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子的四大弟子各自的結局是怎樣的?為何都沒能得到善終?

《史記》中記載的大部分蘇秦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公孫衍身上,而蘇秦的主要活動範圍是齊國和燕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疲齊,既能讓齊國得罪列國,又能拖垮齊國。張儀和蘇秦未得善終,孫臏和龐涓也並沒有得到善終。這裡,很多人就問了,為什麼鬼穀子的這些弟子都很有才能,卻還是不得善終呢?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鬼穀子。

要問戰國時期最神秘的人是誰,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三個字,即“鬼穀子”。鬼穀子是一方隱士,卻有通天徹地之能,精通百家學問,門下弟子眾多,向我們所熟知的戰國名人,幾乎都是他的弟子,可以說,鬼穀子以一己之力,攪動戰國局勢,形成雲詭波譎之勢。

而鬼穀子比較著名的徒弟有這麼四比特:張儀、蘇秦、孫臏、龐涓。張儀和蘇秦是著名的縱橫家,張儀更是連橫的創始人,他原本是魏國人,跟著鬼穀子學習謀略,下山之後就開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遊說諸侯與秦國聯合,形成連橫之勢。

為此,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在列國間遊走,為的就是為秦國帶來利益,自然也是為了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張儀做的最著名的事情大約就是將楚懷王玩弄於股掌之中。

先是許下巨大的利益,逼著楚懷王和齊國斷了結盟,然後又打著生病的幌子堂而皇之用六裏地羞辱了楚懷王,但即便如此,後來楚懷王得到張儀之後,再次被張儀給忽悠了,還是聯合楚懷王身邊的寵臣和寵妃忽悠的,最終張儀心滿意足的回到了秦國。

當時的秦惠文王非常信任張儀,讓張儀做了相國,而張儀也為秦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東方諸國幾乎都和秦國結成了同盟關係。

但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卻並不怎麼喜歡張儀,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張儀預感到自己在秦國的日子不會好過,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自請到魏國去,然後等齊國攻打魏國的時候,秦國就可以趁機攻打韓國,跨過三川,直逼洛邑,很快就能成就大業。

秦武王覺得有道理,然後就大張旗鼓的送張儀到了魏國,張儀再通過楚國說服齊國不要進攻魏國,免得讓秦國占了便宜,就這樣,張儀在魏國有了短暫的安全,甚至還成為相國,不過,他在魏國呆了一年就去世了。

雖然《史記》中並沒有寫張儀的死因,但不難猜出他並未善終,要知道張儀擅長的是連橫,離開了秦國這個舞臺,他在別的地方很難發揮作用,而且他之前為了實現自己連橫的理想,也曾數次坑魏國,等魏國反應過來,自然不可能善待張儀,自然,他的死就不可能是老死和病死那麼簡單了。

《史記》中記載張儀和蘇秦是師兄弟,同時跟著鬼穀子學習,而蘇秦下山揚名的時間早於張儀,兩人一個擅長合縱,一個擅長連橫,兩人聯手,將戰國諸侯玩弄於股掌之間,實際上,當時與張儀抗衡的是公孫衍,正如《孟子》中所說:

“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史記》中記載的大部分蘇秦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公孫衍身上,而蘇秦的主要活動範圍是齊國和燕國。現在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對此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記載。

蘇秦的身份與其說是一個縱橫家主張合縱,不如說是一個間諜,而是還是準備赴死的那種,他為了燕國,主動到齊國潜伏,為的就是滅亡齊國,到了齊國之後的蘇秦,不斷勸說齊閔王攻打別的諸侯國,當然除了燕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疲齊,既能讓齊國得罪列國,又能拖垮齊國。

後來蘇秦更是勸說齊閔王滅掉宋國。宋國在戰國時期雖然還存在,但也是活的戰戰兢兢,因為它在戰國七雄眼中就是待宰的小肥羊,誰都想要,但誰也不敢貿然出手。結果齊國出手了,將齊國滅了。這一下子得罪了其他諸侯國。

於是燕國名將樂毅舉五國兵力攻打齊國,之後更是長驅直入,準備滅掉齊國。齊國迎來了史上的最大危機,到了後來,齊國只剩下了莒和即墨兩城,蘇秦也在這個時候暴露了,被齊閔王車裂而死。

雖然後來齊國又複國,到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其他大國相抗衡,龜縮在東邊再不敢惹事,蘇秦倒也是立下了大功,只是到底沒有得到善終。

