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常遇春與王保保二人的態度為什麼不一樣?

今天小編來說說常遇春的故事。朱元璋他作為和尚,不被宗教麻醉,敢於反抗蒙古人,勇氣可嘉;朱元璋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求手下要當王保保式的“忠臣”,不要當常遇春式的“貳臣”。朱元璋號召大家向王保保學習,學習什麼?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常遇春的故事。

王陽明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敢於拼全家性命的英雄,總比狠鬥自己的聖人多。英雄也是人,總會有原罪,稍不留神,就會犯錯甚至墮落。朱元璋他作為和尚,不被宗教麻醉,敢於反抗蒙古人,勇氣可嘉;他樂於聽從李善長、劉溫等謀士的建議、可謂聰明;可是他拿蒙古軍閥王保保和手下常遇春比較,我覺得實在有點荒謬了,要出來說幾句。

朱元璋說:“常遇春雖然是人中之傑,但是我能够讓他為我所用。我卻不能讓王保保臣服,王保保才是當今天下之奇男子。”常遇春曾經為大盜劉聚效勞,後來跳槽到朱元璋處,北伐蒙元時他擔任明軍副將;王保保是蒙古軍閥,真名擴廊帖木兒,他一生忠於蒙元,是徐達的勁敵。朱元璋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求手下要當王保保式的“忠臣”,不要當常遇春式的“貳臣”。

中國古代史,政治家打倒皇帝的目的就是當皇帝,失敗了要被滅門,成功了就想著要江山傳到萬萬年,臣民爭當忠臣順民。最後還不是重蹈前朝覆轍,被歷史嘲笑?不可否認,王保保的確是智勇雙全的良將,他擁有漢族名字,說明他接受了漢族文化的教育。可是他的忠誠和才華對中華民族有什麼意義?侵華日軍裡頭中國通一大把呢!他鎮壓紅巾軍起義、參與蒙元宮廷內鬥,雙手沾滿了中國各族人民的鮮血。按現代的標準,他就是戰犯一枚。他的忠誠和才華不是用於爭取中國各族人民的平等,而是維持蒙元封建統治階級對中國各族人民的壓迫,像他這樣的劊子手何奇之有?當然死得越多越好。

常遇春他家裡窮,不識字,學武功還是靠打工抵學費。可他還有一丁點理智和人性,他不想一輩子當強盜,也想堂堂正正幹出大事業,有錯嗎?如果他當初像王保保那樣愚忠,跟著劉聚一條路走到黑。恐怕他只能以強盜的身份被殺,其生命價值將輕於鴻毛。總而言之,常遇春作為粗人,雖然胸無點墨,可是他走對道路;王保保作為貴族,想必受過教育,可是他罪孽深重。哪個更高貴更值得學習,大家心中有數。

朱元璋號召大家向王保保學習,學習什麼?學習他忠於蒙元?人民都學王保保忠於蒙元,朱元璋還能成大事嗎?學他忠於君王?如果朱元璋以及其後代墮落成為元順帝這樣的混蛋,人民還要忠君的話,那麼,朱元璋當初反抗蒙元暴政又如何解釋呢?常遇春僅僅跳槽過一次,從來沒有背叛過朱元璋以及大明,換來的卻是主子的貶低,他在九泉情何以堪?活著的大明文武之士情何以堪?

本文標題: 朱元璋對常遇春與王保保二人的態度為什麼不一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36462743238468
相关資料
曹操為何要殺許攸呢?真的是曹操的小肚雞腸嗎?
但不可否認的是,曹操年輕時已頗有才學,與不少青年才俊都有交情。但後來在廢漢靈帝一事上,許攸與曹操意見相左,許攸想廢帝,而曹操不許,兩人遂“分道揚鑣”。然而後來袁紹和曹操敵對,許攸的聯合之望徹底化為泡影。而之後許攸家人因犯法被袁紹手下拘捕,成
標籤: 曹操 袁紹 許攸 三國
雍正為何那麼寵信李衛?他都做了哪些事?
作為雍正帝所寵信的大臣,李衛在雍正年間可謂是順風順水、春風得意。一向重視權力,不輕易放權的雍正帝將李衛封為總督,成為一方封疆大吏。等到乾隆帝繼位後,雖然不像雍正那樣完全信任李衛,但也是對其十分尊敬,賜給了他四團龍補服,還在其病重時派御醫前去
標籤: 李衛 雍正 清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古代的劊子手行刑前都有哪些講究?
所以當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看到劊子手在行刑前都喜歡喝一大口酒,然後盡數噴到刀上,我們也覺得這劊子手挺有“儀式感”。而在過去,真正的劊子手們在行刑前,會這麼做的並不算多。而從更加實際的層面來說,劊子手在行刑前往刀上噴酒,確實有利於行刑的利索
標籤:
於謙和張居正都改變了明朝的歷史,他們分別有怎麼樣的結局?
對於謙和張居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於謙被任命為新的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京師的防禦重任。張居正的改革大肆觸動了官僚階級和大地主的利益。萬曆聽信讒言,認為張居正欺負他年幼,有謀反的嫌疑,下令查抄張居正的家產,他的長子
標籤: 明朝 張居正 於謙 張居正改革 歷史 明朝歷史