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名將朱能:曾救朱棣一命,可惜37歲就英年早逝

朱棣稱帝時,張玉已經戰死,在封賞眾將時,丘福被封為淇國公,為靖難第一名將,朱能被封為成國公,為第二名將。朱能出身軍漢之家,機緣巧合成為朱棣心腹,隨朱棣南下,33歲便成為一代名將,功成名就。遠征安南,尚未踏入安南境內,朱能便死在半路上,享年37歲。朱棣得知朱能病逝,一時難以接受,悲慟數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朱能的故事

西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登基稱帝。因為燕王是靠武力奪取天下,囙此登基後肯定要大封功臣。《明史》雲:

(丘福)敢戰深入與能埒,(朱)能於諸將中年最少,善戰,(張)玉善謀,帝倚為左右手。

當年朱棣從北京起兵南下,身邊最依仗的人除了姚廣孝外,就是丘福、朱能、張玉3比特武將。其中,丘福勇猛,一路充當先鋒官。張玉善謀,一直為朱棣出謀劃策,而朱能年紀最小,英勇善戰,一直跟著朱棣,是朱棣的得力將領。

朱棣稱帝時,張玉已經戰死,在封賞眾將時,丘福被封為淇國公,為靖難第一名將,朱能被封為成國公,為第二名將。張玉被追封為榮國公。六年後,張玉的兒子張輔因攻打越南有功,被封為英國公,這四人,被合稱為“靖難四公爵”。

在古代,武將所追求的歸宿,不過是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巧合的是,“靖難四公爵”最後都死在了戰場上,無一人“善終”。最最遺憾的是,其他三比特公爵是真正死在戰場上,只有朱能一人,是死在去戰場的路上,還未交戰,便病逝途中,成為朱棣一生的痛。

朱棣登基時,曾評估朱能:

輔吾成大業者,(朱)能也。

平心而論,朱棣能够以藩王的身份戰勝建文帝,最終登基,除了運氣成分外,有很多人都功不可沒,例如姚廣孝、丘福、張信等人,但朱棣唯獨對朱能有過如此高的評估,可見他對朱能的認可。

朱能,字士弘,安徽懷遠(屬蚌埠)人,他雖然姓朱,但和朱元璋沒有血緣關係,他的父親早年曾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立過小功,被封為“千戶”。朱能長大後,子承父業,被任命為燕山中護衛副千戶,成為朱棣的覈心護衛之一。在朱棣的帶領下,朱能多次前往草原擊殺蒙古殘部,多年的歷練,讓年輕的朱能有一種异於常人的勇猛和忠誠。

建文元年,建文帝對各大藩王步步緊逼,周王被貶,湘王自殺,朱棣非常著急,此時,朱能等人勸朱棣起兵。當年七月,建文帝派謝貴、張昺等人設計活捉朱棣,不料消息被張信偷偷洩露給朱棣。朱棣召來朱能、張玉,讓二人埋伏在府中,等謝貴、張昺入燕王府,立即將其擒殺,然後,迅速奪取北京的防衛力量,控制北京城。

接下來,靖難之役爆發,朱能跟著朱棣先迎戰耿炳文,在真定之戰中,朱能仗著一身肝膽,單槍匹馬約戰耿炳文,最終將耿炳文擊敗,斬殺3000多人。隨後,建文帝更換李景隆為將,朱能在鄭村壩輕易將李景隆擊敗。

建文二年,朱棣攻打濟南,濟南守將盛庸的鐵血防守,讓朱棣寸步難進,朱棣在攻城期間,一度陷入盛庸的炮火包圍,大將張玉在此戰中壯烈犧牲,朱能本來已經率領小隊人馬殺出重圍,看到朱棣沒有出來,又調轉馬頭殺到炮火之中,冒死帶著受傷的朱棣從側翼沖了出來。《明史》曰:

事急,(朱)能帥殊死鬥,翼成祖潰圍出。

這一戰,朱棣損失了張玉,還差點丟了性命,多虧了朱能捨命相救,否則,靖難之役從此便結束了。

建文四年,朱棣再度率兵南下,連戰連捷,但在淝河之戰中,被南軍名將平安成功阻擊,北軍大將王真戰敗自殺。眾人都勸朱棣退兵休整,唯有朱能拔劍霸氣說道:“當年漢高祖十戰九敗,最後還能取得天下,如今我們連戰連勝,豈能因敗這一場便退兵。”

