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親政時的叛亂是誰發起的秦始皇的父親為什麼會引發爭論

為什麼會出現秦始皇之父的爭論呢?回到秦國後,三年三王相繼去世,嬴政便立為秦王,由呂不韋輔國,號稱“次父”。這時嫪毐盜用秦王政的禦璽和太后的璽徵發軍隊,擬攻打嶄年宮,想殺死秦王政以奪取政權。“直接稱秦始皇的姓名為呂政;其次,班固的《漢書》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對呂不韋傳和始皇本紀上面的記錄給予了完全的認定、確信。

對秦始皇父親爭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秦始皇繼位前,秦已經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强大的國家,具有吞併六國的條件。但在他親政時突然發生一場叛亂,而這場叛亂卻是由他的“父親”發起的,能否經得起這次考驗,將决定秦國的命運和前途,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會出現秦始皇之父的爭論呢?

一、呂不韋的奇貨

秦王政繼位時,年僅十三歲,由太后臨朝聽政,實權則掌握在呂不韋和嫪毐手裡。

《史記·呂不韋傳》記載,呂不韋是衛國人,通過經商成為家累千金的大商人。因為六國傳統互質,嬴异人在趙國當人質,地位尷尬,處境困難。

有一天呂不韋遇見他,瞭解到他的情况,便把他視為奇貨可居,想利用他來賺比經營珠寶更大的利潤。於是他便到异人的住所拜訪,他一開口便對异人說:“我能使你發達”。异人聽了一時摸不著頭腦,便笑著說:“你自己還沒有發達,那能使我發達!”呂不韋便開導他說:“你不知道,我的發達要等待你發達才能發達”。

异人領會到他的話所指,就請他到家中密談。隨即呂不韋說:“秦王年紀已經非常大了,你的父親安國君現在是秦國太子,而立嫡嗣的關鍵是太子最喜愛的華陽夫人,但華陽夫人沒有子嗣。你有二十多個兄弟,你又排在中間,安國君又不怎麼喜歡你,派你在趙國做人質,有朝一日昭王崩,安國君繼位,你能有什麼作為?“异人說:”是啊,但我能做什麼呢?“呂不韋說:”你手頭窘迫,沒有什麼來孝敬長輩和結交賓客,雖然我不是大富之家,卻願意幫助你到秦國去活動,讓安國君立你為嫡嗣“。

聽到此話异人激動說:“你如果能謀劃成功,事成後我願分秦國與你共用之。”

於是,呂不韋去往秦國通過一系列手段,終於達到了其立异人為安國君的繼承人的目的。

但是,這位唯利是圖的商人,並不至此為止,他不僅是為立一國之主以獲無數的利,而是還有很大的政治野心,他利用一種特殊的“美人計”巧妙地安插其子孫“奪取”秦王寶座。原來,呂不韋在邯鄲娶了一個善於歌舞的絕色美人,待她懷孕後,邀异人飲酒,以引异人上鉤,不久美人便誕下嬴政。回到秦國後,三年三王相繼去世,嬴政便立為秦王,由呂不韋輔國,號稱“次父”。

二、加冠後的奪權鬥爭

秦王政逐漸長大,而太后淫亂不止,經常與太后私通的呂不韋怕被發覺禍及己,於是就招“大陰人”嫪毐作為為門客,並把他當作太監送入宮與太后私通,非常得太后喜愛,被封為長信侯。宮中事無大小皆决於嫪毐,國事則决於呂不韋,“次父”呂不韋和“繼父”繆毒是當時秦國的實際統治者。

對於呂不韋來說,他想要得到的權利都到手了,且是利無數,權無限。但是呂不韋並不滿足於此,他還有其政治抱負,從秦莊襄王時任相一直到秦王政親政前,在這十二年間,他採取了很多有益於秦統一的措施:他團結和起用老臣宿將,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並且賞罰嚴明,重視農業,興修水利,因而增强了國力,取得了一系列戰爭的勝利。

他還集中賓客三千人編著《呂氏春秋》,這部巨著集儒、法、道、墨、兵、農,陰陽五行各派學說之大成,將之融會貫通,自成一家,創立了新的大一統學說,為秦統一天下尋找理論根據和製造輿論;同時也總結古代治國的經驗教訓,探討了取得天下後治國的施政方針,以求得長治久安。

總之,呂不韋雖為取得無數的利而進行政治投機,但在他取得權利後能正確使用,故能成為傑出的大政治家。他在政治,軍事、經濟以及思想理論方面對秦的貢獻是巨大的,對促進秦的一統事業是立下大功的。

但是,隨著秦王政的長大,他跟這位“次父”也是他的老師的思想觀點日益分歧,衝突也越來越大了。在思想觀點方面:呂不韋不信神,秦王政信神;呂不韋重儒道,秦王政“以法為教”;呂不韋主張君任賢,秦王政主張君主集權。既然思想觀點分歧如此之大,必然表現在政治上的對立。秦王政個性驕橫專斷,他不會讓大權旁落,他和呂不韋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引起衝突的導火線是“嫪毐事件”。

所謂嫪毐事件,《史記》的《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傳》都有說明:秦王政九年,有人向秦王政報假太監嫪毐與太后私通,生了兩個兒子,私匿起來;並且嫪毐還意欲反叛。秦王政聽了,不動聲色,伺機動手。秦王政二十二歲到親政年齡了,便從國都咸陽到祖廟所在地舊都雍(今陝西鳳翔南),舉行加冠禮,之後住在蘄年宮。

