,立志報仇。
標籤: 王頒 歷史 王僧辯
楊堅簡介-楊堅有幾個妻子
近臣劉昉、鄭譯等和楊堅有舊,並且楊堅有“重名”,矯詔謀引楊堅輔政。12月31日,楊堅在得知趙王宇文招想謀殺他,便誣陷趙王宇文招及越王宇文盛謀反,趙王和越王的諸子也皆被楊堅一起誅殺。尉遲迥兵敗後,宇文招幼子下落不明。在先前的2月20日,罷左、
標籤: 楊堅 隋朝歷史 唐朝 隋朝 宇文泰
禪宗歷代祖師清單-禪宗覈心思想
禪宗,中國佛教宗派。到五祖弘忍時,即以“東山法門”名聞當朝,禪宗作為一個宗派正式形成。中唐時期,慧能一系崛起,逐漸成為禪宗正統。到西元8世紀下半葉,禪宗又造出“西天二十八祖”的傳承,並給以不同的思想形象。元代以後,禪宗接連遭受政治打擊和限制
標籤: 禪宗 日本禪宗 文化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