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楚政權建立之後為何在短短的時間裏就滅亡了

到了潯陽後,桓玄公佈司馬元顯的罪狀,反過來聲稱要討伐司馬元顯。劉牢之率北府兵投降後,這場戰爭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歷史上將這個政權稱為“桓楚”,篡位後,桓玄貶司馬德宗為平固王,遷居潯陽。剛建立就要面臨滅亡桓楚政權的建立,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桓玄的滅亡劉裕整頓完畢後,主動進攻建康。桓玄倉促部署應對。

很多人都不了解桓楚政權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西元400年,此時南方的東晉朝廷,要說誰的實權最大,不是皇帝,也不是朝廷重臣,而是外面的桓玄。東晉朝廷的政權雖然由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相繼掌控,但能够管轄的也只是江南八郡而已,江北由北府兵劉牢之、豫州刺史司馬尚之分割,而南邊還爆發了孫恩起義。總而言之,東晉現在是四處樹敵。而桓玄卻掌握著東晉超過一半的領土,這讓本就有野心的他,更是大造輿論,多次在自己地盤偽造祥瑞。

神操作把桓玄送上了皇位

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用不了多久,恒玄就得篡位。所以,為了解决這個麻煩,西元402年正月,司馬元顯控制朝廷下詔討伐桓玄。他自任征討大都督,以劉牢之做前鋒都督、征西將軍。桓玄沒有想到朝廷這麼快就公開討伐自己。他之所以敢這麼高調,就是因為覺得揚州鬧饑荒,南方還有孫恩鬧著,司馬元顯不可能討伐自己。聽說司馬元顯討伐自己,桓玄一開始想放弃東部郡縣,退保大本營江陵。但在長史卞範的勸說之下,桓玄改變了想法,留自己的哥哥桓偉守江陵,自己則召集兵馬順江而下進駐潯陽。到了潯陽後,桓玄公佈司馬元顯的罪狀,反過來聲稱要討伐司馬元顯。

這下司馬元顯又害怕了,實際上,他壓根就沒準備消滅桓玄的任何計畫,只是看他不順眼,一時意氣用事,也沒有想到桓玄會這麼剛。司馬元顯的大軍都準備開拔了,得知桓玄的態度卻開始遲遲不敢動身。仗還沒開打,司馬元顯就在氣勢上輸了。

另一邊,桓玄一邊順江而下,一邊同樣心裡打鼓。他都懷疑自己的阿兵哥敢不敢與朝廷大軍作戰,直到過了潯陽,還沒有見到司馬元顯的人馬,桓玄這才穩下心來,部隊的士氣也開始高漲起來。當桓玄抵達姑孰,擊破了襄城太守司馬休之和豫州刺史司馬尚之後。司馬元顯更是沒主意了,派使者向劉牢之詢問戰事。劉牢之也害怕,他一來擔心桓玄手下有大批精兵強將,二來擔心即便平定桓玄了,自己也會功高震主。所以劉牢之猶豫不決,消極怠工,磨磨蹭蹭地帶著北府兵進駐建康西南的溧洲就止步不前了。

就在這時,桓玄派其劉牢之的族舅何穆來勸劉牢之說:“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殫,獵犬烹。文種、白起、韓信,這些都是前車之鑒。現在你的情况是,戰敗了則家族不保,戰勝了也難逃滿門抄斬的命運,倒不如與桓公聯手,保有富貴。”劉牢之聽了,覺得何穆所言有理,就打算派使者去向桓玄請降。

外甥何無忌和部將劉裕苦苦勸諫不要投靠桓玄,然而,自古以來能聽進部下話的人很少。實際上,還是那句“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殫,獵犬烹”打動了劉牢之,跟誰不重要,利益最大化才最重要。最終,劉牢之還是派劉敬宣至桓玄營中請降。

劉牢之率北府兵投降後,這場戰爭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桓玄大軍沿江而下,司馬元顯退守建康。在建康,司馬元顯退無可退,只得硬著頭皮在宣陽門外列陣迎戰。可因為他的一退再退,軍心早已混亂,晉軍不戰自潰。桓玄兵不血刃進入建康,抓住司馬元顯,將他和之前被俘的司馬尚之一起殺死。

