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征》是哪位詩人的作品?怎麼翻譯呢?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原為“遙望是君家,松柏塚壘壘。”《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當時繁複的兵役使得那個時代充滿了小人物的心酸和無奈。

【原文】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塚累累。”(遙看一作:遙望)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

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注釋】

始:才。

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語氣詞,沒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

遙望:遠遠地望去。

松柏(bǎi):松樹、柏樹。

塚(zhǒng):墳墓。

累累: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

狗竇(gǒu dò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

雉(zhì):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長。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旅穀:野生的穀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裏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持:用。

作:當做。

羹(gēng):就是飯菜的意思。

一時:一會兒就。

貽(yí):送,贈送。

沾:滲入。

【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上碰到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他說)“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裏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裏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臺。

用搗掉殼的野穀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注:“遙望是君家,松柏塚累累。”原為“遙望是君家,松柏塚壘壘。”

【創作背景】

《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當時繁複的兵役使得那個時代充滿了小人物的心酸和無奈。沒有馬革裹屍,卻也垂垂而暮。

資料標籤: 十五從軍征 柏樹
本文標題: 《十五從軍征》是哪位詩人的作品?怎麼翻譯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7035885552422
相关資料
《子夜吳歌·秋歌》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詩·唐風·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六朝樂府的《清商曲·吳聲歌曲》裏有《子夜四時歌》,李白這組詩是沿用樂府舊題創作的新詞,其創作的具體時間難以考證。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
標籤: 子夜吳歌·秋歌 文化 擣衣
李清照偏愛梅花,揭秘背後真實原因
李清照的一生有歡喜也有幸福,有天真也有浪漫。悲慘童年李清照早年失去了母親,囙此好多心事暗藏心底。晚年淒涼晚年的李清照,在國破家亡當中,丈夫已經死去。總結用梅花自比,是李清照一生的真實寫照。但是中年一直到晚年,李清照似乎已經不再寫梅花。所以李
標籤: 李清照 梅花 讀書
《古朗月行》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仙人,傳說駕月的車夫,叫舒望,又名纖阿。與誰,一作“誰與”蟾蜍:《五經通義》:“月中有兔與蟾蜍。”蟾蜍,傳說月中有三條腿的蟾蜍,囙此古詩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詩中蟾蜍則另有所指。蟾蜍食月殘缺不全,皎潔月兒囙此晦
標籤: 古朗月行 文化 唐朝 讀書 王母娘娘
《江南》的作者是誰?這首古曲的原意是什麼?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這些採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後人稱為樂府詩。江南又到了適宜採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馬致遠,生年不詳,卒於一三
標籤: 江南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