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至少有三部奇書可和印度《愛經》比肩

那麼,有人會問了:印度《性經》和《愛經》,我們中國有沒有《性經》或《愛經》呢?中國也有性學經典,而且還有三部,名字分別叫做《素女經》、《玄女經》、《采女經》,統稱《女人經》。素女是中國遠古文獻中記載的一比特性愛女神,是道教房中術著作中經常提及的人物。

印度有一部《性經》,誕生於西元前六世紀,是當時印度婆羅門教的性愛秘笈。西元四世紀左右,一比特印度教徒瓦特薩亞納又將《性經》的中性知識與社會中普遍欠缺的性教育知識融合整理成一部性學巨著《愛經》。

性學是一種文化,它是高尚的,不是猥瑣的;它是健康的,不是齷齪的。它是身體與靈魂,情感與精神的人性學、人倫學、人文學。

歷來人們受各種教義教規和道德禮儀的約束,羞澀於談論性愛。而印度這部性學巨著,卻是在婆羅門教或印度教的桎梏中,打破世俗的偏見,將人類最美好的性欲情懷和性愛生活詮釋得美侖美奐,為無數塵世中的善男信女指點了迷津。這部《愛經》後來被拍成了電影,叫做《印度愛經》,成為轟動世界的經典影片。

愛情的終極歸宿總是要達到兩性的肉體結合。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們常常以此作為話題解剖人們的心靈,那才真是虛偽得無恥。《愛經》告訴人們:人生,其實就是白天與黑夜的交替輪回,換句話說,人生,就是生活與性生活。

那麼,有人會問了:印度《性經》和《愛經》,我們中國有沒有《性經》或《愛經》呢?我的回答是:性愛不分民族和國家,人性都是一樣的。

中國也有性學經典,而且還有三部,名字分別叫做《素女經》、《玄女經》、《采女經》,統稱《女人經》。

請注意,是《女人經》而不是《女兒經》。《女兒經》是德教育,《女人經》是性教育,因為中國傳統的封建觀念為社會主流,所以在中國歷代,《女兒經》是可以堂而皇之登上大雅之堂,《女人經》卻只能作為地下私房書籍悄悄流傳。

今天不談《女兒經》,只談《女人經》。

問題又來了:印度直接叫做《性經》《愛經》,同樣內容,中國的為什麼要叫《素女經》、《玄女經》和《采女經》呢?全是針對女人,而性愛與男人無關嗎?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有比特專家曾經這樣認為:中國古代婦女地位非常低下,要解放思想首先就要解放女人的思想,囙此古人為了把婦女自身的能量發揮出來,就將性教育普及作為對婦女的首要關注點。

其實這位專家解釋錯了。三本“女人經”,以素女、玄女、采女作為書名,實在是對婦女的仰視,是以女人的視角來對待愛愛方面的問題。因為“房中術”是道教提倡的,故而素女、玄女、采女都是道教譜系中的女神仙。讓女神仙來指導男人,使男人有一種從屬心理,這樣的性啟蒙,完全是女主男從的基本思想。只有女人主動了,愛愛的釋放,才是天人合一。

素女是中國遠古文獻中記載的一比特性愛女神,是道教房中術著作中經常提及的人物。傳說她在西元前遠古黃帝神話時代就經常和黃帝討論男女性交問題,給黃帝傳授房中術。玄女也是上古時期的一比特女神,她神通廣大,不僅有玄女兵書,還專門將男女性愛之術傳給黃帝,故而世有“玄女傳天法,黃帝承華夏”之說。采女在古代有三種意思,其一是指黃帝時代的女神;其二是指古代宮廷中的一種女官,為正八品;其三是指彭祖女弟子,精通房中術。

也就是說,素女、玄女、采女,都是指黃帝時代的女神。這裡可能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素女、玄女、采女都是黃帝時期的女官,身兼黃帝嬪妃職責,也即與黃帝過性生活的女官。另一種是素女、玄女、采女或許都是同一人,因後世道教不同門派的撰述,以顯示自己的正統,因而有多種名稱出現。

但是三本書的內容卻並不相同。雖然中心主題是一致的,那就是性。這一點與印度的性愛經也是一致的。不過三本書各自敘述的方法和技巧,重點完全不同。

《素女經》大約成書與春秋戰國時代,那是中國人的人性和天性釋放得最完美的時代。《玄女經》的成書年代是個謎,據說原書為上古文字,這樣看來比《素女經》還要早。這兩本書在唐代以後就失傳了,卻在日本還保存完好。《采女經》成書於兩漢時期,因為彭祖的長壽秘笈,一直將此書作為延年益壽的秘方流傳下來。

那麼三本“女人經”,即《素女經》、《玄女經》和《采女經》各有什麼特點?