桓玄控制皇帝司馬德宗,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又派家人、親信佔據要津,控制了東晉朝野。

篡位

恒玄掌權以後,首先要對付的就是最有威脅的北府兵。他任命劉牢之為征東將軍、會稽太守,借此剝奪其軍權。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就勸劉牢之趁著軍權還沒有交出去,襲擊待在建康丞相府中的桓玄。在這種時刻,劉牢之低的可憐的政治數值展現了出來,他最終沒有採納兒子的建議,而是計畫帶著北府兵渡過長江,與在江北的女婿高雅之聯合據守北岸和桓玄相持。

劉牢之召集了北府兵各將領商議去留,但劉牢之的主張並沒有得到部下的支持。他之前經安排兒子劉敬宣到京口安置家眷,卻遲遲沒見到兒子歸來,就以為他遭遇不測。眾叛親離之下,劉牢之感覺沒有希望了,就自縊而死。不一會兒,劉敬宣趕了回來,見父親已死不敢哭喊,急忙投奔高雅之而去。

除去劉牢之後,桓玄徹底掌控了國政。對群龍無首的北府兵,桓玄舉起了屠刀,接連殺害了高素、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孫無終等北府舊將。而劉敬宣、高雅之和冀州刺史劉軌起兵反桓失敗後,就投降了南燕的慕容德。

元興二年(403年)二月,桓玄矯詔自任大將軍。同年九月,他又加授相國,封楚王,封地有十郡,並加九錫。403年12月,晋安帝司馬德宗獻出國璽,禪位於桓玄。桓玄經過一番辭謝表演後,粉墨登場稱帝,國號“楚”。歷史上將這個政權稱為“桓楚”,篡位後,桓玄貶司馬德宗為平固王,遷居潯陽。

剛建立就要面臨滅亡

桓楚政權的建立,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桓玄捕手的東晉是經過權臣、外藩和起義軍輪番蹂躪過的國家,百姓困苦,朝政混亂。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動亂之後的人們都希望有人出來收拾亂局。這就為桓玄施展拳脚、建立功業提供了輿論基礎。只要他做出成績了,哪怕就是比司馬道子和司馬元顯好那麼一點點的政績來,人們都會說他好的。

桓玄入主中樞的初期,的確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連《晋書》也承認他“初至也,黜凡佞,擢俊賢,君子之道粗備,京師欣然”。

但要說實話,桓玄之所以成功,不是他太强,而是對手實在太無能,並且他的家世基礎又很强。如果說做個指點江山的文人談客,桓玄綽綽有餘,可要論治國平天下,恒玄就不行了。桓玄即位後,並沒有做出什麼好計畫來,也沒有製定相關的政策來恢復江南地區。只是做了一些無關緊要或者沽名釣譽的行為。比如,桓玄好施行小惠以籠絡人心。他親自審訊囚犯時,不管罪刑輕重,多予釋放;對於攔御駕喊冤的人,也都給予救濟,對罪犯和申冤者反映的問題則不聞不問。另外,一旦有官員在詔書中寫錯一個字,桓玄就把經辦人員全都降級或免職,以此來顯示自己明察秋毫。

桓玄喜歡奇珍異寶,可以說是珠玉不離手。他當了皇帝後,民間有書法名畫或佳園美宅,桓玄都要占為己有。百姓不給,桓玄就威逼強奪,與強盜無異。他還派遣官吏四處求寶,掘果移竹,不遠數千裏給他輸送寶物。他還把蒐集的奇珍異寶和名貴書畫都放入輕舸中。別人勸他沒必要把寶貝都藏在小船裏,桓玄說:“這些書畫服玩應該時刻放在身邊,萬一遇到兵凶戰危損失了多可惜,所以我把它們事先放在船上,遇到緊急情况可以方便運輸。”堂堂九五之尊,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如何方便攜帶寶貝逃亡。桓玄興築宮殿,篡位後驕奢荒侈,遊獵無度,夜以繼日。親哥哥桓偉死了,下葬的當天,桓玄白天哭靈晚上繼續遊樂,讓人看不下去。

