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小說-浮世繪風格插畫

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在江戶時代廣為流行,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作品浮世繪大家葛飾北齋葛飾北齋,出生於東京墨田區,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歐洲畫壇影響巨大,德加、馬奈、高更等許多印象派大師都臨摹他的作品。

浮世繪(うきよえ)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在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廣為流行,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浮世繪的藝術背景

經濟基礎决定上層建築。江戶時代是日本封建社會晚期,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時期是江戶時代的歷史開端。江戶時代和我國清代差不多,由於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文化迅速發展,都市中出現了一種“町人文化”,也就是市民文化。由於市民文化的發展,畫家、作家、歌舞伎的人群不斷擴大,供求關係、印刷迅速發展,浮世繪版畫也得到了迅速發展。1643—1765年,套色版錦繪的出現標誌著浮世繪印刷科技達到了一個高潮,顏色豐富多樣、絢爛奪目。浮世繪主要是體現新興市民的思想感情,一些是追求戀愛,這和日本平安時代流行的“和歌”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些諷刺封建制度、禮制的作品也在民間廣泛傳播。

浮世繪作品

浮世繪大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1849),出生於東京墨田區,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歐洲畫壇影響巨大,德加、馬奈、高更等許多印象派大師都臨摹他的作品。葛飾北齋還成為“千禧年影響世界的100名人”中唯一的日本人。其代表作品有《神奈川沖浪裏》《凱風快晴》。李劍華教授在一場講座中重點講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神奈川沖浪裏》是江戶時代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幅木版畫,為《富越三十六景》之一。這幅畫誕生至今,為世人津津樂道經久不衰,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對後世影響甚遠。印象派大師梵古的《星月夜》曾參攷這幅作品的佈局和感覺。音樂大師德布西也在此作中吸收靈感,創作了《大海》交響樂,曲譜封面設計也是照搬原作的大海、浪花。

畫名叫“神奈川衝浪裏”,意思並不是在神奈川衝浪,而是“神奈川沖浪裏”。“神奈川”是日本的一個地名,“沖”指的是附近海域,“浪裏”是指船隻在巨浪下麵,仿佛被包裹進去。表現的是漁民與巨浪搏鬥的驚險場景,並不是衝浪娛樂的畫面。用現代漢語翻譯過來就是“在神奈川附近海域的大浪之中”。

畫面呈現了富士山、大海、漁民,和其他描繪市民生活場景的浮世繪不同,作者用驚濤巨浪掀卷漁船,勇敢的漁民們正在與大自然鬥爭,遠處是陡峭險峻的富士山,呈現出動盪不安、氣氛緊張激烈的氣氛。更加重要的是,《神奈川沖浪裏》不僅僅是浮世繪中的傑出代表作,其也代表了典型的東瀛美感,體現出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共鳴。

浮世繪作品

浮世繪的實用價值

浮世繪藝術有色彩大膽、對比强烈的特點,另外在線條的處理方面,浮世繪繪畫勾勒的線條柔美,能够很好地把色彩凸顯出來。在這一大優勢下,商家們發現了商機,所以在江戶時代,歌舞伎町、相撲道場、拉麵壽司店大多把浮世繪當作自己店面的宣傳海報,用於廣告宣傳。與此同時,浮世繪也會印在書籍封面、行事曆、符紙上用來文宣當地文化,作為都市紀念品來出售,提高本地的旅遊收入。浮世繪還會印在餐具上,浮世繪儼然是當時時尚的方向牌了。

浮世繪對印象派的影響

浮世繪向西方傳播過程

江戶時代末期,日本被迫開戶,許許多多的西方文化湧入日本,本土的文化受到了衝擊,尤其是武士道文化,武士放弃武士刀,大量的武士開始從事商業、手工業。相反的是,日本本土文化也漂洋過海到了大洋彼岸,浮世繪開始慢慢受到了西方世界的關注。部分浮世繪專供給天皇、將軍、貴族,也有部分浮世繪出口海外,外國人將浮世繪看作來自日本的文物。據史料記載,喜多川歌磨的版畫也出口到了中國。

浮世繪在西方接受過程

浮世繪雖然進入了歐洲,但並沒有被歐洲人接受,在19世紀才慢慢受到廣泛認同。1856年,法國的設計師菲利克斯·布拉克蒙在一次偶然機會中得到了一本來自東方的木刻的小册子,並被其中精美的木刻畫深深吸引。而這本册子正是日本的浮世繪木刻版畫,一時間便在菲利克斯·布拉克蒙的朋友中間傳閱開來,他很多朋友也都被這本小册子吸引,這些被吸引的朋友當中據說就有德加、方丹·拉圖爾、惠斯勒、馬奈、龔古爾兄弟等人。在江戶時代結束的1867年,日本首次參加了世界愽覽會,在巴黎博覽會上,日本的許多浮世繪的展品很快就搶售一空。

