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蕉》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紅蕉柳宗元晚英值窮節,綠潤含朱光。對於《紅蕉》,古人亦多陳語,關鍵在柳宗元如何“脫化”,怎樣“生新”。近藤元粹在《柳柳州詩集》中,給《紅蕉》一詩下了四個字的評語,“寓感甚切”。“遠物”承上,是指紅蕉,但叫“遠物”是因為紅蕉屬熱帶觀賞植物,永州地處亞熱帶地區,故永州可見。

紅蕉

柳宗元

晚英值窮節,綠潤含朱光。

以茲正陽色,窈窕淩清霜。

遠物世所重,旅人心獨傷。

回暉眺林際,摵摵無遺芳。

【譯文】

紅蕉歲未猶吐芳,綠葉紅花含春光。

憑此春夏鮮豔色,嬌柔美好鬥寒霜。

世人偏重邊遠物,流放之人獨悲傷。

遠眺夕照山林間,落木蕭蕭無遺芳。

【注釋】

紅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小,花色紅豔。

[晚英:秋冬之花,此指紅蕉。窮節:歲未時節。

綠潤:指紅蕉葉的鮮綠。朱光:指紅蕉花的紅豔。

以茲:憑此用此。正陽:指農曆的四月。正陽色:指紅蕉至秋冬仍保持春夏時的顏色。

窈窕:(yo tio):美好的樣子。淩:乘,淩駕。清霜:寒霜。

遠物:邊遠地區的事物,此指紅蕉。

旅人:客居在外的人,被流放的人,此詩人自指。

回暉:夕照。

槭槭(q):擬聲詞,落葉聲。

【賞析】

對於柳宗元的詠物詩,汪森在《韓柳詩選》中評論道:“短章咏物,簡淡高古,都能於古人陳語脫化生新也”。對於《紅蕉》,古人亦多陳語,關鍵在柳宗元如何“脫化”,怎樣“生新”。

宋祁在他的《紅蕉花贊》中,稱頌紅蕉“葉小而花鮮明可喜”,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則對紅蕉的花“端各有一點鮮綠”倍加喜愛。大抵紅蕉後人徑直稱其為“美人蕉”,都是著眼於其花的豔麗動人吧。

“晚英值窮節,綠潤含朱光。”第一聯直寫其花。雖也對其外表予以描寫,但卻更突出其精神。“晚英”,指秋冬之花,王勃曾用來寫梅花,劉禹錫曾用來寫菊花。而將紅蕉也稱之為晚英者,柳宗元當為第一人。又因為紅蕉“春夏開,至歲寒猶芳”,這樣稱呼,也是恰如其分的,這便是“脫化”。

“窮節”是指歲未時節,此時萬花紛謝,百草調零。一個“值”字,便顯出紅蕉精神。然而,這還不是它的全部。“以茲正陽色,窈窕淩清霜”。第二聯才抓住了紅蕉本色。紅蕉不同於菊之清冷,更不同梅之寒瘦,它以春夏盛開的百花仙子之一的面貌,以嬌小美好的風姿,迎寒鬥霜,一個“淩”字,將其無畏的精神,勇敢的品格,和超然灑脫的風貌,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至此,詩人在讀者面前,塑造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藝術形象,這便是柳宗元的創造,便也是他的“生新”。

詠物詩的理解,最關鍵的是在準確理解詩人所咏之物以後,更能深入把握詩人賦予所咏之物的精神。即在所咏之物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近藤元粹在《柳柳州詩集》中,給《紅蕉》一詩下了四個字的評語,“寓感甚切”。第三聯雲:“遠物世所重,旅人心獨傷”。許多人會把注意力放在下句,但詩人將話說得明白,看不出何處有“寓感”。

“遠物”承上,是指紅蕉,但叫“遠物”是因為紅蕉屬熱帶觀賞植物,永州地處亞熱帶地區,故永州可見。柳宗元站在長安和中原的角度,所以將紅蕉視為“遠物”。因為是“遠物”,便成了稀罕物,所以才會“世所重”。這個“世”是指包括詩人在內的“世之人”。當然,從前兩聯來看,如此看重紅蕉的只能是被貶謫到永州的柳宗元了。

因為說遠物,自然便想到了永州,因為想到永州,便會勾起詩人的無限悲傷。因為說到遠物被人看重,自然便會想到被流放到永州來的自己,早已被統治者遺忘。詩人原本抱有隨時間推移,會被重新起用的期望的,然而看來,希望渺茫。面對紅蕉,感歎身世,不禁“心獨傷”。同是處於永州,“遠物”和“人”所受待遇是如此天地之別,這便是詩人傷心的原因。

“回暉眺林際,槭槭無遺芳”。詩人將目光轉向夕照下的山林,一片落葉聲中,看不到一朵鮮花。這本是秋冬之景,在題為《紅蕉》的詩中,將遠處的這一片蕭條景象和眼前“窈窕淩清霜”的紅蕉,疊放在一起,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如果說群芳已經消失,那麼最後,就該輪到紅蕉了。如果“世所重”的紅蕉,性命也終難保,那麼,無人關照的“旅人”的命運可想而知。

原來,《紅蕉》一詩寓著詩人對自己命運的深深的憂慮,而且是一種被註定為悲劇的預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寓感甚切”四字,是十分確切的。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資料標籤: 紅蕉 文化 柳宗元 讀書
本文標題: 《紅蕉》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966033138238
相关資料
《墨竹詩》的作者是誰?這首詩的原意是什麼?
邵寶《墨竹詩》的詩意是:稀稀疏疏的幾片竹葉仿佛讓我看不到竹林的盡頭,畫竹的手段達到這種地步,讓我知道要想把竹畫好,確實不易。詩人在這裡給予了動人的再現。
標籤: 江南
《漁家傲》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日暮,隱括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之意。蓬萊,又稱蓬壺。請千萬別停息,將這一葉輕舟,載著我直送往蓬萊三仙島。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創作背景編輯此詞作於李清照南渡之後。
標籤: 漁家傲 讀書 文化 文學 李清照 日暮
《題玄武禪師屋壁》的作者是誰?這首詩的原意是什麼?
題玄武禪師屋壁杜甫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洲。玄武禪師屋的壁畫不知是顧愷之什麼時候繪製的,壁畫裏全是玄武山中的妙境。玄武禪師是一比特和尚的法號。光是這些素材,還不足以看不出此詩主題的最精彩處,加上一個“題玄武禪師屋壁”的題目,全詩的藝術效果就有
標籤: 題玄武禪師屋壁 玄武 文化 讀書 顧愷之 美術
《一剪梅·中秋無月》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一剪梅·中秋無月辛弃疾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曲筆寫出賞月而不得月的沉悶而遺憾之情。結末三句以景作結,寫中秋無月之夜的寂寞愁情。在這首詞中,作者明傷“中秋無月”,實則有英雄末路之歎。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由於辛弃疾的抗金主張
標籤: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