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項羽分封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秦朝末年,胡亥昏庸,趙高弄權,甚至搞出了“指鹿為馬”的荒唐之事。是以,此時的秦朝境內早已民怨沸騰,起義是早晚的事情。
最終,以陳勝吳廣起義為開端,各地郡縣紛紛響應,企圖推翻秦朝的統治。
隨著起義的不斷進行,項羽帶領楚軍在巨鹿擊敗秦軍主力,章邯也隨之投降,標誌著秦朝大勢已去,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隨後,項羽等人攻破咸陽,殺死秦王子嬰,秦朝滅亡。
秦朝滅亡以後,項羽作為反秦起義軍中最强大的勢力,卻沒有選擇稱帝,取而代之的則是分封十八路諸侯。
此時的項羽難道不知道,分封制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諸侯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嗎?如果知道,他為何還要分封諸侯呢?
一、項羽只是最大的起義軍勢力,而不是唯一
項羽此時的局面其實和武王伐紂時候的局面頗為相似。
武王伐紂,各地諸侯紛紛響應,一起推翻了商朝的統治,隨之而來的則是周武王施行的分封制。
周武王難道不知道權力集中嗎?
我想,只要是人都會想大,但是做不到。來響應周武王伐紂的,都是各地的部落首領,他們的勢力也許沒有周武王大,但是勝在數量多啊。
周武王單挑其中一個,沒有壓力,有壓力的是他一旦單挑一個,那麼一個就會變成一群,隨之而來的就是周武王單挑一群,這就打不過了。
囙此,周武王唯一能做的,就是當個諸侯盟主,並且盡可能的將好地方分給自己的宗室。
這和項羽做的事情其實是一樣的。
一方面,項羽分封之時,對六國原有的勢力地盤進行分割,封锁他們壯大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他則將好地方分給自己人,比如秦朝的關中之地,項羽就分給了那幾個只能依靠自己的秦朝降將。
二、項羽通過分而化之,給自己找藉口滅掉其餘諸侯,達到自己稱帝的目的
項羽想稱帝,這是毋庸置疑的。
一般人認為,項羽沒有稱帝的想法,無非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項羽沒有將秦朝的關中之地作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反而想衣錦還鄉,回到楚地;第二個原因是項羽在鴻門宴上放過了劉邦,想稱帝的人不會幹這種事情。
先說第一個原因。項羽不僅滅了秦朝,還坑殺了二十萬秦軍,秦人對他的仇恨可想而知。如果項羽選擇了秦國故地作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就要分出相當一部分兵力維持國內穩定,這對他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是不利的。
楚國就好多了,項羽在這裡不僅有威望還有根基。
再來說第二個原因。項羽不殺劉邦,眾人都認為是婦人之仁,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項羽是深思熟慮過的。
當時的起義軍中,除去項羽之外,劉邦算得上數一數二的起義軍了。其兵力和項羽無法比,但是也有十萬大軍,最重要的是,劉邦是楚懷王帳下的。
大家還記得項羽分封諸侯以後做了什麼?他派人把義帝楚懷王殺了。
如果項羽接連把劉邦和義帝都殺了,那麼這個分封也不用進行了,再打一架吧。囙此,劉邦和義帝,項羽只能殺一個,短時間內應該是如此。
而義帝作為項羽名義上的頂頭上司,自然更為重要。囙此,項羽選擇了殺義帝。至於劉邦,打發到巴蜀之地就行了,不足為慮,至少就當時來說,劉邦並沒有展現出什麼過人的天賦。
到此為止,一切天衣無縫,就連齊地的叛亂,也是如此。畢竟,項羽就是想找個藉口,將眾多諸侯一一消滅罷了。
只是,他永遠也想不到,劉邦會如此迅速地還定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