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冷門文學家朱敦儒:賞析《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

下麵小編帶來朱敦儒的《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宋)朱敦儒雨濕清明香火殘。賞析這首小詞寫於南渡後的某個清明節。上片抓住清明時節江南特有的風光展開畫面。“雨濕清明”,既點明了時間,又描狀了江南一帶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特色。這正是朱敦儒南渡後中期詞作的可貴之處。

下麵小編帶來朱敦儒的《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

(宋)朱敦儒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幹。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

注釋

香火:香燭紙錢.用以祭祀鬼神。

燕泥寒:燕子銜濕泥築巢。

日長:春分後,夜短日長。

籜(tuò):竹皮,笋殼。

修篁(huáng):美好的竹子。篁:竹.

褪花:花瓣掉落。

與誰看:與誰一起觀賞。

白話譯文

清明時節的雨水落在祭拜後殘留的香燭紙錢上,橋下溪水碧綠,橋外燕子銜濕泥築巢。白日漸長,獨自一人人寂寞的倚著欄杆。

剛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發著嫩綠之色,剛掉落花瓣的新杏,還未散發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與誰一起觀賞呢。

賞析

這首小詞寫於南渡後的某個清明節。全詞以生動樸素的語言勾畫了江南清明時節如畫的風光,抒發了遠離家鄉的孤獨感和憂時傷事的苦悶心情。

上片抓住清明時節江南特有的風光展開畫面。“雨濕清明”,既點明了時間,又描狀了江南一帶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特色。“香火殘”,指清明掃墓時焚燒的香燭紙錢被雨水打濕後的情狀。“碧溪”,寫江滿溪碧青色的春水。“燕泥寒”,說南來的燕子正啄著帶寒意的泥土準備築巢。詞人面對以上這些風物,不由得件件觸起深沉悲凉的感慨。由清明掃墓而聯想起自己逃離家鄉客居江南,無法祭掃先人之墳;由燕子啄泥做窠,而聯想起自己四處飄零無以為家,更由霏霏淫雨,料峭春寒,而聯想起國事的暗淡艱難。透過歇拍“日長獨自倚闌幹”的背後,可以想見詞人心中蘊含著多少辛酸沉痛的潛臺詞啊!上片中迷漾的景色又正與詞人淒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一種深沉動人的韻。

下片寫江南美好的春景及悲苦的心緒。首句描畫出剛脫了笋殼的修長的新竹青翠欲滴,散發出一片耀眼的綠色,沁人心脾。次句化用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蝶戀花》)句意,狀寫新近褪落了嬌豔花瓣的杏花杏子尚小,嫩綠而酸,清新可愛。這樣美妙的江南春色是多麼令人心花怒放,神怡顏開啊!然而詞人筆鋒陡轉,以反詰句“江南春好與誰看”收結全詞。既與上片歇拍孤獨愴然韻心境相呼應,又表達了自己失國亡家、憂念時事而無心觀賞的沉痛心情,烙上了時代的印記。這正是朱敦儒南渡後中期詞作的可貴之處。這首詞如同這一時期其它同類題材的詞作一樣,如“獨倚危樓,無限傷心處。芳草連天雲薄暮”(《蘇幕遮》)’“東風寂寞,可憐誰為攀折”(《念奴嬌》),“秋風又到人間,葉珊珊。四望烟波無盡,欠青山”(《相見歡》),以真性情寫真景物,將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地交織成渾然一體的境界,思想性和藝術性均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

本文標題: 宋朝冷門文學家朱敦儒:賞析《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058282777398
相关資料
秦淮河燈火之夜有多美?品讀《浣溪沙·十裏湖光載酒遊》
下麵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浣溪沙·十裏湖光載酒遊》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浣溪沙·十裏湖光載酒遊(清)納蘭性德十裏湖光載酒遊,青簾低映白蘋洲。采菱謳(ōu):樂府清商曲名,又稱《采菱歌》、《采菱曲》。
標籤: 浣溪沙 秦淮河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仙鶴的詩作?仙鶴有什麼特殊含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仙鶴具有特殊的意義與象徵。因它體型美麗,行動優雅,並且會展開翅膀翩翩起舞,所以人們將仙鶴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在鳥類中,仙鶴的壽命相對較長,可達五六十年。於是人們常把仙鶴和松樹繪在一起,作為吉祥、富貴與長壽的象徵。關於仙
標籤: 文化 詩歌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賞析《浣溪沙·已慣天涯莫浪愁》
下麵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浣溪沙·已慣天涯莫浪愁》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浣溪沙·已慣天涯莫浪愁(清)納蘭性德已慣天涯莫浪愁,寒雲衰草漸成秋。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勞人只合一生休。宋楊萬里《無題》:“渠儂狡獪何須
標籤: 浣溪沙·已慣天涯莫浪愁 浣溪沙 蕭蕭 讀書
蘇軾《菩薩蠻·回文夏閨怨》:“四時閨怨”中的“夏閨怨”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蘇軾的《菩薩蠻·回文夏閨怨》,一起來看看吧!菩薩蠻·回文夏閨怨蘇軾〔宋代〕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這首回文詞是作者“四時閨怨”中的“夏閨怨”。
標籤: 蘇軾 菩薩蠻·回文夏閨怨 菩薩蠻 閨怨 文化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