這時嫪毐盜用秦王政的禦璽和太后的璽徵發軍隊,擬攻打嶄年宮,想殺死秦王政以奪取政權。他還來不及進攻的時候,秦王政已發覺,立即令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前往鎮壓,嫪毐兵敗被捕。

在審訊中,知嫪毐是呂不韋所進,秦王政欲殺之,但念及他對先王功大,許多賓客又為他說情,才不置之於法,便令他到其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陽)。呂不韋在那裡一年多,各國君的使者和賓客不斷前來探望,秦王政恐其生變,寫信斥責他說:“你有何功於秦?予你封地,食戶;你又有何親於秦?號稱”次父“。命他立即遷徙到蜀地去。

呂不韋知道難免一死,害怕殺頭,就喝毒酒自殺了。呂不韋的死是悲劇性的,他雖與太后蔭庇的嫪毐腐朽集團有一定關係,即推薦嫪毐於太后,對於此事件應負一定的責任,但他並非其一夥,更不能將他和嫪毐相提提並論。其原因是呂不韋知道秦王政是他和太后生的兒子。

三、呂為政父

首先《史記呂不韋列傳》這一篇寫的就是秦始皇的生父是呂不韋;而《史記秦始皇本紀》也有:“秦直其比特,呂政殘虐。……距之稱始皇。”直接稱秦始皇的姓名為呂政;其次,班固的《漢書》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對呂不韋傳和始皇本紀上面的記錄給予了完全的認定、確信。

那為什麼後人沒有任何根據,怎麼就將言之確鑿的《史記呂不韋列傳》等歷史書籍推翻,將秦始皇的生父給改頭換面了呢?究其根源便是——《史記秦始皇本紀》開篇第一句話:“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

其實我們從《呂不韋列傳》中寫的“匿有身”等情節加以全方位對照,就很容易得出這個孩子的生父是誰的結論了。我們知道趙姬在跟隨异人前已經懷上了呂不韋的孩子,後來也沒有沒有流產後再懷孕的資訊,這就是一個决定性的證據,證明莊襄王子楚和這個孩子沒有血緣關係。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和他有關的蛛絲馬跡,與之毫無瓜葛,囙此可以說這個孩子不是秦莊襄王的親生子,而是呂不韋的。

《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子政姓趙氏,並不是姓嬴氏,這就顯得非常怪了!司馬遷明明知道這孩子是姓嬴氏卻故意沒有寫,這是為何?本來“姓趙氏”這三個字是沒有必要寫上的,因為即使什麼都不寫上,我們也都會知道他該姓嬴氏,那麼,司馬遷為何偏偏要寫上“姓趙氏”三個字呢?

其原因便是,他是故意的,他想告訴後來人這個人他不姓嬴!此外,在《史記》一書中從來找不到“嬴政”二個字,所有的記載只有秦王政,從沒有出現以“嬴政”為首的,由此可以推測“姓趙氏”理當為是呂政。所以從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呂不韋是秦始皇的生父、親爹,這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但不管怎麼樣,秦王政還是除掉了“仲父”呂不韋,“繼父”嫪毐,終於掌握了軍政大權,便開始進行由他領導的統一戰爭。

雖說不能把史書神聖化,也需要辯證理解,仔細推敲,但《史記》畢竟是二十四史之首,它包括了上黃帝,下至漢武帝之間兩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傳統國學精品中,唯有《史記》是無與倫比的“百科全書”。

本文標題: 秦始皇親政時的叛亂是誰發起的秦始皇的父親為什麼會引發爭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69854099449
相关資料
西晋統一天下之後三國皇室後裔的下場是什麼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三國皇室後裔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至此西晋統一天下,結束了漢末三國長達百年的戰亂局面。西晋建立後,曹芳的爵位降了一格,“封齊王為邵陵縣公”。
標籤: 三國 西晋 歷史 劉阿鬥 孫皓 曹芳
什麼是牛李黨爭?與唐朝推行科舉制度有關
本文主要從科舉制在唐代朋黨政治中的影響,尤其是在牛李黨爭之中的作用,來分析科舉制度下的牛李黨爭所存在的政治互動。之所以探討牛李黨爭在科舉制度內的政治互動,還要從牛李黨爭的發端談起。“李吉甫牛李黨爭於科舉制內的政治互動科舉考試雖然不是牛李黨爭
標籤: 牛李黨爭 牛僧孺 唐朝 科舉制度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俗話說唇亡齒寒秦國滅五國的時候,齊國為什麼不出手救援
隨後,楚將淖齒以救援為名,實欲收復淮北之地,卻遭打了齊湣王的拒絕。此戰對齊國的打擊是毀滅性的,齊國只剩下了即墨、莒兩座城池,財富珍寶被全部運往燕國。一種觀點認為,因五國伐齊,齊國心寒,不願意再參與列國事務,囙此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齊國和燕國曾
標籤: 齊國 齊國君主 秦國 三國 戰國 趙國
古代可以私藏刀劍古人為什麼不允許私藏甲胄
秦始皇試圖禁刀劍其實在中國第一位封建帝王秦始皇那裡,他在完成大一統後,是想過把刀劍全都給禁止掉的。這就是秦始皇禁絕刀劍的一次著名嘗試,但很顯然,他的嘗試失敗了。在秦始皇之後,也就再沒人提這檔子事兒了。之所以放任民間持有刀劍,不過是因為禁不掉
標籤: 歷史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