既然朝野都對桓玄失去了信心,那麼誰來推翻他呢?按照常理來講,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跨州連郡的世族大家們了。遺憾的是,經過幾十年的安逸享受,世族大家不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已經腐朽墮落,變得庸碌無能了。所以,能够推翻桓玄的人只能在軍隊裏。

這些人就是沒有被桓玄斬草除根的以劉裕為首的北府軍舊部,桓玄的妻子早就提醒過說劉裕有野心,但恒玄打算等到平定中原後在收拾劉裕。永始二年(404年)二月二十七日,劉裕以打獵為名,和何無忌糾合了100多人的小武裝。次日早晨,京口城門剛開。何無忌身穿傳詔書的服裝,詐稱朝廷使者,當先進城,100多人跟著一擁而入。守將桓修大概連真假還沒有弄清楚,便被砍了腦袋。同日,京口對岸由桓弘駐防的廣陵也發生了政變。劉毅、孟昶和劉裕的弟弟劉道規帶幾十名壯士沖入桓弘府中,將桓弘殺死。考慮到兵力薄弱難以堅守廣陵,劉毅隨即率眾渡江,與劉裕在京口會合,隊伍壯大到1700多人。

桓玄的滅亡

劉裕整頓完畢後,主動進攻建康。桓玄倉促部署應對。他主要做了兩個措施,第一是赦免揚、豫、徐、兗、青、冀六州的百姓,收攬人心;第二是任命桓謙為征討都督,派吳甫之、皇甫敷兩人分別率軍北上迎戰劉裕。

三月,劉裕和吳甫之在江城遭遇。吳甫之是桓玄的驍將,帶領的部隊也是百戰精兵。但劉裕帶著不怕死的决心,大呼著親身沖入敵陣。在他帶領下,起義軍奮勇前進,陣斬了吳甫之,擊潰了桓玄的一支部隊。劉裕進軍到羅落橋的時候,皇甫敷率另一支部隊數千人恭候迎戰了。劉裕和一同起兵的檀憑之分別率領一支部隊,沖向敵陣,將皇甫敷斬首。

前線的失敗使桓玄大驚失色,他一面找術士詛咒劉裕,一面收攏兩萬軍隊,派遣桓謙、何澹之屯東陵,卞範之屯覆舟山西面,準備戰鬥。劉裕推進到覆舟山東面後,讓將士們飽餐一頓後,拋弃餘糧,以破釜沉舟之勢對桓軍發動攻勢。他選派年老羸弱的人在蔣山上分張旗幟,然後指揮部隊分道進攻。桓軍的偵察兵看到後,以為劉裕軍隊人數眾多,桓玄更擔心了,加派庾頤之帶領建康城內的精兵增援前線。

決戰正式開始,劉裕、劉毅等將領身先士卒,直前衝擊。將士人人死戰,喊聲驚天動地。劉裕見東北風急,就沿途放火焚燒。桓軍士氣低落,劉裕等人越戰越勇,結果桓謙等諸軍紛紛後逃。城內,桓玄集合親信數千人,揚言要出城與劉裕決一死戰,暗地裡帶著兒子桓昇、侄子桓浚等出建康西掖門,到達石頭城,坐上事先準備好的小船,向長江上游逃去。建康落入劉裕手中,周邊郡縣也紛紛反正。起兵不滿一個月,他就成了勝利者。

桓玄退出建康後,到潯陽挾持了晋安帝司馬德宗,繼續向西逃回江陵。對外,桓玄擔心兵敗如山倒。他繼續以大楚皇帝自居,要和劉裕爭奪天下。

西撤後,桓玄唯恐政令不通、法令不肅,施行嚴刑峻法來整肅內部,部眾反而愈加離心。逃亡途中,桓玄開始編輯起居注(記載帝王日常言行的檔案),說到被劉裕打敗的內容,他自稱經略指授算無遺策,說是諸將不聽指揮,以致失敗。

四月,司馬遵在建康就任大將軍,發兵討伐桓玄。桓玄以投降的前秦太子苻宏為前鋒,東下與劉毅率領的晉軍決戰。桓玄發揚畏戰的一貫傳統,在禦船旁邊系著一條小船,裝著寶物和給養,一看情況不妙隨時準備開溜。下麵的將士看到皇帝都是這樣的心理,哪裡還有鬥志。加上劉毅又成功乘風縱火,一場火攻將桓玄的荊州兵殺得大敗。桓玄不但不思收攏敗兵再戰,反而燒掉輜重,連夜逃回江陵。