《素女經》指導男女之妙術和功法,身體與生命的有機統一。通過這些愛愛技巧達到愛愛高潮,而沒有愛愛高潮,就沒有愛愛高尚。

《玄女經》引導女人與男人怎樣做到在愛愛中刺激銷魂,怎樣做到男女美妙和諧,怎樣做到靈肉合一。

《采女經》希望女人主動與男人愛愛,因為主動愛愛能激發生命能量,因為主動愛愛就能達到養生與養顏。

《素女經》強調愛愛和人的身體强弱是相互影響的,提出了愛愛應使男女雙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愛樂”然後行,做到“相感而相應”。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契约,俱有悅心”。說明“九殃”即在九種情况下不宜愛愛,同時也提出了如何懷孕和如何避孕的方法。《素女經》在男女愛愛的技巧方法上,作出了比較系統的論述。這在男權社會中,是極大的進步,表現了對女性及女性性權利的尊重。

《采女經》中心思想突出地反映為以性養生,即通過兩性的愛愛促進身體的發育、康復及康健。書中借彭祖之口說道:“愛精養神,服食眾藥,可得長生。然不知交接之道,雖服藥無益也。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會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漸。能避漸傷之事而得陰陽之術,則不死之道也。”意為只有通過男女愛愛之術方能固本强身延年益壽。《采女經》實為性欲與養身的自然之道。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性學文化、養生文化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既然印度性學著作《愛經》能够風靡於世界,並拍成電影讓世人欣賞,那麼我們對於早於印度的中國性學著作更應該以理解和讚賞心態來對待,不能一味壓制和排斥。吸取精華部分,剔除有悖於科學成份的部分,乃是當今有識之士的研究方向。和諧愛愛——和諧生活——和諧社會,這是一個遞進的關係,利國利民,善莫大焉。三部“女人經”,她們的價值,不僅屬於女性,也屬於男性,更屬於全人類。(來自夜郎文史工作室的頭條號)

本文標題: 中國至少有三部奇書可和印度《愛經》比肩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128539889456
相关資料
《二十四史》帝王後宮女官編制如何演化
關於帝王後宮的女眷,這裡指的是供天子享用使喚的女人。這是中國最早最基本的帝王後宮女官定編,注意,這時給帝王的祖母、生母,尚沒有安排名份和位置。帝王後宮大規模的正式改制,隋王朝應當是居功至偉,人員、機构、名稱、職能,一一清楚到位,儼然一個龐大
標籤: 二十四史 歷史 漢朝 唐朝 昭儀 明朝歷史
王熙鳳判詞是什麼紅樓夢中王熙鳳結局如何
王熙鳳判詞是什麼紅樓中王熙鳳判詞是這樣的: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在原著中王熙鳳的判詞前的那幅畫是這樣的:有一隻雌鳳站立在一座冰山上。根據王熙鳳判詞的描述來對照鳳姐的一生,可以看出這判詞就是對她一生的寫照,作者寫的王熙鳳判詞就已經註
標籤: 王熙鳳
驚歎!《老子》一書中最值得傳承後世的五大哲理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是與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為錶顯一為裹藏之別而已。而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泉源。老子(約西元前600-.《老子》一書是否為老子所作,歷來有爭論。以下十句話
標籤: 文化 國學
中國四大神猴出處能力一覽本領驚天
西遊記中孫悟空形象為眾人熟知,但很少有人對他的身份非常瞭解,他屬於四大靈猴中的一種。但四大靈猴又是什麼呢?混世四猴個個神通廣大,各有各的本領,讓人欽佩不已。那四大神猴誰最厲害?靈明石猴,《西遊記》中四大靈猴的一種。
標籤: 孫悟空 靈明石猴 混世四猴 文化 讀書 六耳獼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