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人墨客的詩作中探索風的形狀,他們是如何描繪風的?

古人是可愛的,他們對季節的觀察實在是太細膩了,一春變,一葉落,在他們眼中都是值得述說的。惠風之意指柔和的風,是春風的一別稱。若在詩詞處覓見“惠風”一詞,自然而然便可曉其為春風之意。然後我們的詩人出現了,在東風的吹拂中,他們清澈的雙眼為我們描摹了好一派河山美好。當然表述春風的還有其他詞,我最歡喜的是“楊柳風”這詞。

歷史上有不少關於風的詩作,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人是可愛的,他們對季節的觀察實在是太細膩了,一春變,一葉落,在他們眼中都是值得述說的。他們對萬事萬物賦予了愛意,單單春風一詞,也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雅稱,今日筆者便從詩詞中探尋春風,與諸君共賞春意。

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與友彙集會稽山,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届時天氣尚好,一眾人馬曲觴流水,暢敘幽情,好不痛快。羲之歡喜,於《蘭亭集序》中寫道:“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惠風之意指柔和的風,是春風的一別稱。

春風自來不似夏風猛烈、冬風蕭索,它攜南方溫暖的水汽,一點一滴拂過華夏大地,經處池塘春草生,古道滿萋萋,它柔順,惠澤,故有惠風之稱。若在詩詞處覓見“惠風”一詞,自然而然便可曉其為春風之意。就說我們的文豪曹植曾在《九華扇賦》中寫道“隨皓腕以徐轉,發惠風之微寒。”惠風到底從冬來,在曹植的筆下看來它仍攜一絲冷冽,屬微寒之地步,拂在肌膚上可激起戰慄,引得人戰戰兢兢,但總不妨礙它帶了春的旨意。

再說下一個,東風。東風在詩詞中出場率可謂是太頻繁了,此詞在我們熟悉的詩句中移形換影,譬如“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東風夜放花千樹”(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又或在我們不常見的詩詞中抿嘴竊笑,譬如“三月石堤凍銷釋,東風開花滿陽坡”(李商隱《安平公詩》)“東風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線。”(晏殊《玉樓春·東風昨夜回梁苑》)但是總歸意思還是不變。

東風很好理解,因為我國的地理位置,故此每逢春日我們都能享受到東邊溫軟的柔風。

在《禮記·月令》中談到,“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東風若來,氣候回暖,河水解凍,潺潺細流,蟄伏幾個月的地下小蟲探出笨拙嬌柔的身子開始窺視世界,動物在自己的空間裏辦著自己的大事,新燕築巢、蜂蝶飛舞。春令時,水瀨靈活地跳進刺骨的河水中開始為自己籌謀食物,它們不慌不忙地將魚兒拖到岸上陳列好,仿似一場春日的祭典。這時花瓣落入水中,流向遠方,想必春色正好。

然後我們的詩人出現了,在東風的吹拂中,他們清澈的雙眼為我們描摹了好一派河山美好。且看李商隱的《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春日的蓬勃氣息迎面撲來,畫卷徐徐展開,我們看到在東風的吹拂下,花團錦簇,花蕊細長,散發香氣。柳絮抽出嫩芽,仿似惺忪睡眼,似柔荑無力般垂在水面,泛起漣漪。日暖醉人,紫蝶黃蜂從遠方飛來,停在花上不願離開。江邊盡是錦繡華服的行人,有人泛舟遊玩,有人撲蝶嗅花,春日的朝氣便在東風的吹拂中越發清晰。

當然表述春風的還有其他詞,我最歡喜的是“楊柳風”這詞。別問,問就和南宋詩人志南的小詩《絕句》有關。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此刻我不知道他身邊有幾人,但是我從來沒有覺得有其他人,但是他卻不孤獨,他拄著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著,走過小橋,然後又慢慢向東走著。此時的江南是安靜的,是那種靜聽天籟的安靜,仿佛這一刻,世界只剩他一人。烟雨畫橋,流水人家,細細的雨絲沾濕衣袍,眼尾染霜,陽春三月,楊柳風攜帶著杏花碎瓣拂來,清新脫俗,惹人歡喜,竟不感覺到寒冷。此時的他就像靜穆的雪山,在這,卻不惱人。此時的他看著江南烟雨,內心澎拜,面色不驚。

