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代免死金牌資料的讀者,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許多古代電視劇中,經常會提到一個非常厲害的東西——免罪金牌(或者說免死金牌)。在古代,有了這個金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淩駕於當時的法律之上了。那歷史上真實的免罪金牌真的是金子做的嗎?真的可以免罪嗎?
歷史上真正的免罪金牌其實叫作“丹書鐵券”。丹書鐵券一般是中國古代皇帝賞賜給功臣以及後代某種優待或者免罪的一種官方憑。為了防偽,這種鐵券在發給功臣時會一分為二,一半給功臣,一半留著皇宮。鐵券上一般記載的就是功臣的事蹟與賞賜的內容。其實,說到底這個免罪金牌就是用朱砂把功臣的事蹟寫在了一塊鐵板上,和金子並沒有任何關係。
歷史上最早的丹書鐵券是漢高祖劉邦發明的,最初的丹書鐵券也只是一種加官進爵的憑證,沒有免罪的含義。一直到了南北朝,李穆因為戰功顯著被賜予了丹書鐵券,明確規定了“恕其十死”,從此,鐵券才有了“免死”的功能。
早期鐵券免死次數大多在3次以下。從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數不斷增加,唐代後期,受賜鐵券者的子孫甚至可以憑鐵券免死1至3次。到了明代,除了謀反之罪以外,其他的罪都能免,鐵券頒發制度不斷完善,頒發的數量也不斷增加。
那為什麼有了免罪金牌會死得更快呢?其實細數歷史上擁有這些免罪金牌的人一般都死得比較早,比如說朱元璋開國後封的功臣,李善長、徐達、李文忠等34人並被賜鐵券。明成祖朱棣即位時,幫助他奪取皇位的“靖難”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賜予鐵券。當然,他們中很多人不得善終。
因為在歷史上真正被皇帝頒發免罪金牌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人,他們什麼都不缺,皇帝為了拉攏這些人的心,讓他們忠誠於自己,就用“免罪”這種精神獎勵來穩定他們。但如果皇帝真的想要殺你,免罪金牌其實是毫無意義的,所以說,免罪金牌其實就和黃馬褂一樣,只是皇帝對你的一種認可,只能當成一種獎勵,並不能太當真。
現存在中國的最早鐵券,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五代吳越國王錢繆鐵券,也已經有了千餘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