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之唐代詩詞鑒賞,張旭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桃花溪,唐代張旭,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張旭囙此而受啟發,用陶淵明筆下桃花溪的意境,作此詩文。這首詩通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桃花溪每天都從桃花源中流出,那麼可知道那個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裡嗎?

桃花溪,唐代張旭,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隱隱飛橋隔野烟,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名叫桃花源,他筆下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張旭囙此而受啟發,用陶淵明筆下桃花溪的意境,作此詩文。這首詩通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隱隱飛橋隔野烟”,起筆寫遠景:深山野穀,雲煙繚繞;透過雲煙望去,那橫跨山溪之上的長橋,忽隱忽現,似有似無,恍若在虛空裏飛騰。這境界多麼幽深、神秘,令人朦朦朧朧,如入仙境。在這裡,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橋化靜為動,虛無縹緲,臨空而飛;橋使野烟化動為靜,宛如垂掛一道輕紗幃幔。隔著這幃幔看橋,使人格外感到一種朦朧美。“隔”字,使這兩種景物交相映襯,溶成一個藝術整體;“隔”字還暗示出詩人是在遠觀,若是站在橋邊,就不會有“隔”的感覺了。

下麵畫近景。近處,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島如嶼(石磯);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搖,景色清幽明麗。“石磯西畔問漁船”,一個“問”字,詩人也自入畫圖之中了,使讀者從這幅山水畫中,既見山水之容光,又見人物之情態。詩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磯旁,望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瓣和漁船出神,恍惚間,他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那“問”字便脫口而出。

“石磯西畔問漁船”,詩人站在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上,向溪裏漂動搖盪的漁船大聲詢問。這裡一個“問”字,將詩人自己也寫入了畫中,靜止的景物和活動的人一起構成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畫面。詩人看著飄滿桃花的溪水,不由得被這裡的幽靜和美麗陶醉了,仿佛自己就身處在陶淵明詩中描繪的那個桃花林中,他不由得把漁船上的漁夫當成了武陵人,於是,脫口就問漁人:“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每天都從桃花源中流出,那麼可知道那個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裡嗎?一個“問漁船”,表現了詩人對桃花源環境的嚮往。可是這個洞在哪裡呢,詩人以一個問句結尾,沒有回答這個問題,漁人不可能知道,詩人也不會知道,這一問,也隱約流露出詩人因無法到達理想環境而內心渺茫惆悵的感情,同時也給人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間,言盡意猶存,讓人回味無窮。

這首七言絕句雖然篇幅短小,但詩人字斟句酌,用精練的文字輕鬆自然地將如詩似畫的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美妙無窮。一個恰到好處的結語,讓人沉浸在詩人筆下的幽美環境中浮想聯翩,意蘊深長。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構思非常巧妙,該詩正面寫實景由遠及近,然後用一個問句由實入虛,佈局新穎,角度變換靈活。詩人文筆簡練、清麗自然,詩文意境空靈縹緲、情趣深遠。王維也曾以桃花源為題材寫了《桃源行》,讀者可以參讀比較。

本文標題: 桃花溪之唐代詩詞鑒賞,張旭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952786781026
相关資料
滁州西澗之唐代詩詞鑒賞,韋應物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作者任滁州刺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暮春之際,群芳已過,詩人閑行至澗,但見一片青
標籤: 韋應物 滁州西澗 文化 詩詞鑒賞 詩歌
金陵圖之唐代詩詞鑒賞,韋莊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金陵圖,唐代韋莊,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韋莊顯然是讀過高蟾這首《金陵晚望》的。請看這幅《金陵圖》吧,畫面上古木枯凋,寒雲籠罩,一片淒清荒凉。將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較,頗耐人尋味。
標籤: 金陵晚望 藝術 詩詞鑒賞 文化 韋莊
征人怨之唐代詩詞鑒賞,柳中庸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征人怨/征怨,唐代柳中庸,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歲歲金河複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塚,萬裏黃河繞黑山。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塚、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于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寫的是一個隸屬
標籤: 柳中庸 文化 讀書 詩歌 黃河
泊秦淮之唐代詩詞鑒賞,杜牧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泊秦淮,唐代杜牧,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卻很值得玩味。由於“夜泊秦淮”才“近酒家”。夜泊秦淮,詩人聽到隔江傳來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不知”實為“商女”
標籤: 杜牧 泊秦淮 文化 詩詞鑒賞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