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趕考一次需要花費多少錢花費是不是很大

筆者認為,從春秋戰國時期,歷經2000多年的時間推移,時至現代社會,教書育人依然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的頭等大事。《新唐書》中曾確切記載,在長達289年的唐朝時期,唐代科舉制共開科舉268次,錄取進士總數為7448人。筆者認為,在長達289年的王朝史中,唐代進士群體不僅是政治舞臺上的佼佼者,而且也是最有生機的文人群體。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科舉花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自古以來,讀書人都是一個國家的中堅力量,尤其是在科技大爆發的現代社會,能够擁有數量較多的科技人才,才能讓國家發展日新月异。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就曾明確提出,人才是國家强盛的第一要務。

戰國時期推崇管仲的稷下學官,根據管仲的治國思想,彙編而成的《管子》一書中,就曾提出了天下“四民”之說。《管子·小匡》中有雲:“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在士、農、工、商“四民”中,“士”之所以能位列榜首,不僅說明了當時的權貴階層,已經意識到了讀書人的重要性。同時,也從社會發展角度體現出了,“士”作為國家柱石的覈心地位。

實際上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興辦“官學”就已經蔚然成風。貴族子弟的基礎課程“六藝”,就是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的教育體系。

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支撐下,開始大力主張興辦“私學”。至此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體系,讀書不再是貴族階級的特權,生活在社會中的其他階級,也可以進入“私學”接受教育。

筆者認為,從春秋戰國時期,歷經2000多年的時間推移,時至現代社會,教書育人依然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的頭等大事。因為文化、知識、科技,是國家繁榮昌盛的三駕馬車。一個沒有人才的國度就會陷入無底深淵,不僅看不到明天的太陽,而且還會囙此永遠沉淪。

古代教育史中,有兩次跨越式發展,第一次是孔子提倡興辦“私學”,至此即使是貧苦百姓也有權利讀書;第二次則是隋朝首創科舉制,而唐朝則將科舉制發揚光大。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從私學至科舉考試,不僅是教育意識的不斷發展,更是讀書人地位提升的一個重要標誌。

唐代讀書人的科舉之路

一、科舉制歷史淵源,周代“鄉舉裏選”

縱觀古今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是倍受社會關注的群體。這主要是因為掌握文化知識的讀書人,不僅對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充當了古代君主的統治工具。周朝大部分讀書人都是權貴階級子弟,但“鄉舉裏選”制確立之後,地方賢士也可以入朝為官。

所謂“鄉舉裏選”簡而言之,就是由“鄉老”舉薦本鄉賢士,然後歷經地方官吏甄別之後,方可由地方直達廟堂。但由於這種舉薦人才的管道,受到了周朝貴族階級的抵制。所以雖然看起來底層賢士可以居於廟堂,但真正能够實現這個目標的人卻很少。

二、春秋時期世卿世祿制動搖

春秋時期由於“禮崩樂壞”,所以貴族子弟世卿制遭到破壞。簡單說就是除了貴族階級,可以直接世襲父輩官職之外,很多下層人士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筆者認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禮崩樂壞”好像是一種負面影響,但如果從根源上去分析,可以發現這其實也是一種進步。

由於貴族公卿世襲官爵出現了動搖,所以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讀書人,開始通過考試或舉薦的形式,逐漸進入奴隸制統治覈心權利層。筆者認為從貴族階級世襲制,至底層讀書人經過考核入朝為官來看,這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科舉制誕生的契機。

三、漢代察舉制與征辟制

“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是漢代統治者的用人思想。

為了能够真正達到這個目的,開創了察舉制與征辟制。這兩種人才選拔制度,雖然也設定了很多障礙,但是卻要比“鄉舉裏選”更為進步。很多生活在民間的人才,開始不斷走上漢代政治舞臺。

事實上真正促進科舉制誕生,或者說預示科舉制成熟的選官制度,其實是由魏文帝創立的九品中正制。

這種選官制度又稱為“九品官人法”,從其名字就可以得知,這種選官制度實際上也是封建統治者,為了選拔可用之才而設立的官制。

筆者認為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地位,主要體現於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時期的科舉制。