走在江南小巷,聽雨打屋簷,踩青石岩板,望著賣杏花的巧女子越走越遠,撐著油紙傘的我們這一刻也進到詩畫中。

楊柳風其實就是早春的風,為何這樣表述呢?我們可以從字面來折開,其實楊柳是春日裏最早抽芽的,其他植物還未做好準備之際,楊柳便已經嗅到春天的氣息,然後慢慢伸展,長出嫩芽,為我們提供春天的消息,說是先行者也不為過。我覺得這是很美的一種表述,無關方位,無關詞調,將我們的時間與自然界緊緊聯系起來,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他們尊重自然的一種寵愛。

才三個呢,我們古人才不可能如此詞語匱乏,還有陽風、暄風、柔風、和風、凱風、軟節等詞來表述春風。只可能我們沒有聽過,沒可能他們沒有用過。

陽風,出現概率較少,但是也不妨礙此詞的存在,曹植的《感節賦》中就有陽風一詞,“願寄軀於飛蓬,乘陽風之遠飄。”當然,曹植筆下的壯志之意更深。所想在遠道,願乘暖風去飄蕩。

暄風,暄之意為(太陽)溫暖,故為暖風。晏幾道詞有言“臥鴨池頭小苑開,暄風吹盡北枝梅。柳長莎軟路縈回。”(《浣溪沙·臥鴨池頭小苑開》)宋代詞人謝逸有詞:

暄風遲日春光鬧。蒲萄水綠搖輕棹。

兩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規。

歸來愁未寢。黛淺眉痕沁。

花影轉廊腰。紅添酒面潮。

——《菩薩蠻·暄風遲日春光鬧》

宋代詞人萬俟詠也有詞寫道“當暄風暖日佳處,戲蝶遊蜂看著。”(《尉遲杯慢》)

這些詞作都是他們的生活寫照,不管如何,那種溫暖味道,那種花團錦簇春光乍好怎麼看都令人舒坦。舉杯對飲,歡言所憩,暄風習習。他們嗅到暄風的味道,看見北枝的梅花盡悉從枝頭跳落,跌入塵土,護花成香。他們看見在暄風的吹拂下,春意更甚,江山尚好,烟草迷離。他們感受到在暄風的渲染中,蝶蜂嬉戲,采蜜嗡鳴。

古人的眼裡筆下盡是對山河的喜愛,他們秉持著縱遊不負春光好去處的想法,為我們記錄下不同地方的春日好景。後來我們看見渭城朝雨中柳色清新,看見泗水邊萬紫千紅勝日尋芳,看見臨安春水好,亂花又迷人。多麼美的春光啊,春風吹過,喚醒多少生命來為我們裝點這一季節,經處盡是活力無限。

結尾我們來看看長安的飛花吧: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韓翃《寒食》

長安城裏春色已暮,東風拂過,宮苑中的柳條斜斜,輕挑城牆。這時的長安美得如同一幅畫,我們呢不經意間便也入了畫,各色各式的花瓣風中飄散,而後便已吹滿頭,滿身攜香。其實韓翃筆下的長安城這時已是春暮,春光最易逝去,它輕輕地來,又隨流水走。所以請我們好好珍惜這美好的春日,畢竟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資料標籤: 東風 春風 詩歌
本文標題: 從文人墨客的詩作中探索風的形狀,他們是如何描繪風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057457168361
相关資料
張翰《思吳江歌》:濃濃的鄉關之思更具有人生情感與意義
張翰,字季鷹,吳郡吳縣人。西晋文學家,留侯張良後裔,吳國大鴻臚張儼之子。見禍亂方興,以蓴鱸之思為由,辭官而歸。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張翰的《思吳江歌》,一起來看看吧!思吳江歌張翰〔魏晋〕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悲凉的秋風最易震動人
標籤: 張翰 讀書
從五首詩詞中探索蘇軾的人生,他的心境有著怎樣的變化?
蘇軾用五首詩詞講述了自己的人生,下麵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生剛剛開始,有的是時間,一切皆有可能;生活無憂無慮,無需承受生命之重。青少年時期系人生的探索期。蘇東坡在與友人遊賞春山的過程中心境為之滌蕩,悟得在生命苦旅中隨緣
標籤: 蘇軾 文化 讀書 雞湯
王安石《江上》:詩人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王安石的《江上》,一起來看看吧!這首詩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扣住“秋天”這特定的節令特點,
標籤: 王安石 江上 宋朝 讀書 橫笛
杜牧《長安秋望》:“秋”的風貌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杜牧,唐京兆萬年人,字牧之。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杜牧的《長安秋望》,一起來看看吧!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讚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高遠、寥廓、明淨的秋色,實際上也正是詩人
標籤: 長安秋望 杜牧 高遠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