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不死,便無司馬有什麼依據曹真真的很重要嗎

曹真到底有多重要呢?如果曹真不死,司馬懿極難找到機會撼動曹魏政權的統治,他的重要性也體現在這裡。人們說“曹真不死,便無司馬”,這一說法儘管有些誇張,但體現出了曹真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傑出能力。

對三國名將曹真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

三國是我國歷史上一段非常精彩的時期,從最初的漢末亂世、群雄割據,到赤壁之戰後天下逐漸三分,再到曹丕、劉備、孫權相繼稱帝,宣告三足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三國的每個階段都可謂是精彩紛呈。不過,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經歷漫長的分裂後,天下又走向了統一。不過,完成這一事業的卻是司馬家。

司馬家從司馬懿這一代便開始奠基,他在曹魏發展自己的勢力,並逐漸掌握了話語權,得到了曹家的信任。司馬懿之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更是享有相當大的權力。最終,晋武帝司馬炎建立了嶄新的晋王朝,並讓分裂動盪的天下歸於了平靜。司馬家之所以能够把持曹魏的政權,司馬懿居功至偉。不過,有人則主張道:“曹真不死,便無司馬”。那麼,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曹真到底有多重要呢?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看,它說的是如果曹真不去世,那麼天下就不會被司馬家竊奪了,可見,這個曹真應當是一個很不平凡的人。那麼,我們不妨就先來看看,曹真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能力和經歷,為什麼能够得到後人的高度評價。曹真出生在沛國譙縣,也就是曹操家族的所在地,因為其父幫曹操募兵而死,曹操便將曹真收為了養子。

後來,年少的曹真和曹丕等人常常一同遊玩,一次,他們打獵時遇到了一隻猛虎,據《三國志》記載,曹真“顧射虎,應聲而倒。”後來,曹操見他勇猛過人,便讓他當了精銳騎兵“虎豹騎”的統領,能够擔當這一重任,可見曹操對其能力的認可和對他深厚的信任。後來,曹真參與漢中爭奪戰,將劉備的別將吳蘭擊敗,積累了軍功。

等到曹丕繼位後,與其關係親密的曹真進一步得到提拔,他歷任鎮西將軍、上軍大將軍等職,成為了當時曹魏陣營地位最高的軍事統帥之一。後來曹丕去世,曹真與曹休、陳群、司馬懿共同接受托孤,進位為大將軍,不久後,更是升任大司馬,且“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權勢達到了巔峰,在這一時期,司馬懿對其根本是造不成威脅。

所以,從上文我們可以得出為何“曹真不死,便無司馬”的第一個原因,那便是曹真權勢地位高於司馬懿,且掌握著兵權,在其當權之時,司馬懿說得上是不敢造次。曹真的存在,便是曹魏宗室對外的一個代表,他身為太祖養子、文帝手足、托孤重臣,在朝中德高望重,又手握兵權,他只要存在,曹魏政權就是十分的穩固,難以被撼動。

有時我們會說,一個事物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曹真也是如此。曹真尚在是,軍權皆委任於他,旁人是根本無法竊取的,然而,隨著他的去世,大權旁落也就成了必然。最初,不管是征蜀還是伐吳,都是曹真總督事務,而曹真死後,擁有傑出軍事才能的司馬懿就愈發不受管束,他防禦蜀漢,征討遼東,平定東吳,獨自領軍的機會越來越多。

後來,為了壓制司馬懿,順帶將大權交回給曹姓親族將領,曹爽成為了新任的大將軍。不過,正如俗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說的那樣,曹爽和曹真比起來,不僅僅是領兵作戰的才能,連智力、性格等方面都要全方位落後,於是,他自然不會是以老謀深算著稱的司馬懿的對手,於是,司馬懿表面裝病讓其放鬆警惕,實際卻暗中謀劃起事。

嘉平元年(249),司馬懿趁曹爽外出祭祖發動了著名的“高平陵之變”,不但消滅了曹爽及其黨羽,還一舉架空了曹芳。司馬懿能够成功,既因為他常年領兵作戰培養了自己的勢力,也是因為曹爽為人輕率,做事欠缺思考,所以,如果曹真不死,司馬懿的成功概率就很低了。如果曹真不死,司馬懿極難找到機會撼動曹魏政權的統治,他的重要性也體現在這裡。

人們說“曹真不死,便無司馬”,這一說法儘管有些誇張,但體現出了曹真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傑出能力。不

少人認為,三國亂世本該由曹、劉、孫三家解决,而司馬家屬於是竊國奪權,所以不受待見。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曹真確實重要,且他如果不死,確實很有可能延長曹魏政權的壽命,但按照司馬懿父子的智力,他們很可能還會有其它的辦法,還是不能太過絕對化。

本文標題: 曹真不死,便無司馬有什麼依據曹真真的很重要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62813013040
相关資料
周朝時期的諸侯們都只能自稱為公楚國君主為什麼會自稱為王
在此之前,周朝作為天下共主,被稱為“天子”、“周王”,而其他諸侯則只能够自稱為“公”。在楚國的發展過程中,來自中原的諸侯們都對其十分蔑視,認為楚國地處蠻荒、人民野蠻,不配和中原眾諸侯一同會盟,於是都排擠楚國,稱之為蠻夷。“楚國國君自此代代稱
標籤: 周朝 楚國 君主 歷史 吳國 楚莊王
明朝滅亡後,那些文臣為什麼會紛紛投降?原因是什麼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朝滅亡,文臣為啥紛紛投降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宋朝文臣和明朝文臣之間的對比,可謂是千差萬別。况且,明朝皇帝打死文臣的事情經常發生,文臣每天上班都是戰戰兢兢,說不定這就是最後一次上班了。
標籤: 明朝 宋朝 中國古代史 文臣 歷史
漢朝時期的烽火臺速度有多快堪比今天的雷達系統
很多人都不瞭解漢朝烽火臺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漢代的烽隧因是邊防工程的基礎,囙此廣泛分佈於邊防沿線各處。漢代烽隧的建築手法及形式,也是因地域不同而各有差异。許多烽火臺都有牆環衛,與塢相連。囙此衛青時期曾經發生過一夜之間遼東到西北全
標籤: 烽火臺
為拯救搖搖欲墜的元朝,脫脫做了兩件事反而加速了元滅亡
元朝末年積弊叢生,統治黑暗,非一人之力能够化解。隨著脫脫的含冤被殺,腐朽的元王朝更快地走向滅亡。伯顏後來在貶謫途中病死,脫脫完成了為國“大義滅親”的重任。1340年四月,他任命年僅26歲的脫脫為右丞相,革除弊政,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改革舉措,史
標籤: 伯顏 元朝 脫脫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