部將馮該勸桓玄在江陵準備最後的決戰。桓玄完全沒有勇氣,計畫逃亡漢中投靠梁州刺史桓希。他不顧個別忠心將士的勸阻,連晉安帝也不要了,率部弃城北逃。江陵城中頓時大亂,指揮混亂,政令不通。桓玄帶少數幾個人乘馬出城,出城門的時候遭遇懷恨在心的旁人行刺。刺客沒有刺中桓玄,卻導致桓玄身後最後的部隊相互猜疑,起了內訌。最後,桓玄狼狽地和幾個親人逃到船上,逆江泛舟而去。

因為東晉的益州刺史毛璩的弟弟毛璠死了,就派了其孫毛佑之、參軍費悅帶著200人出三峽送葬回江陵。毛璩的侄子毛子修是桓玄的屯騎校尉,有心殺桓玄,就勸誘桓玄入蜀。桓玄同意了,在枚回洲遇到了毛佑之和費悅一幫人。毛佑之等人裡應外合,對桓玄發動突襲。一時間箭如雨下,桓玄平時寵倖的近臣丁仙期、萬蓋等人用身體護著桓玄,各中數十箭而死。桓玄也中箭了,兒子桓昇在旁幫他拔出箭來。益州督護馮遷抽刀,跳上桓玄的大船,刀起頭落,將桓玄殺死。桓玄的腦袋被送到建康,懸掛在大街上示眾。圍觀百姓莫不叫好,可見桓玄多麼不得人心,桓玄政權的速亡也在情理之中。

桓玄雖死,這場戰爭並沒有結束,桓家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桓玄死後,被其侄桓振諡為武悼皇帝。桓振、桓謙、苻宏等人在荊州一帶頑抗。桓振還一度重新攻陷江陵,再次俘虜晋安帝。東晉花了幾年時間才誅殺桓振等人,討平叛軍。直到406年晋安帝才回歸建康,司馬遵奉還政權,改拜太保。桓氏子孫部分投降後秦,部分逃入苗中成為南蠻,在東晉絕跡了。

本文標題: 桓楚政權建立之後為何在短短的時間裏就滅亡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41077745762
相关資料
揭秘高歡的反腐手段,為何越反卻越貪腐?
很大程度上歸咎於高歡所採取的“策略性反腐”,即不用蠻力強制性整肅貪腐,而是借力打力,曲折迂回地達到反腐目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歡父子所信任的反腐機构更多倚重政治鬥爭和勢力平衡,其主要目的並不真是反腐,而是防範鮮卑貴族和漢族世家,可以說他們
標籤: 高歡 反腐倡廉
揭秘:一代明君宋太祖為何會逼死寵臣張瓊?
宋太祖此時正為收復北漢受阻而惱火,一怒之下將李進索拿進京,打入死牢。石進卿囙此恨上了張瓊。宋太祖一看張瓊竟如此放肆,不顧君臣禮儀,下令將他拖出殿外杖責五十。宋太祖大為震驚,派人到張瓊家中查看,發現他不但沒有多餘資財,所謂的“豢養部從”更是子
標籤: 宋朝 石進 劉進
有勇有謀的魏延為何會做出“臨時謀反”這種愚蠢的舉動呢?
至於與楊儀不和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更不可能成為魏延“謀反”的理由,所以魏延本來就沒有“反”的動機。那麼魏延有沒有謀反的實際行動呢?其次,從孔明死後魏延的反應來看也證明他根本沒有反意。總而言之,魏延既無謀反的動機,也根本沒有謀反的行為,卻被潑了
標籤: 魏延 三國 歷史 軍師
揭秘:北宋高官退休後為什麼都喜歡去洛陽?
北宋年間,高官退休後幾乎都奔一個地方:洛陽。而且北宋優待文官,他們的薪水足以買得起洛陽豪宅。比起北宋高官這種操作,其他朝代的官員“告老還鄉”基本是退休首選。
標籤: 洛陽 宋朝 中國古代史 明朝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