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被攆後,賈寶玉為何不跟襲人一起去賈母那求情?

晴雯被攆,寶玉痛哭,襲人勸他:“等老太太喜歡時,回明白了再要來是正理”。坐實了晴雯的“狐狸精”之名。這不是晴雯的事,而是賈母與王夫人、甚至是整個榮國府的事。榮國府的日常事務是王熙鳳處理,遇到大事則由王夫人决定,賈母早已退休。反觀晴雯被逐事件,是王夫人直接、當面、不容質疑地下命令。

你真的瞭解賈寶玉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晴雯被攆,寶玉痛哭,襲人勸他:“等老太太喜歡時,回明白了再要來是正理”。但是寶玉回答:“你不必虛寬我的心……他這一去,一時也不慣的,那裡還等得幾日。知道還能見他一面兩面不能了!”

寶玉從哪裡斷定晴雯將死?他為什麼不往好處想?“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就不為挽救晴雯生命做一點努力嗎?

寶玉是一個被慣壞了的孩子,對“仕途經濟”缺乏最基本的興趣。但是他畢竟大家族裏混大的,大家族內部的慣例俗例,他耳濡目染,不可能毫無認識。

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寶玉找機會,去向賈母請求,結果會如何?能救回晴雯嗎?或者是有更大的危害?

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激怒王夫人:“我把你攆走了,我兒子還要為你求情?你這“狐狸精”把我兒子迷到什麼程度了?我與你不共戴天!”坐實了晴雯的“狐狸精”之名。

王夫人仇恨晴雯,賈母能否庇護晴雯呢?這不是晴雯的事,而是賈母與王夫人、甚至是整個榮國府的事。

晴雯是被王夫人攆走的。當初寶玉醉酒,“立刻便要去回賈母,攆他乳母”。但那是第八回。到了第三十一回,寶玉和晴雯拌嘴,就成了“我回家後去,你也大了,打發你出去好不好?”人事權已經悄悄地發生了轉移。

“逐晴”是七十七回了。榮國府的日常事務是王熙鳳處理,遇到大事則由王夫人决定,賈母早已退休。像打發一個丫頭出去這樣的小事,已經不需要賈母親自過問了。

當然,賈母雖然退休,餘威猶在。如果她真的發起火來,直接過問任何一件事,王夫人也不敢違背。所以,如果賈母向王夫人施壓,要叫回晴雯,大概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裡說的“做到”,僅僅是指賈母能够下令“叫回晴雯”,晴雯自己未必能够回來。就像柳五兒在茯苓霜事件之後,雖然被證明是冤枉,但是“五兒那夜受了委屈煩惱,回家去又氣病了,那裡來得?只等好了罷”。而晴雯自從中秋節前被王夫人叫去訓斥之後,回來“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再經“再從炕上拉了下來,蓬頭垢面,兩個女人才架起來去了”的折磨,她還能保持健康、活著回來嗎?

好吧,我們先不考慮晴雯自身的健康因素,只說賈母與王夫人的權力平衡。如果賈母堅持叫回晴雯,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賈母會堅持這樣做嗎?

在八十回中,在家務大小事情上,賈母除了袒護寶玉、保護鴛鴦之外,只做過一件大事,就是嚴查大觀園聚賭之事,追究包括迎春乳母在內的大小頭家,拒絕寶釵眾人的求情。

但是這一次發怒,前提是實際管家人王熙鳳“未大愈,精神囙此比常稍减”,而協理的探春“你靚女家,如何知道這裡頭的利害”,有些事情不便讓探春知道。也就是說,大觀園聚賭雖然由來已久,但“漸次放誕”的背景,卻是在管理上出現了權力真空的時候。

換言之,賈母這次發怒,是對大觀園、也是對榮國府管理的查缺補漏,但卻並不是針對任務管家人的。既不怪罪王夫人,因為她不是直接管理者;也不埋怨王熙鳳,因為事情發生在她生病期間;更不責備探春,因為她“靚女家”的身份不便與聞此事。

不僅對主子,就是對奴僕,賈母也是寬嚴相濟,獎懲互補:一方面對幾個“為首者”“從者”打板子、罰款、革職,另一方面,“所有的錢入官分散與眾人”,沒有參與賭博的普遍受到獎賞。這樣一打一拉,縮小了打擊面,更有利於團結眾人。

反觀晴雯被逐事件,是王夫人直接、當面、不容質疑地下命令。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機會,沒有任何藉口,可以割裂這件事與王夫人的關係。

如果賈母要叫回晴雯,就是推翻王夫人的决定,直接打臉王夫人。可是王夫人是榮國府的實際管理人,相當於董事長。賈母這位退休的“榮譽董事長”,推翻實際董事長的决定,就意味著榮國府最高層產生分裂。榮國府已經是風聲鶴唳、刀光劍影了,還經得起這樣巨大的分裂嗎?

榮國府經不起!

賈母不與王夫人相爭相鬥,不是爭不過,也不是不屑,而是賈母的格局更大,立場更高。老太太更知道團結的重要性,更明白“自殺自滅”對榮國府的打擊有多嚴重。所以,她寧可違背自己的心意,也不得不維護王夫人的權威。

賈母並不是第一次用這樣的管道處理問題。“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那次,賈母明知道王熙鳳受了冤枉,但是不置一詞,更沒有責備過邢夫人一句。僅僅是通過鴛鴦之口,婉轉地替王熙鳳訴說委屈,大事化小。

這樣的事不止一件。寶玉再不留心,也不可能完全“無聽無聞”。他知道賈母的行事原則,就知道即使向賈母求助,賈母也絕不會為了晴雯與王夫人翻臉,因為那就等於分裂榮國府了。所以他根本不考慮向賈母求助(當然,晴雯的病已經很嚴重,等不及了,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那麼,寶玉知道這道理,襲人不知道嗎?她為什麼會向寶玉提出這樣明顯不可能的建議?

讓我們再來看襲人的話。“等老太太喜歡時,回明白了再要來是正理”之前,是這樣一句“倒是養著精神,等老太太喜歡時……”她是勸寶玉別哭,勸寶玉養精神。“等老太太喜歡時”,不過是“虛寬”寶玉的心。她知道,她也知道他知道:晴雯是冤枉的,王夫人是做錯了。但錯誤的决定,也絕對不可能挽回了。

事實上,不管是襲人,還是寶玉,以及王夫人和賈母,都很清楚:晴雯這一去就是永別,再也不可能回來了。

本文標題: 晴雯被攆後,賈寶玉為何不跟襲人一起去賈母那求情?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199086533563
相关資料
《黃帝內經》靈樞·官能第七十三原文欣賞
是故上工之取氣,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敗其形。雷公問於黃帝曰:針論曰: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傳?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疾毒言語輕人者,可使唾癰咒病;爪苦手毒,為事善傷者,可使按積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
標籤: 黃帝內經 黃帝
《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第七十四原文欣賞
黃帝問於歧伯曰:餘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標籤: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第七十五原文欣賞
黃帝問於歧伯曰:餘聞刺有五節,奈何?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奪其有餘,乃益虛。凡刺寒邪,日以溫,徐往徐來,致其神。
標籤: 黃帝內經 黃帝
《黃帝內經》靈樞·衛氣行第七十六原文欣賞
黃帝問於歧伯曰:願聞衛氣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藏。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行陰分,複合於目,故為一周。水下十三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四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五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