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貪官為何很多?背後根本原因是什麼?

但是,韓一良寧可崇禎撤掉自己的官職,斷送大好前程,甚至頂著將他治罪的風險,硬是不肯告發那些向他送禮的人,這必有原因。給事中和都禦史都是明朝負責紀檢的官職,這種行為乃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他獲得聲望的源泉。明朝官員的正式薪俸是歷史上最低的。所以說,明朝中樞幾十倍、上百倍地克扣明朝官吏的薪水。

朝代說拾遺錄(四):自欺、欺人,被人欺。

崇禎元年,朱由檢坐上了大明王朝的頭把交椅。即便只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小夥子仍是一門心思為大明續命。朱由檢經常召見群臣經邦論國,發出了“文官不愛錢”的號召。“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這一口號在宋朝最早扯旗,似乎做到這樣,就可以保證江山無

戶科給事中韓一良,本是一名不經傳的小角色,對於這一號召有自己的看法,於是就上書朱由檢,問道:如今何處不是用錢之地?哪位官員不是愛錢之人?本來就是靠錢弄到的官位,怎麼能不花錢償還呢?人們常說,縣令是行賄的首領,給事中是納賄的大王。現在人們都責備郡守縣令們不廉潔,但這些地方官又怎麼能夠廉潔?有數的那點薪水,上司要打點,來往的客人要招待,晉級考核、朝覲的費用,總要數千兩銀子。這銀子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從地裏冒出來,想要郡守縣令們廉潔,辦得到麼?”

而且他還拿自己舉例:“我這兩個月,辭卻了別人送我的書帕五百兩銀子,我交往少尚且如此,其餘的可以推想了。伏請陛下嚴加懲處,逮捕處治那些做得過分的傢伙。”韓一良的戶科給事中職比特,在明朝只算一個芝麻綠豆的小官,但是位置很顯要,類似於總裁辦裏專門

至於五百兩銀子,以當時對糧食的購買力估算,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二十萬元,而明朝縣令的月俸,每月薪水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一千多元,足以見“贊助”之人出手闊綽。崇禎讀了韓一良的奏疏大喜,立刻召見群臣,讓韓一良當眾念他寫的這篇奏疏。讀罷,崇禎拿著韓一良的上疏給閣臣們看,同時說道:一良忠誠耿直,可以當僉都禦史。”

韓一良可謂一步登天。吏部尚書王永光坐不住了,他請求崇禎下令,讓韓一良點出具體之人,究竟誰做得過分,誰送他銀子。但是韓一良藏著掖著,顯出一副不願意告發別人的樣子。於是崇禎讓他密奏。等了五天,韓一良仍是誰也沒有告發,只舉了兩件舊事為例,話裡話外還嘀咕了王永光幾句。崇禎再次把韓一良、王永光和一些廷臣召來。年輕的皇上手持韓一良的上疏來回念,聲音朗朗。念到“此金非從天降,非從地出”這兩句,不禁掩卷而歎。

崇禎又追問韓一良:五百兩銀子是誰送你的?韓一良仍是東扯西扯,最後竟推說風聞有人要送,惹得朱由檢龍顏大怒,拉著臉對大學士劉鴻訓說:“都禦史豈可輕授?”韓一良因為自己的奏疏前後矛盾,被朱由檢撤了職,平步青雲的機會就這樣丟掉。但是,韓一良寧可崇禎撤掉自己的官職,斷送大好前程,甚至頂著將他治罪的風險,硬是不肯告發那些向他送禮的人,這必有原因。

難道只是怕得罪人?給事中和都禦史都是明朝負責紀檢的官職,這種行為乃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他獲得聲望的源泉。怕得罪人這種解釋站不住脚。其實韓一良的奏疏中存在一個衝突,就是通篇都在證明愛錢有理,證明清朝的官吏們不可能不愛錢,也不得不愛錢。韓一良說得對,明朝官員的正式薪俸,確實不够花。

而他開出對策,卻是嚴懲謀求俸祿之外收入的人,這恐怕就不那麼對症下藥。明朝官員的正式薪俸是歷史上最低的。巡撫每年的名義工資不足600石大米,折成現在也就一萬多元;知州一級的每年的名義工資是不足200石大米,月薪不足四千元;至於縣令,名義上的薪水是90石大米,合月薪不足兩千元。

這裡還只是“名義上的薪俸”,因為明朝官員們實際領到的薪水並沒有這麼多。那時發的是實物薪水,領回家的有大米,有布匹,有胡椒和蘇木,也有銀子和鈔票。不管領什麼,一切都要折成大米,於是這個折算率就存在一定的門道。成化十六年,戶部硬把市價三四錢銀子的一匹粗布,折成了三十石大米。而三十石大米在市場上值多少錢?至少值二十兩銀子。

如按照這這種折算率,完全以布匹當薪水,縣令每年只能領三匹粗布,在市場上只能換一兩銀子,買不下兩石大米。所以說,明朝中樞幾十倍、上百倍地克扣明朝官吏的薪水。明朝的縣令每個月實際領到的薪俸,其實際價值不過一千多元,而每家的人口至少有五六個,多的十來個,平均起來一家六七口人,全指望緊巴巴的薪俸。此外,在成化十五年之前,明朝官員退休後沒有薪俸。

如戶部尚書楊鼎退休,是特地加恩每個月仍給米二石,也算是退休給米的先例,其他人可想而知。所以,這也是韓一良這位禦史之比特都沒焐熱的僉都禦史,寧願被革職也不願意說出真相,以至於清朝則開發出“養廉銀”的路數,當然也只是割肉飼虎的一廂情願。

本文標題: 明朝的貪官為何很多?背後根本原因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75176130171
相关資料
韋後和武則天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此人差一點就成為下一個武則天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韋皇后和武則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韋皇后,是唐中宗李顯第二個皇后。可惜韋後有野心,但是智商卻不如武則天,缺少政治權謀,最終註定失敗。韋後其次,武則天的例子就擺在自己面前,韋後對於自己親身經歷的女權時代非常
標籤: 韋後之亂 韋後 唐朝 歷史 李顯 韋皇后
貧寒學子金榜題名後,為何卻被趕出家族?
不過當消息傳到朱家家主那裡,他卻大驚失色,多次上門勸導朱尚孟及其母親,希望他們不要貪戀功名。不久後,他便將族人聚集,並宣佈了一件令人震驚的大事:將朱尚孟開除宗籍並除名。此事一出,整個朱家譁然。直到34年後,朱家後人才明白了當年家主的睿智。不
標籤:
劉禪投降曹魏後後半生是怎麼度過的?
在劉禪投降曹魏後,他的晚年是如何度過的?本來劉禪已經放弃抵抗,投降曹魏征西將軍鄧艾,萬事大吉。劉禪一行到了洛陽後,先受到了晋公司馬昭的恐嚇,後被其封為安樂公,還是可以世襲的爵位。司馬昭捧腹大笑,認為劉禪愚蠢誠實,胸無大志,對其徹底放心。
標籤: 劉阿鬥 晋武帝 蜀國 三國 歷史 安樂
安史之亂到底有多亂看看這首詩就清楚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唐朝安史之亂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再看杜甫這首詩,其實能發現,安史之亂究竟有多亂,即便是安史之亂過後,留下的又是怎樣一個殘破不堪的社會。
標籤: 唐朝 讀書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