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錢真的肆意揮霍嗎每個朝代有什麼區別

秦始皇統一天下,化家為國,在建立國家機構的時候,就注意政府和皇室的區分。大司農負責國家經濟,財政主要來源於田賦租稅,用於政府各項支出。漢武帝算是比較早遇上這種情形的。由此可見,漢武帝對於政府財政與皇室財政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十分清楚的。漢武帝此後此制度沿襲至唐宋。

還不知道:皇帝的錢的讀者,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影視裏常有這樣的情節:皇帝龍顏大悅,開口就賞黃金萬兩,布匹五千,良田千頃。仿佛皇帝有無盡的錢可以揮霍,一些國人也以為然——天下是皇帝的,錢還不是他的!可果真如此嗎?非也。其實在2000多年前,皇室財政與政府財政就已有區分。

秦始皇統一天下,化家為國,在建立國家機構的時候,就注意政府和皇室的區分。漢承秦制,這兩者的分工已經非常明確。三公九卿裏,就有大司農(起初叫治粟內史)和少府。大司農負責國家經濟,財政主要來源於田賦租稅,用於政府各項支出。少府管理皇家財政,主要來源山澤口賦等,用於皇帝以及皇室日常所耗。線索清楚,分工明確,皇室的私人花費不能從政府那邊要,政府的支出也不應從皇室這邊拿,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秦始皇

可是皇帝作為國家元首,政府經濟要觸及,皇室所用更要經手。一手政府,一手私人,用起來難免就產生聯系。漢武帝算是比較早遇上這種情形的。漢武帝好大喜功,熱衷戰事(一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打爽了收不了手,回頭抄傢伙的時候發現政府沒啥錢了。在發現把自己的私房錢(少府)補上還不够後,漢武帝就去問鹽鐵商人要點錢。

可是鹽鐵商人缺心眼,跟漢武帝講道理來,說已經繳稅了(鹽鐵稅收當時由少府負責),不給。漢武帝向來不慣人(參照司馬遷),轉手就把鹽鐵經營權要了回來,給大司農負責,政府經營,是為“鹽鐵官營”。由此可見,漢武帝對於政府財政與皇室財政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是十分清楚的。

漢武帝

此後此制度沿襲至唐宋。唐朝國力强盛,發生變化相對較少。到了宋代,宋太祖立國之初,考慮戰事多要用錢,專門設立了“封樁庫”,把每年多餘的錢放到裡面,有備無患(《宋史紀事本末·太祖建隆以來諸政》:凡歲終用度之餘皆入之,以為軍旅饑饉之備。)法理上這還是屬於國家財政。可創業者的頭腦低估了富二代的浪,宋朝本身有錢,傻子放著一大堆銀子不用,於是放著放著就放到了皇帝的腰包了(屬於私人)。

政府這邊的官員也不傻,打仗往大講是為了國家大義,往小處想其實還是為了皇帝。皇帝家打仗,你作為一家之主不表示表示?!所以一到戰事吃緊,國家財政緊張,官員就惦記起皇帝的私房錢。宋真宗就遇上很多次政府官員來借自己的私房錢,他看著不對頭,這是要掏空的節奏啊,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於是警告說別總惦記著我的錢,自己掙去!(切誡三司,毋得複有假貸)回頭又威脅管私房錢的官員,禁止透露我的存摺餘額(內藏庫專副以下,不得將庫管錢帛數供報及於外傳說,犯者處斬)。

至此,皇帝有多少錢,政府那邊也不清楚了。但是宋真宗的接班人宋仁宗挺厚道,據《宋史》記載,宋仁宗有多次是直接從私房錢補貼國家財政,數目也不小,這是正面例子。可偏偏上來個搞藝術的宋徽宗,公私兼顧,皇家的政府的錢都給他倒騰得差不多,國家就差不多說再見了。

宋仁宗,趙禎(1010年—1063年)

明朝皇帝吸取了宋朝的教訓(政府問皇室要錢),於是反其道行之(皇室問政府要錢)。當然首先把錢緊緊藏在內庫(自己手裡),國庫則在戶部。明朝奇葩皇帝多,覺得國庫的錢不是自己的錢,時不時就去敲詐一筆,據說最高敲詐紀錄的一次是2400萬。

