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為何能百戰不敗?“戚家軍”功不可沒

整個倭患時期受害軍民多達數十萬人。有鑒於抗倭現狀,明朝參將戚繼光認為:只有當地人才能真心實意的守土抗敵。這支新軍因戚繼光而得名,被譽為。“戚家軍”,又稱“義烏兵”。在戚繼光坐鎮期間,二寇始終不敢侵犯薊門。

從明朝初年開始,中國本土的海盜勾結日本一些失意的浪人,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武裝走私,搶掠商民,時稱為“倭寇”,而尤以16世紀中期的倭患最為猖撅,江、浙、閩等省份受害最為嚴重。整個倭患時期受害軍民多達數十萬人。

倭患肆虐海疆,大明朝舉國震動,但是明朝中後期的官軍貭素差,戰鬥力低下,而且負責平定倭患的多是外省駐軍,擾民有餘,抗倭無能,致使沿海倭患日益嚴重。

有鑒於抗倭現狀,明朝參將戚繼光認為:只有當地人才能真心實意的守土抗敵。於是他先後幾次來浙江義烏招兵買馬,前後共計招募了4000多名農民及礦工入伍,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組建成了一支新軍。這支新軍因戚繼光而得名,被譽為“戚家軍”,又稱“義烏兵”。

《明史》:“繼光至浙時,見衛所軍不習戰,而金華、義烏俗稱慓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又以南方多藪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陣法,審步伐便利,一切戰艦、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軍”名聞天下。”

戚家軍經過戚繼光的嚴格訓練,成為戰鬥力強悍的精銳部隊。這支隊伍勇猛善戰,威震敵膽,屢立戰功,並在平倭鬥爭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謂是戰績赫赫。

而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先進的治軍思想,職業化的訓練水准以及當時東亞地區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戚家軍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强軍隊”。

軍紀嚴明鑄強軍

戚家軍的紀律嚴明是聞名天下的,部隊規定:凡出征時有擾民行為的一律斬首示眾。作戰驍勇又善待百姓,所以戚家軍無論在哪裡作戰都能够獲得當地百姓的支持,苗瑤等少數民族都甘願為之誓死效命。

“然邊卒木强,律以軍法將不堪,請募浙人為一軍,用倡勇敢。”督撫上其議,許之。浙兵三千至,陳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動。邊軍大駭,自是始知軍令。”

話說戚家軍北上駐防薊州之後,戚繼光提議加建長城敵臺,而當地的邊卒不聽使喚,不肯出力幹活,守將請求戚繼光把戚家軍調過來做個表率,結果當天正好碰上下大雨,戚家軍在雨中從早上站到中午,像樹一樣筆直站立,無一人擅動。於是邊軍大驚,才知道原來還有軍紀這麼嚴明的部隊,於是老老實實的聽令幹活。

戚家軍百戰不敗的原因除了軍紀嚴明、不騷擾百姓以外,還在於他們配備了當時東亞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如後膛的神威將軍炮、佛郎機炮、大口徑的加農炮等,還有鳥銃、狼銑、鐵甲等。單以武器論,戚家軍的裝備絕對是東亞第一、世界前列。

戚繼光在薊州以戚家軍為主力練兵編組的部隊,其火器數量及比例是同一時期全世界之最,是火器數量最多也是占比最高的火器部隊。其中車營火器比為43.60%,馬營火器比為42.57%,步營火器比為48.02%,輜重營火器比為58.70%,其中以輜重營火器比最高。

而同一時期的歐洲正流行西班牙大方陣,單一規模的西班牙大方陣配付的火器比為22.38%(不含炮兵)。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是以“備”為基本戰術組織,也相當於明朝的“營”,一個戰國大名的“備”(百萬石大名本陣備例外)火器比為20.98%。當時的全世界也就只有奧斯曼帝國的近衛軍火器比約在30%以上,跟戚家軍還有的一比。

先進的武器保證了戚家軍强大的攻擊力和戰鬥力。另外,隨著火器廣泛運用於戰場,武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顯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戰鬥隊形難以適應作戰需要。戚繼光根據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戰特點等情况,首創了鴛鴦陣,此陣因形似鴛鴦結伴而得名。

鴛鴦陣運轉起來機動靈活,長短兼具,攻守兼備,正好抑制住了倭寇優勢的發揮。配備先進火器的戚家軍經過“鴛鴦陣”的加成後,在戰場上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每戰必勝。

南征北戰顯威名

自成軍起,戚家軍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比較有名的大戰有:台州大捷、福建之役、薊州之戰等。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頭。繼光急趨寧海,扼桃渚,敗之龍山,追至雁門嶺。賊遁去,乘虛襲台州。繼光手殲其魁,蹙餘賊瓜陵江盡死。而圻頭倭複趨台州,繼光邀擊之仙居,道無脫者。先後九戰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無算。”

