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花非花,霧非霧。後兩句仍為七言,有明顯痕迹,表明是從七言絕句演變而來,用首句“花非花”為調名。此《花非花》詩與以上二詩同卷,編次其後。《花非花》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所作。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宣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原文】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注釋】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為詞牌始於此詩。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絕句的前兩句折腰而成。後兩句仍為七言,有明顯痕迹,表明是從七言絕句演變而來,用首句“花非花”為調名。

(2)來如:來時。

(3)幾多時:短暫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後,如早晨飄散的雲彩,無處尋覓。

(5)朝(zhāo)雲:此借用楚襄王夢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譯文】

說它是花不是花,說它是霧嗎不是霧。

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

來時仿佛短暫而美好的春夢?

離去時又像清晨的雲彩無處尋覓。

【創作背景】

《白氏長慶集》中有《真娘墓》以及《簡簡吟》二詩,且二詩均為悼亡之作。此《花非花》詩與以上二詩同卷,編次其後。《花非花》詩大約與《簡簡吟》同時為同一目所作。據詩意,亦屬往事雖美,卻如夢如雲,不復可得之歎。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宣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西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本文標題: 《花非花》的作者是誰?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945666618863
相关資料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雨殘稍覺江天暮。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翠,翡翠鳥的羽毛。指古代婦女出遊時的嬉戲。天空中還是佈滿了黑雲,讓人覺得仿佛到了傍晚時分。水邊的小洲上一片寂靜,並沒有採摘香子蘭的女子。一手遙指遠處,烟雨綠樹中隱藏著一處村莊。閑倚桅杆凝思長久立。
標籤: 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文化
《秦樓月·芳菲歇》的原文是什麼?這首詞該如何賞析呢?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⑵芳菲歇(xiē):指春殘花謝的景况。辛弃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詞:“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詞人為了抒發家亡國破,悲哀憤恨的心情,寫下了這一首詞。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有《酒邊詞
標籤: 秦樓月·芳菲歇 讀書 文化
《長相思·汴水流》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詞的原意是什麼?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宣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標籤: 長相思·汴水流 讀書 文化 詩歌 白居易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的寫作背景是什麼?該怎樣去理解呢?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這首詞大約作於柳永遊宦江浙之時。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其詞多描繪都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
標籤: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八聲甘州 文化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