除了敲詐政府財政,明朝皇帝還腦洞大開,自己創業搞創收:武宗朱厚照在後宮裏開市場做買賣,自己做店長,賺錢存入內庫(難以理解)。可在後宮畢竟市場小賺不了大錢,武宗就到宮外開皇店,放高利貸,收入巨大,但與民爭利,終釀大患。

神宗朱翊鈞賺錢後,喜歡在炕上數私房錢(地主老財)。錢賺了,卻不捨得花,準確來說是不捨得為政府花錢,連打仗缺錢也不給:諭廷陳足國長策,不得請發內帑(神宗朱翊鈞)。明朝中後期政治混亂黑暗,經濟難續,農民起義時有發生,及至李自成、張獻忠起,已經病入膏肓,再難自救。

慈禧

到了清代,統治者再次吸取前朝的教訓,建國之初就把自己的小金庫充公了。需要用錢時,就從國庫裡面支出,每年十萬兩,支出來的錢由內務府管理,與戶部保持獨立。

清初皇帝也定下祖訓不能伸手到戶部要錢。可是皇帝花錢也沒有準頭,像乾隆南巡,公家費用大,私人的費用也不少,缺錢了也不好問戶部要,所以乾隆發明了“議罪銀”(專門為違法官員設計)。簡言之,交錢免去一定的罪。官員有錢,花錢免罪,再多也願意給(反正還有機會撈回)。這種創收雖然不妥,但也反映了清朝皇帝也基本遵循了政府與皇室財政不可逾越的規則。

可到了清末,慈禧又忘了規則,伸手從戶部要錢修建了頤和園。可是這筆錢是預作海軍軍費,當時內憂外患,西方列强正磨刀霍霍要瓜分中國,如此情况還為一己之私,兵敗如山就是預料中的事了。

本文標題: 古代皇帝的錢真的肆意揮霍嗎每個朝代有什麼區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26452910665
相关資料
宋朝的滅亡對後世產生了什麼影響?宋朝發達而繁密的治理體系沒能傳承下去
結語元朝君臣的文化層次完全不能同宋人相提並論,宋朝發達而繁密的治理體系和人道主義精神,對於元朝人來說是難以理解和繼承的。宋朝的滅亡直接讓已然萌發了人文光芒的中華文化黯淡下去,並在未來接近千年的時間跨度內都沒有再度恢復。
標籤: 宋朝 明朝 中國古代史 宋朝科技 中國歷史 宋朝文化
袁隗:此人是董卓的伯樂,最後為何被董卓害死?
故而,袁隗便是董卓的伯樂,董卓則是袁隗的故吏。也正是由於袁隗的征辟,董卓才能在東漢上層中逐漸知名。按理說,袁隗的征辟,對董卓是一種天高地厚的恩情,董卓應竭力報答才是。然而,董卓非但沒有報答袁隗這位伯樂,反倒是將袁隗殺害。而究其原因,與袁隗的
標籤: 袁紹 袁隗 歷史 東漢 官渡之戰
為什麼明朝中後期之後,紫禁城內的水井基本上就沒人使用了呢?
你知道紫禁城內的水井嗎?所以,在故宮中一旦發生火災,就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件。其實在紫禁城剛建成之初,故宮中的井水也不只是用做消防之用,一些太監宮女,也會使用井水來洗衣服,打掃衛生啥的,有些人甚至還會飲用井水,但是在明朝中後期,故宮中的井水基
標籤: 故宮博物院 明朝 明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清朝 歷史
揭秘魏國三少帝的結局,一生都是權臣的傀儡
而曹睿死後,先後有三比特少年承繼魏國帝位,史稱三少帝。至此,魏國的第一位少帝曹芳,最終落了個被權臣司馬師廢掉的下場。至此,在位6年的魏國第二比特少帝曹髦,落了個身死的下場,死時年僅20歲。至此,魏國第三位少帝也是魏國歷史上最後的一比特皇帝曹
標籤: 魏國 三國 權臣 司馬昭 曹髦 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