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玄武門之變背後的權利鬥爭和利益爭奪的爾虞我詐

你真的瞭解玄武門之變嗎?“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法則在玄武門政變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衝衝迷霧,探尋玄武門政變背後的權利鬥爭和利益爭奪的爾虞我詐。李淵的朝廷很大程度上成為武人之軍閥政權,利益再已被瓜分完。兩者實質是舊地主集團和新興地主集團之間的利益瓜分問題和衝突。一切不過是利益與局勢所致。

你真的瞭解玄武門之變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歷代王朝皇位的競爭永遠都是最激烈和殘酷的,都說皇宮之內無親情,只有利益,這絕對不是空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法則在玄武門政變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撥開歷史的衝衝迷霧,探尋玄武門政變背後的權利鬥爭和利益爭奪的爾虞我詐。

先簡單說一下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比特皇帝,在位勵精圖治,對內勸課農桑,發展經濟;對外開疆拓土,民族平定政策使各民族融洽相處;民族上實行“懷柔政策”軟硬兼施,使北方各族共同尊稱為“天可汗”,開創“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李世民

一、背景:政變前的“風平浪靜”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不斷,隋朝權臣李淵在太原打響反隋旂號,但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李淵建立唐朝後,立李建成為太子。這讓李世民很惱火,因為從李淵起義到唐朝建立,李世民可是建立了汗馬功勞,可謂“關鍵性人物”。

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當時太子)隨即聯合李元吉(皇帝第四子),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但表面是李世民與太子李元吉的鬥爭(歷史書都這麼說),可實質是對決雙方集團的真正主角,正是李淵和李世民這兩代英主,而太子党只是充當了配角。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李世民在隋朝末年征戰南北時不斷招兵買馬,招降納叛而得到關東豪傑歸心,這些豪傑們(謀臣和武將)成為李世民的臣子,而這一領導班子就是天策府集團的前身,代表著新興勢力的利益。而李世民的勢力基礎也來自於天策府集團。

而李淵本身就是關隴集團的重要成員,成為四朝關隴集團的新代理人。李淵的朝廷很大程度上成為武人之軍閥政權,利益再已被瓜分完。

兩者實質是舊地主集團和新興地主集團之間的利益瓜分問題和衝突。

這才是李淵早與李世民為政敵,卻遲遲不能武力解决他的根本原因,此時兩人父子親情早已淡漠無比了。一切不過是利益與局勢所致。

二、悄無聲息的“明爭暗鬥”,皇權爭奪者

李世民的實力已超過李淵,但之所以李淵沒有仗皇帝的地位殺李世民,是因為殺李世民容易但要收拾他死後的爛攤子絕非异事,所謂的皇帝詔命,天策府誰也不會當回事。如果只會殺人卻沒有事後收拾局面的把握,那麼可能天策府裏的關東豪傑會趁勢發動政變,使國家陷於內亂,到時群雄並起,又會是一場腥風血雨的災難。

所以李淵才會扶植李建成,打壓李世民,軟刀子割肉,分化其部屬,力圖政治解决之。眼看太子党們加入李淵陣營,李世民一方也不甘示弱,隨著李世民在外屢立戰功,威望日高,後李世民被授予天策上將之職,位在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李淵和太子建成,且擁有眾多支持者;秦王府內人才濟濟,與李世民的支持者們一起形成了秦王黨,與太子党相抗衡。

現在雙方則是

(李世民天策府)VS(李淵李建成李元吉大唐權利中樞)

三、矛盾激化,暴風雨來臨前最後的寧靜

太子党們意識到李世民實力的强大後,便不分日夜的在李淵面前詆毀李世民,李淵也囙此疏遠李世民,而太子党們得寸進尺:逼迫李世民的謀士房玄齡辭職;送財收買李世民的武士尉遲恭(失敗);太子設計毒死李世民(失敗);招募精兵暗殺李世民(被父皇發現)。

四、高潮來臨:玄武門政變

西元626年7月2日,李淵召集太子党和李世民前來對質,李世民帶領眾心腹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

李世民射死太子

剛開始李元吉(太子)射李世民三箭未中,後與李世民一箭將其射死,後李元吉與墜馬的李世民厮打在一起,後尉遲恭及時出現快馬追上他,放箭將李元吉射死了。

太子党首領死後,準備其部下他倆報仇。而此時,尉遲恭提著建成和元吉的首級給其部下等人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至此,政變以李世民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五、後續及影響

