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駐馬聽·吹》:神思綿緲,意境悠遠,餘音繞梁

然而白樸的《駐馬聽·吹》這首小令卻為讀者“錄”下了一段歷數百年而不息的笛曲,使人們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這支笛曲的盪氣迴腸、悠揚嘹亮的旋律。神思綿緲,意境悠遠,餘音繞梁,完成了對笛聲藝術魅力的刻畫和渲染。

白樸(1226年-約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穀,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晚歲寓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終身未仕,生於西元1226年,卒於西元1306年。白樸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和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簡稱《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簡稱《東牆記》)、《天淨沙·秋》等。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白樸的《駐馬聽·吹》,一起來看看吧!

駐馬聽·吹

白樸〔元代〕

裂石穿雲,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鴣風裏欲偏斜。鳳凰台上暮雲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隨著演奏或歌唱的進行,它也隨之消失在茫茫太空。古人為了表達把優美動人的音樂“留住”的意願,就有了“餘音繞梁”的神話故事:《列子·湯問》中說“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然而白樸的《駐馬聽·吹》這首小令卻為讀者“錄”下了一段歷數百年而不息的笛曲,使人們至今依然能够感受到這支笛曲的盪氣迴腸、悠揚嘹亮的旋律。

“駐馬聽”是這首小令的曲牌。這首小令起句別致,先以比喻描繪其聲,再言其聲緣於何物,作品基調奇特、濃烈。以“霜天沙漠,鷓鴣風裏欲偏斜”比喻樂聲的意境及其使聞者動情的魅力。“一聲吹落江樓月”,以誇張手法引出想像的世界,曲終而意韻不絕。“梅花驚作黃昏雪”,滿樹梅花竟然聞笛聲而驚落,飄飄灑灑如黃昏時的雪花。笛聲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形象地顯現了樂聲的藝術魅力。

這首小令,通過對笛聲的描繪表現了吹笛人的高超演技。作者運用通感的手法,借助想像和比喻,立體地再現了悠揚清雅的笛曲。這笛聲可聽——“裂石穿雲”“清更潔”;這笛聲可見——從蒼涼、悠遠、淒清的笛聲中,讀者似乎看到了“霜天”的淒清,“沙漠”的曠遠,“鷓鴣”的低回翻飛;這笛聲可感——笛聲具有“感天地,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使得因為美妙的笛曲遏止的行雲把鳳凰台都遮住,滿樹梅花感動得紛紛飄落,化作黃昏的片片飛雪,感到“暗香浮動”送來的陣陣幽香。全曲雖然很短,但卻包蘊十分豐富,層次分明而銜接渾成。一、二句寫笛聲響起,突兀而起,將“裂石穿雲”這一异常鮮明而突出的形象比喻突如其來地布陳於讀者的面前,“苦調淒金石”的音響效果和“石破天驚逗秋雨”的形象效果充分調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高度集中於這支響徹雲霄的笛曲上;中間四句寫笛曲吹奏,作者用了“霜天”、“沙漠”、“鷓鴣”、“暮雲”、“梅花”等視覺形象,讓讀者通過聯想感受笛曲的蒼涼、曠遠、淒清的意境以及攝魂奪魄的藝術魅力;以鳳凰臺上簫史、弄玉的歷史典故暗示吹奏者具有仙人一般非同凡響的高超技藝;結尾兩句寫曲終,以極度誇張的“落月”效果收束全篇。在萬籟俱寂之中,悠悠笛曲竟將掛在樓頭的江月悄悄吹落。月落無聲,映襯出笛聲的魅力無窮,仿佛世界萬物都深深地沉浸於樂聲的感動之中。神思綿緲,意境悠遠,餘音繞梁,完成了對笛聲藝術魅力的刻畫和渲染。作者在短短的八句中,寫出了三個階段笛聲的變化特點:起處的突兀,中間的豐富,結尾的餘韻;更以豐富的聯想,貼切的比喻,生動的誇張,自然巧妙、毫無斧鑿之痕的用典寫出了自己對笛曲的獨特感受。

資料標籤: 白樸 音樂 梅花 意境
本文標題: 白樸《駐馬聽·吹》:神思綿緲,意境悠遠,餘音繞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055341758609
相关資料
北宋詞人謝逸的經典作品賞析:《菩薩蠻·暄風遲日春光鬧》
下麵小編帶來謝逸的《菩薩蠻·暄風遲日春光鬧》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菩薩蠻·暄風遲日春光鬧(宋)謝逸暄風遲日春光鬧。一開始詞人用濃墨重彩,描繪出一幅春日冶遊圖景,“暄風遲日春光鬧,葡萄水綠搖輕棹。”雖無一字及人,而人其中
標籤: 菩薩蠻 讀書 花影
秦觀的經典詞作賞析:《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
下麵小編帶來秦觀的《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宋)秦觀蟲聲泣露驚秋枕,羅幃淚濕鴛鴦錦。白話譯文深秋的蟲聲好似哭泣聲,驚醒睡夢中的女子,帷帳裏的她不由得哭了起來。
標籤: 菩薩蠻 秦觀 文化 讀書 鴛鴦錦
納蘭性德寫景抒情的詞:《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
下麵小編帶來納蘭性德的《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菩薩蠻·榛荊滿眼山城路(清)納蘭性德榛荊滿眼山城路,征鴻不為愁人住。“榛荊滿眼山城路”說的是行役途中所見,山城遙遙.滿眼荒蕪頹敗之景,荊棘一樣的植物
標籤: 納蘭性德 菩薩蠻
溫庭筠冷門作賞析:《菩薩蠻·玉纖彈處真珠落》
下麵小編帶來溫庭筠的《菩薩蠻·玉纖彈處真珠落》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菩薩蠻·玉纖彈處真珠落(唐)溫庭筠玉纖彈處珍珠落,流多暗濕鉛華薄。賞析此詞上片主要描寫女子落淚的情態。起句即入題,點明美人落淚:“玉纖”二字比喻女子纖
標籤: 溫庭筠 菩薩蠻溫庭筠 菩薩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