朱棣聽完朱能的話,深受鼓舞,一鼓作氣,擊敗平安。隨後盛庸扼守淮河,朱棣為了渡河,派朱能、丘福二人率領一百多敢死隊,沿著淮河向西步行20多裏,趁著天河偷渡淮河,襲擊盛庸的戰艦。最終,朱棣順利渡河,下揚州,直逼南京。

縱觀靖難之役的整個過程,幾乎每一場戰鬥都有朱能的參與,他不僅是朱棣的救命恩人,更是整個戰畧的堅決執行者,在艱難的時候給大家信心。囙此,朱棣登基後,封朱能為成國公,賜免死鐵券。在當時的功臣排名中,朱能名列第二,僅次於“靖難先鋒官”丘福。

朱能出身軍漢之家,機緣巧合成為朱棣心腹,隨朱棣南下,33歲便成為一代名將,功成名就。在永樂一朝,朱能功高卻不自傲,他為人忠厚,治軍嚴厲,無人不服。遺憾的是,這樣一比特英雄將領,在4年後便早早隕落了。

永樂四年,中南半島的安南國(今越南)屢次挑戰明朝的權威,朱棣忍無可忍,打算派大軍攻打安南。在挑選主帥的時候,朱棣認為,若論能力,朱能最合適。於是,主力派朱能為征夷主帥,以張輔、沐晟為副將,揮軍南下。臨行前,朱棣親自到龍江為朱能送信,對朱能信心十足。

朱棣對朱能打仗的能力毫不懷疑,唯一擔心的卻是朱能不能適應南方的瘴氣氣候。不曾想,朱棣最擔心的一幕發生了。

當朱能率領大軍剛到廣西的時候,便生了一場大病,還未等朱棣把太醫派到軍中,朱能病逝的消息便傳回南京。遠征安南,尚未踏入安南境內,朱能便死在半路上,享年37歲。

朱棣得知朱能病逝,一時難以接受,悲慟數日。最終為朱能廢朝五日,追封東平王。一代名將,因水土不服死在行軍途中,朱能之死,對朱棣、對明朝都是極大的損失。

本文標題: 靖難名將朱能:曾救朱棣一命,可惜37歲就英年早逝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52384733303
相关資料
李世民讓張玄素輔佐太子,最後卻被太子殺害
李世民登基後,張玄素針對政務,多次向李世民提供諫言,李世民認為張玄素為人正直,目光長遠,便安排張玄素入東宮,做太子府的官員,用以輔佐太子李承乾。張玄素因為曾任職東宮而被牽連,一年後,李世民認為張玄素沒有過錯,又重新起用張玄素。李承乾的問題出
標籤: 李世民 李承乾 唐朝 中國古代史
高侃:平定大唐邊疆的名將,孫子是著名邊塞詩人
高侃雖然完成了李世民交給他的任務,遺憾的是,此時唐太宗李世民已經駕崩,唐朝天子乃是唐高宗李治。而高侃從此名聲大噪,被封為衛將軍。作為唐朝名將,高侃的歷史記載也不多,知名度也不如薛仁貴、蘇定方等人。然而,高侃的後人中,有一比特大家耳熟能詳的邊
標籤: 唐朝 大唐 歷史 高句麗 李世民 資治通鑒
郗超一封信讓父親失去軍權,反而保住全家性命
郗超聽聞父親給桓溫寫了封信,連忙瞞著父親,偷偷派人在中途攔截。為了彌補郗愔,桓溫决定把郗愔的兒子郗超留在身邊,給予重用。後來聽到兒子郗超的認真分析,感慨自己確實老了,兒子的做法,保住了全家性命。
標籤: 桓溫 父親 郗超 郗愔 東晉
靠裝死逃過一劫的齊桓公,劉邦還學了這一招?
齊襄公在位期間,昏庸無能,殘暴無道,齊國大亂。齊桓公利用“裝死”,不僅讓自己逃過一劫,還成功麻痹了公子糾,使自己成了齊國新一代國君。秦朝末年,劉邦和項羽先後起義,為了抗擊秦軍,二人一度合兵抗秦。兩軍在廣武山對峙時,劉邦約項羽隔空喊話。
標籤: 劉邦 齊桓公 項羽 歷史 中國歷史 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