這次刀光劍影的宮廷流血政變,也確確實實改變了唐太宗和整個大唐的命運。

①:懲治政敵家屬,李世民成為太子

②:盡弃前嫌用人,大賞功臣

③李淵(唐高祖)內禪,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即626年9月4日,太子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比特(李淵成為太上皇),成為唐太宗,並大赦天下,開始了他輝煌的皇帝生涯,即位第二年改元貞觀。

小總結:玄武門之變的結果,以犧牲李淵的權柄與自由、及其二子十孫,幾千將士性命為代價,避免了一場規模更大、程度更激烈的內戰。對天下百姓而言,亦算得上不幸之萬幸了。

五、最大的爭議:唐太宗是否篡改史書?

貞觀九年,李淵死後5個月,李世民第一次要求看《起居注》(記錄皇帝言行的書籍),未遂。次年,太宗再度要求看《起居注》

而史官對當年玄武門事變的內容含糊其辭,太宗告訴房玄齡:不必替他遮遮掩掩,反正玄武門事件本來就是義舉,目的是為了“安社稷、利萬民”,要求“削去浮詞,直書其事”。

李世民篡改玄武門事變相關史料,可為青史定論,卻絕不是因為那個他詢問起居注被封锁的記載。當時皇權不斷增強,他若是真不想讓這個記載傳下來,自然就不會傳下來。

史料篡改的關鍵,正在於將李世民的對手從李淵(皇上)變成了李建成李元吉(太子党),對象一變,其政變性質就不一樣。而且完全抹殺了政變真正關鍵,在於突襲並挾制李淵,把李淵為了保命被逼傳比特寫成了完全自主的主動傳比特。(為掩蓋篡位的真相)

李世民為什麼要抹去自己逼父篡位的記載?是因按傳統觀念的標準,他的行為肯定是十惡不赦、大逆不道之事,足以被後世所唾弃,才非改不可。

這一行為給史學考究帶來極大困難,也遭到後代章太炎等學者的指責。

總結:皇權爭奪之路充滿了腥風血雨和刀光劍影,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先不討論李世民奪權的正當性和合理性,從人民和歷史發展潮流來看:玄武門政變避免了一場全國性的災難,避免了百姓的流離失所,保護並恢復了生產力,之後唐太宗並沒有瘋狂屠戮,而是經過23年的不懈努力,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唐全面繁榮打下基礎。其歷史功績是遠遠大於其過錯的。

從古至今,大部分歷史學家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持理解、同情甚至讚賞的態度。

本文標題: 探尋玄武門之變背後的權利鬥爭和利益爭奪的爾虞我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23825352853
相关資料
古人為何喜歡下棋?其中都有哪些趣事呢?
詩人元稹在棋局上就不怎麼道地。為挽救敗局,一如眼下某些運動員唯恐拿不到冠軍而服興奮劑一樣,元稹不惜將對方的棋子吞進喉嚨,實在是荒唐駭人,斯文掃地。更有甚者,會為對弈而賠上身家性命。還有比鄭俠更風雅的角兒。而朱元璋吃了敗仗不僅不怒,反以莫愁湖
標籤: 明朝 歷史
雄心壯志的韓熙載為何後來安於享樂了呢?
有人推測,韓熙載的種種怪異行為,是因為南唐後主李煜生性多疑,不信任從北方過來的大臣,甚至還賜鴆毒讓大臣自盡,所以韓熙載故意荒淫為樂,由此避禍。韓熙載此舉就是在效仿裴休,只不過他的真正目的,是以放蕩的生活來逃避他不想承擔的責任。韓府被譽為享樂
標籤: 韓熙載 歷史 韓熙 五代十國
三國時期內亂頻繁,為何沒有外敵的侵擾?
三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各大勢力相互爭搶地盤,大小戰役無數,要說這也應該是外族最好入侵中原的時間,那麼為何三國的時候沒有外敵入侵呢?所以三國時期雖內亂頻繁,但外敵很少被侵擾,並不是因為外敵不想入侵,而是被三國給打怕,犯
標籤: 三國時期 曹操 三國人物
清朝的文字獄到底有多殘忍?因為兩封信就被滿門抄斬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清朝文字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清朝的文字獄案件多樣,乾隆時期文字獄達到了歷史的頂峰。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比特皇帝,乾隆時期的中國也是封建社會歷史的最高峰。尹紹淳見到乾隆後就把父親的兩封信遞交給了乾隆。最後
標籤: 文字獄 乾隆 清朝 清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