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一起來看看吧![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未若自勝者,無物以損其力。雖死而以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壽。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①。知足者富,强行②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③者壽。

[譯文]

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注釋]

1、强:剛強、果决。

2、强行: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3、死而不亡:身雖死而“道”猶存。

[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勝者,無物以損其力。用其智於人,未若用其智於己也;用其力於人,未若用其力於己也。明用於己,則物無避焉;力用於己,則物無改焉。

知足者富,

知足自不失,故富也。

强行者有志。

勤能行之,其志必獲,故曰强行者有志矣。

不失其所者久,

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獲久長矣。

死而不亡者壽。

雖死而以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壽。身沒而道猶存,况身存而道不卒乎?

[延伸閱讀2]蘇轍《老子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分別為知,蔽盡為明。分別之心未除,故止於知人而不能自知。蔽盡則無複分別,故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力能及人而不能及我,能克己複性則非力之所及,故可謂强矣。

知足者富。

知足者所遇而足,則未嘗不富矣。雖有天下而常挾不足之心以處之,則是終身不能富也。

强行者有志。

不與物爭而自强不息,物莫能奪其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

物變無窮,而心未嘗失,則久矣。

死而不亡者壽。

死生之變亦大矣;而其性湛然不亡,此古之至人能不生不死者也。

資料標籤: 道德經 讀書 文化 國學
本文標題: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618052193581
相关資料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九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二章,一起來看看吧![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注》道常無名,天下莫能臣也
標籤: 道德經 讀書 國學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一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一章,一起來看看吧!
標籤: 道德經 文化 國學 君子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章賞析以及其延伸閱讀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章,一起來看看吧!事物過去强大就會走向衰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
標籤: 道德經 讀書 國學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身體很差嗎?林黛玉說他銀樣蠟槍頭是什麼意思?
所以林黛玉說寶玉“銀樣蠟槍頭”不僅僅是一語雙關,其實還另有所指。由此可知,賈寶玉的身體很弱。林黛玉和賈寶玉天天在一起,彼此之間非常瞭解,對他的吃藥情况、身體健康情况非常清楚,所以在看完《西厢記》裏的詞話後,才會脫口而出,說他“銀樣蠟槍頭”。
標籤: 林黛玉 賈寶玉 紅樓夢 讀書 文化 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