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要處死馬謖,僅僅是因為他沒聽自己的命令嗎?

諸葛亮也沒留馬謖的性命。所以為了管住眾人悠悠之口,只能够殺雞儆猴,處死馬謖。當時諸葛亮要他嚴守街亭,不可擅自行動。但馬謖卻做出了臨陣脫逃的行為,這和大將風範不符。最後,讓馬謖守街亭原本就是諸葛亮的主意。諸葛亮的動機就在於樹立他自己的威信,只有這樣才會讓人信服,所以不殺不行。

你真的瞭解馬謖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歷史上幾次北伐戰爭都以失敗告終,除去蜀國自身力量弱之外,第一次北伐戰爭街亭失守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街亭的戰畧位置非常重要,為了在此抵擋魏軍,諸葛亮便派馬謖去駐守街亭。但最令人擔心的事情發生了,街亭失守,自然北伐戰爭大敗。

諸葛亮也沒留馬謖的性命。但好歹馬謖也是一心一意為蜀國,只是犯了一次錯,諸葛亮為什麼就要置他於死地呢?他的動機是什麼?難道不殺不行嗎?首先,在蜀國後期,由於主公劉備不在了,軍綱法紀都沒那麼嚴。這個時候馬謖犯了錯誤,如果不加以軍規處置,恐怕難以服眾。所以為了管住眾人悠悠之口,只能够殺雞儆猴,處死馬謖。

其次,最重要的一點是馬謖太過於狂妄自大。當時諸葛亮要他嚴守街亭,不可擅自行動。但馬謖卻擅自上山紮營,最終導致被魏軍圍困在山上。所以這一切都是由於他自作主張而造成的,不聽上級命令,自然該罰。

再次,在街亭失守後,雙方進行了一次大戰,蜀軍自然不敵。但馬謖卻做出了臨陣脫逃的行為,這和大將風範不符。况且自古以來逃兵的下場都不會很好,更何况,他還是帶兵的領袖,這樣一來,諸葛亮便只能拿他開刀了。

最後,讓馬謖守街亭原本就是諸葛亮的主意。諸葛亮一直以來都很看重他,但哪裡會想到馬謖竟然會犯這種錯誤。所以即便他再疼愛他,也必須依法處理。諸葛亮的動機就在於樹立他自己的威信,只有這樣才會讓人信服,所以不殺不行。

本文標題: 諸葛亮為何要處死馬謖,僅僅是因為他沒聽自己的命令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24940601266
相关資料
魏延墓前有三個跪像,他們分別是誰?
魏延墓前的跪像,下麵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魏延的墳前跪著三個人,據史學家觀察,有兩個人分別是馬岱,楊儀,但第三個人至今無法確認。魏延有反骨,可他一生對蜀漢忠心耿耿,這也是諸葛亮看錯了人。所以在大將魏延的墳前,跪著楊儀,馬岱是很正常的
標籤: 魏延 諸葛亮 三國
龐統臨死前對劉備說了什麼?諸葛亮聽後是什麼反應?
但是龐統非常的不幸運。在加上諸葛亮回來,告訴了劉備鳳雛就是龐統,再加上龐統驚人的政績,劉備大喜過望,這樣龐統的人生才迎來了轉機。說明龐統認為,今天死在這個地方,不剛是天意讓他一個人死在這裡,也是擺明劉備不可能奪得天下。但是龐統已經死了,說明
標籤: 龐統 劉備 諸葛亮 三國人物 三國 歷史
蜀漢被滅後,張飛的家人怎麼樣了?
蜀漢被滅後,關羽滿門被殺,為啥張飛家人卻安然無恙?就以蜀漢為例,劉備作為一個賢能之君,手底下不僅有號稱臥龍鳳雛的諸葛亮和龐統,還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生死兄弟相隨,在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完全有能力在亂世之中佔有一席之地。但在蜀漢後期,關羽,張
標籤: 張飛 關羽 三國 蜀國
盤點三國時期不出名但是能力很强的五位謀士
三國被低估的5比特謀士:一個比一個聰明,若遇雄主必成大器。李儒他是董卓手下的謀士,不過可惜董卓此人並非雄主。董卓的大部分計謀都是出自李儒,其中董卓能够進京後能够快速控制朝政,都是李儒在其中貢獻的力量。當初馬超投入蜀國時,他的妻子並未帶走,於
標籤: 三國 曹操 董卓 袁術 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