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南鄉子·淚咽卻無聲》:有無限思念、無比哀痛的感情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其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那麼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納蘭性德的《南鄉子·淚咽卻無聲》,一起來看看吧!

南鄉子·淚咽卻無聲

納蘭性德〔清代〕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詞的上闋,抒寫了丹青重識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傷,更不用說是面對展露容顏笑貌的畫像了。放“淚咽卻無聲”,起句感情凝重。因無聲之泣比有聲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從前悔薄情”,語痛情切,讀後如見作者對著畫像呼喚亡靈表示悔痛的情景。從前未必薄情,然而言“悔薄情”者,嚴厲責己,正表現出愛之深、愛之切。“憑仗丹青重省識,一片傷心畫不成”,道出了突然見到亡妻畫像時的複雜心情與愴絕感情。生時雖然同床共席,但死別使他們分離,今天憑藉畫像重新見到了那清俊的面龐,盈盈的雙目,怎能不使他悲傷欲絕呢?“畫不成”這一句,用元好問《十日作》成句,意謂因傷心一片故難以握筆填詞,上闋就在這樣濃重的傷情中結束。


詞的下闕寫回憶訣別的哀痛。“別語忒分明”一句,雖未具體寫別語的內容,但它包含著妻子臨終時沒說完的肺腑言、衷腸語。如今它是那樣清楚地迴響在耳邊。當時,他並未意識到這是最後的聲音,孰料它竟成永別的遺言!言猶在耳,痛定恩痛,令人不勝其哀。“午夜”三句,以“夢”喻生,以“醒”喻死。“午夜鶼鶼夢早醒”,喻他們夫婦如比翼之鳥情深意蜜,卻中道分離。這裡用“避諱”手法,不忍言死,既以減輕自己的悲傷,也表現出他對妻子的摯愛。自妻子死後,他時刻處於思念之中,尤其在深夜,聽著風吹簷前鐵馬,更鼓聲聲,痛悼、思念之情,便齊湧心頭,常常泣不成聲。“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之句,化用唐明皇聞鈴總念楊貴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發了這種恨好景不常、好夢易醒,無限思念、無比哀痛的感情。

本文標題: 納蘭性德《南鄉子·淚咽卻無聲》:有無限思念、無比哀痛的感情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611667713275
相关資料
納蘭性德《虞美人·愁痕滿地無人省》:此詞意韻悠長,情趣悠遠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琅影”,納蘭小令中的白描總是十分動人。而下一句,納蘭卻又隱晦了,“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萬千情意都濃
標籤: 納蘭性德 虞美人·愁痕滿地無人省 納蘭
納蘭性德《相見歡·微雲一抹遙峰》:這首詞意象選用亦頗為著力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
標籤: 納蘭性德 相見歡·微雲一抹遙峰 微雲 相見歡
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這首詞浸透了離別的酸楚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
標籤: 納蘭性德 燕歸
納蘭性德《謁金門·風絲嫋》:此詞抒發了詞人內心孤寂的情懷
納蘭性德,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
標籤: 納蘭性德 謁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