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鷓鴣天·桂花描繪了什麼景象?該如何理解?

鷓鴣天·桂花李清照,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李清照的這首咏桂詞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又托物抒懷。據有關記載,桂樹花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為丹桂。又秋天開花者為多,其花香味濃郁。這些都是桂花沒有具備的。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認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內外之美。李清照的這首咏物詞咏物而不滯於物。

鷓鴣天·桂花【宋代】李清照,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一作:輕)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闌通:欄)

咏物詩詞一般以咏物抒情為主,絕少議論。李清照的這首咏桂詞一反傳統,以議論入詞,又托物抒懷。咏物既不乏形象,議論也能充滿詩意,堪稱別開生面。“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卻形神兼備,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

上句重在賦“色”,兼及體性;下句重在詠懷,突出“香”字。據有關記載,桂樹花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為丹桂。它常生於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類為林,間無雜樹。又秋天開花者為多,其花香味濃郁。色黃而冠之以“輕”,再加上“暗淡”二字,說明她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澤和穠豔嬌媚的顏色取悅於人。雖色淡光暗,卻秉性溫雅柔和,像一比特恬靜的淑女,自有其獨特的動人風韻。令人愛慕不已。她又情懷疏淡,遠迹深山,惟將濃郁的芳香常飄人間,猶如一比特隱居的君子,以其高尚的德行情操,贏得了世人的敬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只香留。”形神兼備地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她的顏色並不豔麗,“暗淡輕黃”,與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遜色得多。她的社會聲望也很一般,“情疏迹遠”,並沒有得到什麼榮耀和寵倖,更不會有人給她熱捧恭維。但是她的體性溫柔,香留天地之間。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從這兩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議論的管道行文。這兩句是議論的第一層。花當然是以紅為美的。至於碧牡丹、綠萼梅之類,那就更為名貴了。這些都是桂花沒有具備的。但是作者認為,內在美,比外在美更為重要。“何須”二字,把各種名花一筆蕩開,突出了色淡香濃、迹遠品高的桂花,斷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這是議論的第二層。梅花既有妍麗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開的高潔的內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認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內外之美。但是這兩種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歎不如,都產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經過這樣的比較抑揚,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論定:桂花是眾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這是議論的第三層。“騷人”,指屈原。屈原在《離騷》中,用褒揚之筆,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香子蘭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沒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無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內。對這位先賢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對桂花的珍重。

李清照的這首咏物詞咏物而不滯於物。草間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襯,或評騭古人,從多層次的議論中,形象地展現了她那超塵脫俗的美學觀點和對桂花由衷的讚美和崇敬。桂花貌不出眾,色不誘人,但卻“暗淡輕黃”、“情疏迹遠”而又馥香自芳,這正是詞人品格的寫照。這首詞顯示了詞人卓爾不群的審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本文標題: 宋詞鷓鴣天·桂花描繪了什麼景象?該如何理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959195240789
相关資料
宋詞浣溪沙·閨情描繪了什麼景象?該如何理解?
浣溪沙·閨情李清照,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上闋主要描寫女主人公的美麗的妝飾和容貌,下闋則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為及心理活動。此外“開”之一字,既指芙蓉花開,少女顏開,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竇初開,為全詞統帥。這些看似衝突,實
標籤: 浣溪沙
宋詞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描繪了什麼景象?該如何理解?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李清照,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髻子傷春慵更梳。通犀還解辟寒無。這是一首反映貴族女子傷春情態的小調。上片首句寫人,“髻子傷春慵更梳”似是述事,其實卻是極重要的一句心態描寫:閨中女子被滿懷春愁折磨得
標籤: 浣溪沙 文化
宋詞慶清朝·禁幄低張描繪了什麼景象?該如何理解?
慶清朝·禁幄低張李清照,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禁幄低張,彤闌巧護,就中獨佔殘春。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這首詞因為未點明吟詠的是何種花卉,所以在對此詞吟詠對象的理解上出現了爭議,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咏牡丹,一說是咏
標籤: 牡丹 芍藥 文化
宋詞臨江仙·梅描繪了什麼景象?該如何理解?
臨江仙·梅李清照,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這種問鼎名篇的作法,表現了漱玉詞人的魄力與藝術上的自信。李清照這首《臨江仙》一、二兩句用得渾成而富有變化。因而避免了襲用成句容易造成的雷同之感。然而這僅是表面的理解。漱玉詞富於
標籤: 臨江仙 梅花 讀書 宋詞 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