嘉靖四十年(1561年)台州大捷,戚家軍經新河、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戰鬥,十三戰十三捷,斬殺倭寇三千餘,燒殺溺斃無算。

“閩中連告急,宗憲複檄繼光剿之。先擊橫嶼賊。人持草一束,填壕進。大破其巢,斬首二千六百。乘勝至福清,搗敗牛田賊,覆其巢,餘賊走興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賊栅。連克六十營,斬首千數百級。平明入城,興化人始知,牛酒勞不絕。繼光乃旋師。”

福建之役,經橫嶼、牛田、林墩三戰,戚家軍斬真倭首級五千餘級,其中橫嶼之戰是一場精彩的步炮協同作戰,先以火炮擊沉倭寇戰船並轟擊倭寇大營,再以突擊隊强行登入倭寇大本營,直搗黃龍,擊殺倭寇頭領。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家軍先是平定海衛,又經仙遊、王倉坪、蔡丕嶺等四戰,共斬殺倭寇兩萬餘人,福建倭寇被一掃而空。

“隆慶初,給事中吳時來以薊門多警,請召大猷、繼光專訓邊卒。部議獨用繼光,乃召為神機營副將。會譚綸督師遼、薊,乃集步兵三萬,征浙兵三千,請專屬繼光訓練。帝可之。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

倭寇被徹底剿除之後,戚繼光又奉命北上薊遼督陣。隆慶元年(1567年),戚繼光率領戚家軍三千人調往京師,戚家軍火槍隊改步兵為騎兵,成為中國第一支火槍騎兵隊。

隆慶二年(1568年),朵顏部酋長董狐狸率蒙古鐵騎三萬入寇,戚繼光以車營抵擋,自己率八千銃騎(以三千戚家軍為主力)突襲董狐狸的牙帳,大破朵顏三萬鐵騎,俘獲董狐狸的侄子長昂,董狐狸隻身逃脫。此戰之後董狐狸被迫向明朝請罪。

萬曆三年(1575年),董狐狸的弟弟長禿率兀良哈鐵騎五萬再次入寇明朝邊關,戚繼光率火槍騎兵隊出塞包抄,一口氣打垮五萬蒙古騎兵,活捉長禿。

最終董狐狸和長禿被徹底打服,董狐狸甚至親率三百族人,到明朝邊鎮請罪。在戚繼光坐鎮期間,二寇始終不敢侵犯薊門。

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家軍成軍,到萬曆十一年(1583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擊敗的敵軍總數超過了十五萬餘人,這在整個明朝時期都是很恐怖的戰績。

戚繼光去職以後,戚家軍的威名並沒有囙此而沒落,以戚家軍為種子的浙兵一直是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萬曆朝鮮之役,浙兵首登平壤,立下頭功,其中許多人還是戚繼光的老部下,如攻克牡丹峰的老將吳惟忠等。

總而言之,戚家軍之所以百戰不敗,成為一支戰力強悍、名滿天下的鐵血雄師,主要在於戚繼光先進的治軍思想、嚴明的軍紀以及先進的武器裝備。

本文標題: 戚繼光為何能百戰不敗?“戚家軍”功不可沒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513592332995
相关資料
上古十大名劍之一的純鈞劍到底是什麼樣?砍鐵絲不在話下
也是為了致敬歐冶子大師,他决定通過參攷歷史資料,還原設計出一把純鈞劍。從整體來看,根據春秋古劍而設計的純鈞劍厚重大氣,古樸厚重,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無論是裝具還是劍鞘,都溫潤光滑,自帶一股氣質。純鈞劍乃上古十大名劍之一,號尊貴無雙之劍。
標籤: 十大名劍 文化
諸葛亮打仗為什麼要做輪椅其實這不是輪椅而是戰車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諸葛亮的戰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那麼看到這裡就會有一個問題了,諸葛亮明明是一個正常的健全人,為什麼每次出征的時候都要選擇坐輪椅呢?
標籤: 諸葛亮 輪椅 三國人物 三國 古代戰車 歷史
探索馬皇后與朱元璋之間的愛情故事,真正的伉儷情深不離不棄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馬皇后與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20歲的馬氏嫁給了25歲的朱元璋,從此夫唱婦隨,不離不棄馬皇后出身於安徽宿州一戶地主家庭,家境殷實,從小讀書識字,女紅針繡無一不精,而且頗有主見。就這樣,朱元璋在妻
標籤: 馬皇后 朱元璋 明朝 郭子興
諸葛亮當初如果重用馬超的話北伐會不會成功
於是很多人便提出疑問,如果馬超沒有死,諸葛亮北伐是否會成功呢?對此,編者只能說諸葛亮並不會重用馬超,即使重用也不會成功。在漢中王進勸錶中,諸葛亮排名第五,而馬超名列第一。話說回來,即使諸葛亮重用了馬超,北伐之路也未必平坦。
標籤: 馬超 諸葛亮 劉備 諸葛亮北伐 司馬懿與諸葛亮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