雖然說科舉制萌芽於於南北朝時期,但如果沒有周代“鄉舉裏選”,漢代察舉制與征辟制,以及魏晋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也就根本不會出現科舉制。

這其實既是古代政治的一種進步,而且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雖然奴隸制和封建制有本質區別,但不可否認的是都是在,不斷向中央集權制發展。也就是說封建君主,在不斷加強皇權的過程中,也促進了選官制度的發展與成熟。

四、隋唐科舉制

筆者認為根據史料記載,以及古代王朝選官制度發展過程,可以非常明確的瞭解到,科舉制出現絕非一日之功。從察舉制至科舉制歷經400多年,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科舉制,真正成型的關鍵期是在隋唐。

雖然隋代選官制度承襲了,兩漢時期的察舉制與征辟制,但不可否認的是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令天下文人,趨之若鶩的科舉考試。

開皇末年隋朝實行科舉制,並開設了秀才、明經、進士三科。筆者認為如果從這一點來看,科舉制和進士都誕生於隋朝。

五、科舉製成型期

真正讓科舉制迎來春天的朝代,應該是隋朝之後的唐朝。

《新唐書》中曾確切記載,在長達289年的唐朝時期,唐代科舉制共開科舉268次,錄取進士總數為7448人。但又確切籍貫記載的唐代進士,其人數總量大約為846人。

筆者認為,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唐代進士的含金量有多高。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唐代文人一旦進士及第,不僅有鯉魚躍龍門一般的身份轉換,而且還會出現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現象。所以唐代文人才會不遺餘力,遇挫越勇的多次參加科舉開始。

可以說進士考試確實為唐朝,選拔了一大批十分優秀的人才。同時這些來自底層社會的讀書人,不僅擁有更多社會歷練和想法,同時也是統治者對抗門閥士族的工具。當然如果從積極性上去考慮,這些由科舉考試選拔上來的官員,也形成了開明進步的進士群體。

在他們的引導和榜樣力量的影響下,生活在唐朝時期的讀書人,對科舉考試的態度可謂前僕後。

很多唐朝時期的知名詩人,其實也都是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當然有春風得意的人就會有失意的人,但是這些失意的唐代文人,卻並沒有放弃科舉考試的决心。

筆者認為,在長達289年的王朝史中,唐代進士群體不僅是政治舞臺上的佼佼者,而且也是最有生機的文人群體。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些通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的人,對唐代歷史發展起到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培養“進士”花銷巨大,進京趕考耗費鉅資

唐朝作為古代歷史中最輝煌的封建王朝,不僅擁有非常强大的國力,而且在選拔人才方面也煞費苦心。筆者認為如果從封建制的根源上去分析,不難發現每一個封建王朝,其實都存在著門閥氏族與皇權之爭。

李唐王朝出身於關隴貴族,李淵在起兵之時受到了關隴貴族的支持,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後很多關鍵要職,基本上都把握在這些貴族手中。而且皇帝做出的很多决定,其實也深受關隴貴族的挾制。在這種前提下,培養聽話的官員,就變成了唐代統治者的重要任務。

事實上隋朝時期科舉制的出現,其實也存在這個方面的原因。

雖然唐代進士數量要遠低於宋代,但是這些通過科舉考試,被選拔上來的官員對唐代政治格局,或者說權利均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眾人勇闖獨木橋的時候,卻沒有人關心參加科舉考試的生員。

他們從開始讀書到參加科舉考試,以及從家鄉趕往長安的各項費用,不僅沒有得到任何支援,而且這毫不誇張的說都是自費。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考中進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唐代讀書人的趕考費用

唐代雖然是封建社會的高峰時期,但由於社會生產力依然處於落後狀態,再加上當時的交通十分閉塞。所以唐代學子想要赴京趕考,基本上都要經歷長途跋涉。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車較多的差旅費,而且家鄉距離長安越遠的學子,所需要花在路上的金錢就越多。

唐代文人劉蛻曾用文字,記錄了當時應考時的心酸和開銷:

“家在九曲之南,去長安近四千裏。膝下無怡怡之助,四海無强大之親。日行六十裏,用半歲為往來程,歲須三月侍親左右,又留二月為乞假衣食於道路”。

筆者認為,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劉蛻的應考之路長達4000裏。由於他的家庭較為貧苦,而且也沒有比較富裕的親屬,所以只能艱辛地輾轉於路途之上。甚至在需要長達半年的時間,才能從家鄉達到長安再返回故地。

由於身上攜帶的錢財較少,所以他甚至“乞假衣食於道路”,這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簡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况有疾病寒暑風雨之不可期者,雜處一歲之中哉!是風雨生白髮,田園變荒蕪”。如果再因為天氣變化生病,那麼在路上耽擱的時間就會長達一年。

筆者認為這段充滿心酸的文字,不僅吐露了路上的艱辛,而且也表述出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清代書生在科舉落第之後,頓覺淒涼遂寫下:“費銀數百,如泥牛沉海,毫無消息”。就算不顧旅途勞頓赴京趕考,但卻因中舉無望又耗費“銀數百”,這位文人居然仰頭大哭。

車馬費、舟船費、住店打尖,以及醫藥、服裝鞋帽等各項費用,對於唐代底層讀書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筆無比龐大的開銷。尤其是對於家庭比較貧困的考生來說,有的時候甚至還沒到長安,所帶銀兩基本上就所剩無幾了,為了能够參加考試,不得不沿街乞討。

筆者認為唐代讀書人,之所以在這種困境下,依然對科舉考試抱有希望。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可以發現,“學而優則仕”只是一句口號不理想。

“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有馬多如簇;書中有女顏如玉”,才是他們科級考試的最終目標。

結語

縱觀古代社會中的讀書人,他們每天搖頭晃腦熟背四書五經,達到一定年齡之後再去參加科技考試。從這個角度去分析費用問題,其實就高達幾百輛白銀。如果屢次赴京考試都沒有中第,甚至還會因考試而致貧。

筆者這樣說並不是聳人聽聞,就算是在無比强盛的唐朝,依然有很多人讀不起書。就算是平民子弟節衣縮食,往往也會因為沒錢而中途輟學。就算是能挨到進京考試這一步,很多人也會因為囊中羞澀而苦不堪言。

【參考文獻】

《唐代寒士研究》

《科舉制與儒學的傳承繁衍》

《唐代科舉制度及其運作的演變》

本文標題: 唐朝時期趕考一次需要花費多少錢花費是不是很大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42701611066
相关資料
為何魏延寧願最後反了,也不去投靠魏國呢?
魏延,可以說的是蜀國最後的武將代表了。那魏延扛著這麼大的責任,還要受著上級的猜疑,他為什麼不去投奔魏國呢,憑藉著自己在蜀國的地位和自己的一身本領,在魏國也可以混不錯,那魏延為什麼沒有這樣做?魏延自始至終也沒有對不起劉家。所以綜上所述,魏延不
標籤: 魏延 魏國 蜀國 三國 歷史 諸葛亮
清朝大員進京後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寓廟而居
翻閱有關清朝的歷史資料,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些地方大員,進京後都會住在寺廟裏。所以,選擇下榻之處,是這些大員進京後的第一選項。可是封疆大吏們進京後都寓廟而居,實在令人有些費解,追根溯源,這還要從順治初年說起。於是封疆大吏們,進京
標籤: 清朝 清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寺廟 旅舘
白馬之禍是什麼?安史之亂是不是唐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白馬之禍、安史之亂的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唐朝末年,朱溫在打敗晋王李克用後,外部的主要威脅被清除了。後來隨著安史之亂的發生,節度使開始興起,天子的權力衰落。白馬之禍,標誌著大唐已經徹底的名存實亡了。白馬
標籤: 安史之亂 朱溫 大唐 唐朝 歷史
歷史上開國皇帝才成稱為祖清朝為什麼有三個稱祖的皇帝
廟號是中國古代皇帝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可以說是古代皇帝的專屬待遇之一,起源於重視祭祀與跪拜的商朝。諸如開國皇帝,一般是稱之為“祖”,基本上是太祖或者高祖。意思是康熙帝雖然是守成之君,但是實際他的功績和開國皇帝一般了,所以可以稱之為祖
標籤: 清朝 歷史 中國古代史 清朝歷史 康熙帝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