張儀和蘇秦未得善終,孫臏和龐涓也並沒有得到善終。

孫臏和龐涓也是同時跟隨鬼穀子學習兵法,龐涓自知沒有孫臏有本事,當然在魏國得到重用之後,就將孫臏騙到了魏國,不但沒有讓孫臏得到一官半職,還對他執行了臏刑,從此,孫臏再也不能走路,一生只能坐著,兩人之間的仇恨就此埋下。

孫臏雖然成了殘疾人,但還是搭上了齊國的使者,說服他們將他帶到了齊國,然後成為齊國大將田忌的門客,而孫臏讓田忌在和齊國貴族的賽馬中大獲全勝,由此在齊威王面前露了臉,然後就有了後來著名的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

在這兩戰中,孫臏和龐涓展開對決,其結果都是孫臏勝,他們的第一戰就是桂陵之戰。桂陵之戰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但如果說圍魏救趙,則大部分人就都知道了,而桂陵之戰正是圍魏救趙後的結果。孫臏以軍師的身份跟隨田忌率領齊軍圍魏救趙,在桂陵與魏軍遭遇,其結果就是魏軍大敗。

十三年後,孫臏和龐涓再次遭遇,這一次,魏國攻打韓國,而齊國支援韓國,孫臏再次以軍師的身份跟隨田忌出戰,行軍途中採取减灶的策略讓龐涓以為齊軍膽怯逃走而放鬆了警惕。

而孫臏則在馬陵等著龐涓,入夜,龐涓到達馬陵,看到了孫臏早就為他在樹上刻下的那句話:“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正是這句話讓龐涓感覺到了危險,但已經來不及了,齊軍萬弩俱發,龐涓留下“遂成豎子之名!”這句話之後拔劍自刎,魏國太子被俘虜,魏軍大敗。

龐涓死後,孫臏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史記》中記載:“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很多人認為孫臏這是隱居了起來,著書立說,但其實我們細想就知道不太可能,孫臏有如此才能,名聲大顯,為何會隱居了?即便他想要隱居,齊國國君是否會讓他去隱居,萬一去了別國幫助別國攻打齊國怎麼辦?所以,孫臏很可能並沒有隱居,而是被殺了。

要知道,馬陵之戰後,田忌和齊國的相國鄒忌之間的衝突擴大化,鄒忌派人誣陷田忌,使得田忌不得不逃到了楚國,直到齊宣王登基之後才又回到齊國,很可能田忌逃亡楚國的這段時間內,孫臏在齊國被處死了。

這裡,很多人就問了,為什麼鬼穀子的這些弟子都很有才能,卻還是不得善終呢?實際上正是因為他們太有才能,在戰國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甚至一度左右戰國局勢,在一定程度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也囙此帶來了巨大的危機,當他們失去作用的時候,就是他們死亡的時候。

本文標題: 鬼穀子的四大弟子各自的結局是怎樣的?為何都沒能得到善終?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29177396719
相关資料
歷史上真實的“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
“徐庶走馬薦諸葛”,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故事一直是中國忠孝的典型,是對儒家倫理道德的完美闡釋。這就是《三國演義》中“徐庶走馬薦諸葛”的完整故事。其實《三國演義》為了塑造徐庶忠孝的形象,特意把
標籤: 徐庶 劉備 三國 三國演義 諸葛亮 曹操
清朝時的言官都做些什麼呢?其中都有那些講究呢?
所以,有追求的言官還是要找些其他實事來開口。戶部官員經過調查研究和磋商討論後,認為李仲昭所言子虛烏有,完全是誣告。在實踐中,報名參加翻譯考試的都是王公大臣和滿族親貴的子弟,考試過程中冒名頂替、傳遞紙條等舞弊行為舉不勝舉。三個禦史,和靖額、李
標籤: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滿族 嘉慶 秦朝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究竟去哪了?他還活著嗎?
照朱棣這麼說,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還活著的?登上皇位的朱棣為了防止建文帝東山再起,曾派出大量的人馬去尋找他的下落。所以,直到現在,建文帝當年到底去了哪裡,還是一個未解之謎。其實,不管建文帝最終去了哪裡,他的命運都非常的坎坷。
標籤: 靖難之役 朱允炆 歷史 明朝 明成祖 明朝歷史
首輔張居正的老母親不敢渡江,他的手下是如何做的呢?
張居正是明萬曆初年的政府一把手(首輔),他的老媽趙老太太自然也跟著當官的兒子大紅大紫了一把。在魏朝動身之前,由萬曆親自批示的檔案已經下發到各府縣,要求沿途各接待組織,務必要不惜一切代價,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認真搞好此次趙老太的沿途接待工作。有
標籤: 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