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阮郎歸·有懷北遊》:詞調形成了一種優美的“節奏流”

阮郎歸·有懷北遊張炎〔宋代〕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弦。起首一句表明士女歡遊,場面豪華熱烈。的詞牌調,使語句韻味十足,詞調形成一種優美的“節奏流”,語言、情感如流水般自然傾瀉,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和諧統一。

張炎(1248-約1320),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紀(今甘肅天水),南宋末元初著名詞人。張俊六世孫。他主張好詞要意趣高遠、雅正合律、意境清空,並以所作為論詞的最高標準,但是他把辛弃疾、劉過的豪放詞看做“非雅詞”,則反映了他偏重形式的藝術特點。書中所論詞的做法,包含他個人的創作實踐經驗,某些論述至今仍有借鑒作用。他熱衷於詞學研究,著有《詞源》2卷。有詞集《山中白雲詞》8卷傳世,存詞約三百首。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張炎的《阮郎歸·有懷北遊》,一起來看看吧!

阮郎歸·有懷北遊

張炎〔宋代〕

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弦。瞥然飛過水秋千。清明寒食天。

花貼貼,柳懸懸。鶯房幾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鵑。江南二十年。

該詞上片寫大都的盛况。“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弦。”寫大都街上,車馬豪華,多不勝數,前後相連,絡繹不絕。起首一句表明士女歡遊,場面豪華熱烈。次句用“香塵”、“管弦”進一步描繪遊樂活動之盛,同時又誼染了氣氛,使之更表現出盛况空前。“瞥然,飛過水秋幹,清明寒食天。”“水秋千”原指南方在秋千架上翻筋斗跳水的一種遊戲,在這實指與此相仿的北方的蕩秋幹。突然間,見秋千蕩起,才醒悟到原來是清明寒食節。《天金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築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玄宗)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相與仿之。流傳民間,使寒食節以秋千為戲。以此作者可知是寒食節。短短幾句,鈿車、驕馬、香塵、管弦和飛動的水秋千,組成了一幅“清明寒食天”的宏觀景象圖。


詞的下片寫詞人追懷京都生活中與一比特女郎的一段纏綿往事。“花貼貼,柳懸懸。鶯房幾醉眠。”“鶯房幾醉眠”,可見詞人與“鶯房”的女主人關係非同一般。“花貼貼,柳懸懸“正表現了兩人纏綿的生活。“醉中不信有啼鵑”,“啼鵑”是悲苦的象徵,杜鵑啼血既是悲苦,又是離別的象徵。作者不相信與那位女郎會有離別悲苦之事,不相信會離開她。但事與願違,終又勞燕分飛,天隔方,只能將深深的思念留在京都,直至二十年後還時常想起,“江南二十年”即是寫此。有人考證詞中女郎可能是張炎的老相識,杭州歌妓沈梅嬌。

全詞充滿作者對過去美好生活的回憶,為更好地表現那段生活,作者擇選了《阮郎歸》的詞牌調,使語句韻味十足,詞調形成一種優美的“節奏流”,語言、情感如流水般自然傾瀉,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和諧統一。

本文標題: 張炎《阮郎歸·有懷北遊》:詞調形成了一種優美的“節奏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629346728555
相关資料
張炎《綺羅香·紅葉》:此詞寫得淒惋沉痛,感染力極强
綺羅香·紅葉張炎〔宋代〕萬裏飛霜,千林落木,寒豔不招春妒。為回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紅霞成為“斷霞”,可知無法回天,也即無力複國。全詞圍繞紅葉,扣緊題目,不避犯“正比特”;但人、物關合,義兼比興,寫得不粘不脫,淒惋沉痛,感染力强。
標籤: 綺羅香·紅葉 張炎
張炎《高陽臺·西湖春感》:借西湖觀感抒發亡國之痛烈心情
高陽臺·西湖春感張炎〔宋代〕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此詞是張炎在南宋滅亡後重遊西湖時所作的一首詞,從形式上看是“舊瓶裝新酒”,借西湖觀感這一舊話題抒發亡國之痛烈心情。《藝衡館詞選》引麥孺博雲“亡國之音哀以思”。
標籤: 高陽臺·西湖春感 張炎 西湖
張炎《憶舊遊·登蓬萊閣》:從殘夜到天明,從日色到江聲
憶舊遊·登蓬萊閣張炎〔宋代〕問蓬萊何處,風月依然,萬裏江清。海日生殘夜,看臥龍和夢,飛入秋冥。從寫景到抒情,轉得虛靈。但神仙並不存在,不值得追求的。筆觸之處又回轉蓬萊閣。作者思緒跳動,從殘夜到天明,從日色到江聲。
標籤: 張炎 文化 江聲 蓬萊閣
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全詞先悲後壯,先友情而後國恨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張炎〔宋代〕辛卯歲,沈堯道同餘北歸,各處杭、越。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西州,古城名,在今南京西。不忍在上題詩,怕引起濃濃愁情。全詞先悲後壯,先友情而後國恨,慣穿始終的,是一股盪氣迴腸的“詞氣”。
標籤: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 八聲甘州 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