浮世繪作品

浮世繪對德加、莫奈等印象派大師的影響

顏色鮮豔、雕刻精緻的浮世繪受到了歐洲人的追捧,其中就包括了德加、莫奈、梵古等印象畫派大師。德加(1834—1917)去世的時候,他的住宅中發現有大量的浮世繪繪畫,這可以看出德加對於浮世繪的關注。德加的繪畫在畫面構圖上受到了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其作品《舞臺的舞女們》中就清晰地體現出來。他採用了俯視的視角,將芭蕾舞演員表現得十分優美,給人一種如癡如醉的感覺。在西方繪畫中,一般都是把畫面主體物放在畫面正中間,突出主體物,而德加有意把主體物舞女放在右下角,這種構圖手法在浮世繪中很常見。

莫奈晚年對裝潢性的追求值得研究。物體本身的造型和光線的微妙變化已經不再重要,莫奈追求的是色彩關係的結構與統一和物體在不同光線的變化。在表現街道景致中,浮世繪風景畫中不難看到平行並列、有節奏的圖式等類似的手法。受浮世繪的影響,莫奈的畫作畫面趨於平面而簡潔。

梵古是受到浮世繪繪畫影響最大的印象派畫家。他在巴黎期間受印象派和浮世繪的影響,一改以前那種陰鬱的畫風,畫面開始變得開朗明亮起來。浮世繪那種明亮絢麗的色彩給梵古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梵古主要是模仿歌川廣重和葛飾北齋的作品,這兩位是浮世繪的代表人物,在日本享有盛譽,歌川廣重的《雨中之橋》和《盛開的梅園》都被梵古以油畫的形式臨摹過。在巴黎時期,梵古也受到了修拉的點彩法的影響,規則的小塊區點彩法給人一種精細、秩序、立體感。梵古在對空間的消减和造型、色彩的平面化處理中,以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在視覺上加以抽象化。同時,他對於浮世繪中平面化的構成形式進行了深入研究,把浮世繪平面化的裝潢風格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清晰明亮的線條,大膽使用純度很高的顏色,平塗上色,色調變化排線,通過這種管道作畫能快速有效抓住事物運動形式,這也是梵古從浮世繪中得到的啟事。在構圖中,梵古還借鑒了歌川廣重《龜戶梅園》的遠近法構圖,浮世繪空間切割方法給人一種不完整的形象,產生一種很强的視覺張力。

結論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不斷接受外來文化,尤其是西方的文化。在接受外來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也將外來文化中的一些糟粕吸收了進來,我們不應該一味地吸收外來文化,要拋弃外來文化糟粕,吸收優秀的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文化反向吸收,讓西方文化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了這項事業而奮鬥。

本文標題: 浮世繪小說-浮世繪風格插畫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291277294310
相关資料
參勤交代的影響-參勤交代的內容
參勤交代,亦稱為參覲交代。寛永19年規定譜代大名參勤交代為義務,原則上除了幕府上的役職者以外,其餘大名都要進行參勤交代。此外高收入的旗本進行類似交代寄合的儀式。參勤交代目的是削弱大名的財力,防止他們謀反。參勤交代是一種軍役,大名會有多名部分
標籤: 江戶 幕府
大阪之役夏篇所有溫泉-大阪之役冬篇
簡介戰爭主要範圍是大阪城附近,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阪冬之陣以及1615年5月的大阪夏之陣,最常用的說法是大阪之陣,舊日本帝國陸軍參謀本部著書稱為大阪之役。家康正式宣佈對大阪開戰。家康對眾大名宣佈要求出兵討伐豐臣家。動員方面
標籤: 日本幕府時代 德川家康 德川秀忠 歷史 德川 毛利勝永
方廣寺鐘銘事件名詞解釋-方廣寺鐘銘事件在哪裡有明確記載
方廣寺鐘銘事件,發生在1614年,是年豐臣秀賴為恢復豐臣家之威望,著手修復因地震倒塌的京都方廣寺,並於本殿中安置一巨大梵鐘,由精通漢學的南禪寺住持,臨濟宗文英清韓長老所著。對於此三項要求,澱君表示拒絕,並且調集浪人準備反抗,引發大阪冬之陣。
標籤: 德川家康 江戶
豐臣秀賴是秀吉親生的嗎-豐臣秀賴為什麼這麼高
豐臣秀吉去世後,秀賴繼任天下人之比特。雖然兩家不和,但是家康遵照太閣秀吉生前的意願將孫女德川千姬嫁於秀賴為妻。秀賴母親澱殿是淺井長政之女,秀吉側室。家康唯一的威脅豐臣秀賴塑像根據秀吉的遺命,秀吉去世後第二年秀賴和澱殿從伏見城移居到大阪。
標籤: 秀吉 木下秀吉 德川家康 大阪城 豐臣秀賴 日本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