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關羽。
作為一代武聖,關羽的名氣現如今已然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無論是在正統文學,亦或是戲曲詞文,再或是民俗宗教中,都不乏關二爺的身影,再加上其義薄雲天的信仰,更是得到了黑白兩道的供奉,在民間信仰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不過,在陳壽所撰寫的《三國志》中,卻是很客觀的評估了關羽,在他看來,張飛和關羽二人雖都有“萬人敵”的本領,但性格卻略顯清高驕縱。
而之後關羽敗走麥城的典故,似乎也印證了陳壽的評估,畢竟只要提到關羽一生中的重大戰畧失誤,大多數人都會在第一時間聯想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俗語。然而,關羽丟掉荊州的確是不爭的事實,但卻真如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僅僅是因為“大意”嗎?如果站在客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則並非如此。
要知道,關羽雖然清高孤傲,但卻仍舊為將帥之才,而從水淹七軍的事件上,也不難看出關羽本人的智慧謀略,更何况荊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的必爭之地,關羽難道不知道這一點?囙此,關羽遺失荊州的始末錯綜複雜,但絕非是一個“大意”就能够“一言以蔽之”的。
首先,正如上文中說的那樣,自荊州劃分之後,自古以來其戰畧地位就排在全國前列,所謂“荊襄九郡,固若金湯”並非是一句誇大的話語。但也正如俗語中說的那樣,荊州在三國時期主要被劃分成了九個重要的郡縣,即江夏郡、南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南鄉郡、襄陽郡以及南陽郡九大區域。而在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前,荊州作為一大戰畧要地,一直以來都被劉錶所佔據,直到劉錶新喪,蔡夫人攜子將荊州獻給曹操後,荊州實際上又歸曹軍所佔領。
只不過,在赤壁的一場業火炙烤過後,曹軍最終沒能守住荊州全境,只能率軍退向北方,但卻仍然控制著南鄉、南陽及襄陽三郡。然而,從地理位置以及戰功上來看,荊州本該歸東吳所有,但奈何由於當時赤壁大戰剛剛落下,四方戰事尚未平息,在政治角逐之下,荊州剩下的六郡便分別被孫權和劉備所佔領。
所以僅從這一點上來看,關羽在當時鎮守的荊州,並非荊州全境,其勢力不過也只在三郡範圍之內。那麼,就算知曉了這一點,和為關羽開脫“大意”一詞又有什麼關係呢?答案是關係極為密切!
關羽遺失荊州的前提,是同曹仁之間發生了樊城之戰,而樊城之戰的前提,又是曹劉兩家在漢中地區進行的拉鋸戰。坐鎮荊州城的關羽見曹操將多數兵力都放在了漢中,於是便想趁機偷襲由曹仁所鎮守的樊城,從而以樊城為突破口,直接威脅到曹操的大後方,從而形成兩面夾擊的局勢。畢竟曹操在得知樊城之危後,甚至還一度生出過遷都的念頭,由此可見樊城的地位有多重要了。
囙此,關羽是在經過了周密的計畫和打算後,這才决定興兵攻取樊城。但另一方面,關羽雖然率軍出征,荊州城卻並非空城一座,雖然沒有確切的文獻記載,但根據《三國志·吳書·呂蒙傳》的記載,我們可以推斷出關羽當時留在荊州城的兵力,起碼不會低於三萬兵馬。而三萬兵馬在當時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當年官渡之戰,曹操就是憑藉三萬餘人的軍隊,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大軍。所以,關羽留下三萬兵馬守城,絕對是綽綽有餘的,何來大意一說?並且,關羽之所以選擇偷襲樊城,一來是因為曹操無暇顧及兩處,二來則是因為曹軍在赤壁新敗,軍心尚未得到很好的凝聚,所以此時出擊樊城,如果沒有之後東吳的後手,恐怕關羽最終還真能一戰成名。
再者,關羽的敵人在當時也並非呂蒙一個,在樊城之圍後,曹操雖然先後折損了於禁、龐德兩名將帥,但為了解除後顧之憂,又派出了諸如滿寵、徐晃等精幹將帥去迎戰關羽。與此同時,東吳方面又伺機而動,以陸遜、呂蒙為首,個個都是青史留名的將帥之才。再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正如前文中說的那樣,關羽的地盤在荊州實際上只有三分之一,而孫權和曹操又是聯合出兵征伐關羽,也就導致關羽實際上是腹背受敵,前進不得,後退不能,最終除了投降,也就只有死戰的餘地。而局勢如此,又怎能將遺失荊州的原因怪在關羽一人的頭上?
其三,糜芳和博士仁的臨危投敵,也鑄成了關羽最終慘敗的結局。根據文獻的記載,在關羽所佔領的三郡之中,唯獨南郡的戰略物資最為豐厚,堪稱關羽的後勤保障。而糜芳和博士仁的叛變,就是以獻出南郡為基礎,使得南郡、武陵郡先後落入東吳手中,如此一來,就算關羽想要轉軍再戰,既無戰畧要地可守,又無戰略物資的補充,就算他想要留住荊州城,也是回天乏術,故絕非因大意所致。
最後,呂蒙白衣渡江的舉措雖然高明,但其在佔領荊州後的撫民政策,也使得關羽軍心在一定程度上逐漸瓦解,而荊州城已然被佔領,征戰阿兵哥的家眷又都被東吳所掌控,所以關羽就算有心再度攻佔荊州城,部下也未必能够全力以赴。
所以說,關羽遺失荊州並非是因為大意,更多的則是戰畧局勢的瞬息變化,當然了,倘若沒有東吳在背後搞鬼,亦或是無曹軍步步緊逼,鉗制住了關羽的大部分兵力,恐怕荊州城也未必會落入呂蒙手中。囙此,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說法,在戲文中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為藝術創作往往不會站在完全客觀的史料的角度之上,但拋開戲曲詞本不談,關二爺還是很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